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时常迷失,我们时常发现:对《伤寒论》147条的认识

 真心人8 2015-09-05


做一个知识的轮,滚出一条文化的痕,磨出一分中医的魂。



我们时常迷失,我们时常发现:对《伤寒论》147条的认识

《中国中医药报》·2015.6.29·“学术与临床”以整版刊登了冯世纶老师整理的“胡希恕研究柴桂干姜汤方证三十年解读”,主要是胡老对《伤寒论》147、148条的认识和感悟,以及冯氏本人对胡老之注的解读。认真拜读后,觉得有必要商榷和争鸣。今天小编先带大家来分享一下对《伤寒论》147条方证的认识和商榷。

{胡希恕(1898-1984)又名胡禧绪,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1958年调入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 冯世纶,男,1938年5月出生于河北。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先后任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日友好医院,现任主任医师、教授。尤其重视中医的继承和发扬工作,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中医,而专注于经方研究,整理总结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经方研究成果,并考证了经方理论体系的形成,率先提出《伤寒论》属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发表了“《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等论文,出版了《经方传真》、《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等专著。}


《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柴桂干姜汤
1.胡希恕先生对147条方证的注解要点:
胡老把“胸胁满微结”分“胸胁满”和“微结”两类症候理解,并认为“微结”就是“大便微结”。胡老认为,此条方证,当汗下之后,既有邪热内陷、胸胁满之“半表半里证”,又有丧失津液所致里有微结之症(大便微结),兼之气逆上冲、水气不降之候。胡老尚认为,“‘此为未解’,言既有表证未解,又有柴胡证未解。”故胡老认为柴桂干姜汤乃和解表邪(包括柴胡证)、润通里结的方子,并在按语中强调:“大便微结者,可用本方,大便正常服本方可致微溏。”乃对“微结”做了注脚。需要注意的是,胡老所注之“半表半里证”乃由其本人早期注解之“病传少阳”变化而来,但胡老未明确表达这样的意义何在,而其弟子冯世纶由此悟得“柴桂干姜汤方证当为半表半里阴证即厥阴病证”。那么,此证到底是少阳病还是厥阴病呢?

2.那么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147条所述病证,则有如下病理特点:
一者,此证病位主在胸胁,而胸胁正乃少阳之位,此乃仲师定论;二者,此证证机,乃伤寒汗下后阳津有伤,邪陷而与津气微结于胸胁,胸阳郁遏,正邪分争往来,又气机升降失宜、气化不利;此证证性,当邪结阳郁化热为主,阳伤津损为次;三者,此“证机”所致外现之候如“胸胁满”、“往来寒热”、“心烦”等正乃少阳病之典型症状,而其它如“小便不利”、“渴而不呕”等则亦属于少阳病小柴胡汤证(《伤寒论》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之“或然症”。

如以上述之鉴别要点来对照,此证之半表半里者,当为少阳之位(其外乃太阳之表,其内当阳明及三阴之里,而非胡冯所悟厥阴之地),而此证当属少阳病无疑,非为厥阴之疾。


3柴胡桂枝干姜汤于147条病证的治疗方解:
此证,仲师主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其中柴胡为仲师用于少阳病的主药,主入少阳,辛凉发越少阳之郁阳邪热,“推陈致新”(本经语),利少阳枢机;瓜蒌根甘寒清热散结、生津润燥;黄芩苦寒清泄郁热;牡蛎咸寒,软坚化结散郁热;桂枝、干姜辛温通阳。柴胡、黄芩、瓜蒌根、牡蛎合而辛开苦泄凉清、咸润化结、甘寒生津,致达疏清邪热、发越郁阳、润化微结、通利枢机之功,为发越少阳热结的经典配伍;桂枝、干姜、炙草辛甘合化,助阳通阳,针对阳伤阳陷,合于柴芩瓜牡,则阴阳互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既助发越化结、通利枢机之效,又疏而不伤、清而不凝、散而不燥、温而不热。如此则胸胁之郁阳邪结得以疏化,少阳枢机得以畅达,三焦气化得以通利,气机升降得以调和,如是则本证各类症候自然消除不在话下。可见,柴胡桂枝干姜汤主治阳津两伤而阳郁邪结于胸胁之少阳病,可谓恰如其分。


【编辑:尤秀。材料来源于毓涵斋主人。版权由原作所有,天医堂编校发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