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之后养生别马虎注意5点养出好气色

 dsjycby 2015-09-06
原标题:立秋之后养生别马虎 注意5点养出好气色

  虽然天气依然炎热没有一丝一毫秋天的气息,但其实二十四节气第13个节气立秋已经过去几天了。虽然感受不到变化,但节气对养生来说,却是不可马虎的时间准则。为了身体的健康和美丽,还在贪恋夏日冰爽饮食和穿搭的美女们,现在也该顺应节气,对饮食和作息应该进行合理调整,适当进补,调出好气色。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秋天到了,而秋季是人体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更需要重视秋季养生。在中国民间,早就有着“贴秋膘”的传统习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南方,特别是广州所在的华南地区,在立秋后,天气不会马上转凉,暑湿还比较重。这时人的脾胃功能仍然不是很好,如果在这个时候“贴秋膘”,大规模进补,会加重脾胃的负担,导致湿热积聚在胃肠中,反而更容易诱发感冒、便秘、发热,得不偿失。

  立秋时节,要顺应节气养出好气色,以下几点必须注意:

  1、提放“秋老虎”

  立秋并不是真正秋天的到来,炎夏的余热未消,虽早晚会比较凉、温差变大,白天尤其是午间依然闷热。此时人容易产生倦怠、乏力的感觉,清热解暑要继续,但相对炎夏要有所变化。要多喝水、淡茶、菜汤等,以清热祛暑。

  绿豆汤、莲子粥和百合粥都是很有益处的良方。

  2、预防感冒和腹泻

  立秋后逐渐下降的气温适合病毒趁虚而入,人容易感冒。同时也适宜一些致泻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是细菌性痢疾、大肠杆菌肠炎等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

  因此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要注意饮食调理,注意气候冷热变化,加强锻炼。每日早晚养成用冷水洗脸、热水泡足的习惯,对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很大帮助。

  3、进补有度莫贪食

  立秋后人的脾胃功能逐渐恢复,比起夏季来食欲明显好转,加上人们向来有“贴秋膘”的进补习惯,因此这时往往是体重增长最快的时期。体重过重或者正在减肥的美女可要注意控制体重了。

  初秋女性进补应以清淡为主,补而不腻,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

  4、少吃寒凉食物

  立秋后,气候逐渐转凉,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此时就不能再像盛夏时那样猛喝冷饮猛吃西瓜了,这样易引发胃肠道疾病,或者使原来的胃病加重。

  5、注意补水排毒

  天气逐渐变冷,早晚温差大,会引起皮肤毛孔收缩,皮肤表面的皮脂腺与汗腺分泌减少,从而使得皮肤表面很容易丧失水分,如果不注意补水,很有可能会导致皱纹和色斑的产生。

  另外,秋季干燥,空气中的粉尘、有害物质较多,是肺容易出问题的季节。润肺是排毒的关键,多做有氧运动多出汗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