分享

关于古典家具一些认识误区

 芝润斋 2015-09-04

一 、地道的桌面椅面攒边装板是内圆角的。

真:内圆角是面框挖出来的,椅子的面框由于尺寸较小,是可以挖出来的。而桌面,案面则不然。在没有电动工具的纯手工时代,挖内圆角可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传世的大部分家具中,桌面多是内直角的

但就事论事,内圆角仍是增加了一些赏玩性。有电动工具的今天,倒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二、拼板都是龙凤榫

真:到代的家具中更多拼板使用的是平缝拼板,讲究的加一些裁榫。龙凤榫的榫卯在2公分以下的板上打出来即便用电动工具都不是非常现实。即便勉强做出,拼槽后打磨刮磨也很容易“露馅”。

 

三、到代的椅子牙板都是入槽的

真:到代的椅子反而牙板几乎都是不入槽的,原因是:1、入槽后维修麻烦,不好拆卸。2、入槽的地方是横纹,椅子的牙板太薄。比较容易出问题。  所以椅子通常是横牙板两侧入槽,上不入槽,而用裁榫。侧牙板上下入槽

 

四、圈椅的椅圈都是正圆的。

真:很多馆藏的圈椅扶手是正圆的,到中段以后到搭脑,是扁圆的。

 

五、老家具是不用胶水的。全靠榫卯。

 

真:老家具也用胶水,很多老家具看起来没有胶水是因为年代久了胶水失效了。尤其是面框攒边。

 

六、AB胶是化学胶,是绝户胶

 

真:AB胶是化学胶,但不是绝户胶,绝户胶的名字本身就不科学。使用二甲苯和氯仿可以破开。

 

七、红木家具不用上漆,只要烫蜡或者白茬。

真:到代的家具大都上漆,包括紫黄,上漆最大的目的是:延长家具寿命。木头在室内,不见阳光,但还有个敌人,叫做“风”。风化,风干,风摧。天长日久,成了朽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