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个新发现,帮你睡出竞争力

 yagi1 2015-09-06

这是一本适合职场人看的睡眠科普书。 作者并非专家,却是个狂热研究者,写过畅销书《怪咖心理学》。 它告诉你怎么睡能让脑力处最佳状态,一夜好眠的力量比你想得还大。

几百年以来,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夜晚只是一段「没什么好研究,反正睡一觉就过了」的时光。他们认为入睡后,人的心智就会暂停活动,所以睡着的这段时光并不会对人生产生实际的影响。不过,许多睡眠和梦境的研究都发现,可没这么简单。

事实上,每天晚上我们都在睡眠中经历了一段奇幻的旅程,这段时间的经验将影响我们甦醒后的想法、感受与行为。

在我阅读众多睡眠研究文献之后,我发现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能被加以应用,发展成入睡的技巧。这些技巧,不只是从睡不好变成睡得香,还能进一步变成睡得精力饱满。在我的个人研究中,则发现有所谓睡觉神人(super-sleepers)的存在。这群人不仅随时可以入睡,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还能在睡觉时做许多快乐的美梦。与多数人相比,这些人显然更快乐、更健康,也更富足。

长久以来,人类对于自我成长所做的努力,都只着重在改善清醒时的人生。其实,改善一天中剩下的三分之一时间,睡梦中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

发现一》你是晨型人还是夜猫,基因已经做决定

生理时钟最常被研究与探讨的面向,还是人与人之间生理时钟的差异。

睡眠科学家会将此称作是你的「作息类型」(chronotype),每个人根据自己每天自然想上床睡觉的时间,会被区分为不同程度的作息类型。例如喜欢在半夜睡觉、中午起床的人是非常典型的猫头鹰(extreme “owls”),而那些早早上床睡觉、天一亮就起床的人,就是非常典型的云雀(extreme “larks”)。

经过多年的研究,现在已经有许多方式能测试人们究竟是猫头鹰还是云雀型,包括监测体温,或测量身体自动分泌的褪黑激素在血液里的含量。而其中,最被广泛使用的方式,就是请受试者填写问卷,题目中会问到他们平常希望上床的时间、早上起床后的感觉、还有起床后他们的头会不会像转了三百六十度一样昏昏沉沉的。

你的作息类型主要决定于基因,所以很可能你与家族成员会有类似的倾向。作息类型也会对你的思考与行为模式产生极大的影响。可想而知,超级云雀们在晚上十点就爬上床了,然后大概会在早上六点起床,很少需要调闹钟,而且白天也不需要午睡。而超级猫头鹰都大概在凌晨一点才睡,早上九点左右起床,很可能要调好几个闹钟,而且非常喜欢午睡。

而这两种类型人的工作状态与心情什么时候会最好呢?云雀在中午左右是头脑最清楚的,早上九点到下午四点这段时间,则是他们心情最好的时候;而猫头鹰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是傍晚六点,而在下午一点到晚上十点左右会觉得自己的状态最佳。

发现二》怎么睡都没精神?专家教你90分钟法则

只要跟睡眠专家稍微聊一聊,你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多数都会用一个鲜为人知的技巧,帮助自己迅速的补足隔天所需要的精神。

当你在每一个九十分钟的睡眠周期结束时甦醒,你会觉得精神最好,因为那时的你最接近清醒的状态。如想尽量达到这个状态,首先要决定你隔天打算什么时候起床,然后再以九十分钟为单位回推,算出今天晚上你该入睡的时间。

举例来说,假设你想要在早上八点起床,然后想在十二点前后上床睡觉,往回推的过程就会是这样:

早上八点↓六点半↓五点↓ ?凌晨三点半↓两点↓十二点半↓ ?晚上十一点

以这个例子来说,你该入睡的时间就是晚上十一点或十二点半,这样的话隔天早上睡醒后,会觉得特别有精神。

发现三》听学习CD入睡有用?其实没有科学证明

听睡眠CD学新语言,没有科学证明,但可以用睡眠来加强记忆力。

德国心理学家赫曼◎艾宾豪斯(Hermann Ebbinghaus)是当代实验心理学家,他做了几个研究记忆消退的实验,然后发现这些实验结果所绘制出的图表,有一个奇怪的地方。

他发现,虽然随着时间过去,能记住的信息量呈现稳定下滑的趋势,但在夜晚时损失的记忆量通常很少。

几经推敲,科学家认为可能是因为在睡眠时,大脑会对思绪翻查清理,把不再需要用到的事实或数据等细节信息丢到一旁,并且将白天努力记住的信息储存起来。

于是,许多心理学家就接着做了一系列的实验,来验证「睡眠是学习的黄金时段」这样的说法是否为真。

发现四》抱佛脚千万别熬夜,最好看过一遍就洗洗睡

这些实验都是根据同一个简单的概念而设计的。研究者先请来一群自愿的受试者,再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会在白天时拿到一张单字表,被要求记住上面的单字,在晚上进行考试;而另一组则是在晚上才拿到单字表,隔天早上考试。于是,这两组人都用同样的时间长,试着记住同样的一串单字,但是第一组人有整个白天的时间可以努力记忆,而第二组人则是很快就去睡了。结果,验证了「睡眠是学习的黄金时段」的理论,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的第二组人,记住的单字比另一组多得多。

简单来说,虽然在睡梦中重复播放同一组字汇,并不会无中生有创造出记忆,但是对于将白天的所见所闻储存成记忆,睡眠,却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这些结论都传达出一个明确的讯息:别舍不得睡。或许你在重要考试或面试的前一晚,会为了想尽可能记住更多信息而熬夜。但请千万别这么做,这绝对不是个好主意。早点上床睡觉才是明智的选择,不单单因为你隔天睡醒时会更有精神,也因为足够的睡眠能让你更容易记住前一天吸收的信息。

发现五》午睡不是老派的事,打盹更能激发好创意

睡眠学习并不需要用到一整晚来进行。事实证明,就算只是小睡片刻,也能产生惊人的影响力。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就曾做过一个研究,先请受试者记忆一串单字,接着让其中一半的人小睡二十分钟,另一半则保持清醒。四小时后进行记忆力测验,发现小睡显著的提升了受试者的记忆力。肢体上的技艺学习也一样适用。

还有其他研究显示,就算只是几分钟的午睡也能有同样的效力。例如,德国杜赛尔多夫大学的科学家,在二○○八年曾做过一个实验,研究团队先请受试者记忆一串单字,再随机将他们分成三组。第一组人必须清醒不睡,第二组人可以睡四十分钟左右,而第三组人则只睡短短六分钟。最后,在记忆力测验当中,清醒组的成绩还不错,睡了四十分钟的受试者成绩更好,但只睡六分钟的受试者却是全员之冠。

小睡的心理提升作用并不只是提高记忆力而已。

根据美国太空总署的研究结果显示,飞行员只要在驾驶舱内小睡二十五分钟,他们的警觉性会比没有小睡的同事们提高三五%,专注程度更会达到两倍。

二○○九年,加拿大布洛克大学(Brock University)的睡眠科学家金柏利◎寇特(Kimberly Cote)在大量探讨关于午睡的心理学研究文献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就算只是暂时打个小盹,也能显著提升人们的心情、反应时间与警觉性。

发现六》小睡多久比较好?20分钟,就有补脑效果

许多研究都曾讨论过小睡的时间长度应该多久才好。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并没有所谓的黄金定律,因为不同的小睡长度能带来不同的好处。

以下分别简单进行说明。

◎微午睡(不到五分钟)

这样的午睡方式并不会带来太多生理或心理上的益处,不过在你很累的时候,稍微瞇一下可以帮助你摆脱睡意。

◎短午睡(十到二十分钟)

在短午睡期间,大脑大部分时候都处于浅睡期,但仍有可能在午睡的尾声进入熟睡期。大量的浅睡能让你在醒来后更警觉、精神也更集中。

也有资料显示,这样的午睡方式能增进你的「肌肉记忆」,有助于学习新的技能。同时,短午睡也能带来许多好处,包括降低血压。

◎长午睡(二十分钟到一小时)

在这个时间较长的午睡期间,大脑花在浅睡期与熟睡期的时间都比较多。所以,长午睡除了包含所有短午睡的优点之外,还能增进大脑对于事实与数据等细节信息的记忆力。

除此之外,在长午睡期间,大脑也会分泌生长荷尔蒙,让你在醒来之后格外精力充沛。不过,你也可能因为刚从深度睡眠中恢复意识,而觉得头昏脑胀,大约三十分钟后,就应该能恢复正常。

◎完整午睡(一至一小时半)

这样的午睡方式能让大脑完成一次完整的睡眠循环,也就是经历浅睡、熟睡,以及快速动眼期。

完整的午睡除了有长午睡的所有好处之外,快速动眼期还能够帮助你增进创意思考,并且提高掌握抽象概念的能力。而且因为是从快速动眼期醒来,所以就不会有头昏脑胀的感觉。

(本文摘自第一章、第三、第五章)

【延伸阅读】睡前30分钟做什么比较好?--写下待办事,有助一夜好眠

1.泡澡:

研究指出,在入睡前,身体体温通常会微微下降。温暖的澡盆会提高身体温度,而离开澡盆体温瞬间下降,等于是对身体发送准备入睡的讯号。所以,如果想好好睡上一觉,可以先泡个热水澡。

2.列出待办事项:

许多人难以入眠,是因为他们总在思考某些生活中的难题,或是在想明天需要做哪些事情。实验证明,有把解决办法写下来的受试者,在睡觉的时候比另一组受试者还要放松。

3.吃一点点消夜:

有研究证明,你能很简单的用吃来帮助睡眠,前提是你只能小吃一点(低于200卡路里),且最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果真的在半夜嘴馋,就吃几片饼干、一片吐司、一条香蕉,或是一小碗的全麦谷片。

4.闻一闻薰衣草味道:

许多研究都已证实,嗅闻薰衣草细致幽微的香气,能帮助人们进入梦乡。你可以试着选用带薰衣草香气的香竹,或是用薰衣草精油来让你的房间充满令人倒头就睡的香气。

【延伸阅读】午觉这样睡最香,不用羡慕Google的「午睡舱」

二○一○年, Google为加州总部的员工添购了好几个高科技「午睡舱」(nap pod)。这些先进的设备是一种特殊设计过的调整式躺椅,上面罩着直径约有一公尺的半圆形屏蔽。想要补眠的员工只要躺在午睡舱中,就自然会形成一种有助血液循环、降低后背压力的身体姿势。

半圆形的屏蔽会盖住头部,在接下来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午睡舱会播放一种低频率的节奏,不仅有助于放松,也能降低周遭环境声音的干扰。差不多该回到现实世界时,午睡舱会结合光线与震动的方式,轻柔的将午睡者叫醒。午睡舱的益处很快凸显了出来,据Google表示,就算只是小瞇一下,也能有效提振员工精神,让他们准备好继续当天的工作。

Google并不是唯一意识到午睡益处的组织,不过,也不是一定要买下午睡舱,才能创造午睡的良好环境。事实上,用更省钱又省时的方法,就可以打造出适合午睡的环境。

日内瓦大学(University of Geneva)的苏菲◎施华兹(Sophie Schwartz)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请受试者躺在「实验用吊床」上睡四十五分钟的午睡,其中部分的吊床静止不动,另一部分则持续左右摇晃。研究团队在实验过程中,持续侦测着所有受试者的脑部活动状况。研究结果发现,就算只是轻轻摇晃一点点,也能大幅增加受试者熟睡的时间。也就是说,科学已证实,在吊床或摇椅午睡,是一种能让你睡得特别香且脑力大增的睡眠方式。

书名:睡眠学校

作者:李察◎韦斯曼(Richard Wiseman)

韦斯曼    爱丁堡大学博士,目前任教赫福郡大学心理系。以欺骗、运气、幽默、超自然现象等特殊领域的研究享誉国际,据调查是最常被英国媒体引述的心理学家。

著作包括《怪咖心理学》、《心理学家教你59秒变A咖》、《超自然心理学》、《撕掉励志书》等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