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德与教师的人际及自省智能

 花之叶55 2015-09-06

师德与教师的人际及自省智能

被人们称作多元智能理论之父的加德纳博七,在最近来京的讲话中,多状提到他的一个叫做“优善丁作”的项目该项目试图揭示智能与道德的关系。加德纳谈到有些智能不低的人,干的事并不漂亮,他似乎想说明“智能呼唤着道德”。而在我们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改革尝试中,我们发现“道德呼唤着智能”,因为智能使教师懂得如何道德地解决问题、处理问题,智能使教师的职业道德大放异彩

“老师没有错!”

这是一堂用案例引入的师德讨论课。教师先出示以下案例:

“某教师是一位责任心很强的中学班主任。有一天放学后,她在教室里批阅同学们刚变来的作业,忽然-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素昵地互相拥靠着推门走进来。见到班主任,两人惊呆了。老师叫他们坐下,严肃叉关切地向他们讲述了早恋的危害,学生的使命,对他们的殷切期望??可是第二天,这对少男少女却双双跳河自尽??”

老师出示这个案例后,提问:“这住教师有错吗?”

学员们几乎没有犹疑,异口同声地回答:“没有错!”接着是七嘴八舌的议论:

“现在的孩子,太成问题了,一点承受力都没有!,.

“全是独生子女,都是捧起来的,经不起挫折!”

“现在的学生只能表扬,批评不得!”

“老师最好闭上嘴,什么都别说,什么都不要管!”

教师问:“如果你就是这个老师,此情此景你会怎样做,”经过一阵沉默之后,一个中年女老师自言自语似的说:

“我肯定也套像她那样做??”

“那不行,涉厦这种事,老师最好回避,让家长管。”

“这种早恋的事,现在很普遍,随他去!”

教师说:“也就是说,咱们要么导致悲剧发生,要么逃避责任。” “要是我,我不理他们??”一个学员说。

教师问:“是真的不理还是假的不理?”

“当然是假装看不见,不以为然的样子。”

“为什么?”

“减轻压力。”

教师说:“你懂得减轻压力,说明你很理解学生当时的心情,这一点作为老师非常重要,这是老师人际智能的体现。”

“我们应当尽量淡化这件事,说‘原来你们俩挺要好’就行了。” “我会走过去摸摸学生的共说‘你们长大啦’。”

“我会说你们俩来得正好,帮我把作业本送到办心室去。” “我会说想当树,我跟你们一样??”我会给他们讲个故事,关于固迷上途中美景半途下车的人,因而失去欣赏更为秀丽旅游景点机会的故事。”

“我会告诉学生,我一定保守秘密,但是,你们也一定答应我??” “过后,我们让学生通过主题班会,讨论少男少女很要好的问题。” “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调查少男少女很要好有什么利,什么弊,遇到这种问题压当怎么解决。”

就在这样的师德课堂上的对话中,学员感受到道德地解决有些棘手的问题是可能的,关键在于要学会“理解学生的感受”。显然案例中的班主任还没学到这一手,当她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学生有“早恋,,行为时,头脑里的第一个反应是“教育他们,这是我的责任。”一心想纠正错误,却忽略学生此情此境的感受未能体察他们心理所承受的压力.也就不曾想到要先采取减压的策略。相反地.她越是认真,越会不经意地雪上加霜,悲剧的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从多元智能的角度看,这位班主任缺乏的是凡际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际智能是一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师生人际荧系,不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因为双方从年龄、身份到经历均有着显著的差异。为了帮助教师意识到这种差异,陶行知先生曾做这样的比喻:“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车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曲鞭挞,连住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丁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足一个爱几被夺去一般的伤心。”其实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教师的人际智能最为生动细腻的写照。用“学生的大脑”占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这是师德要求教师必须拥有的人际智能,

只有当教师学会领会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懂得知何作出恰当反应时,他们就具有了师生人际智能。

有一次某班上出现集体抄袭作业的现象,结果班主任被校领导批评。后来查明这次事件是班上学生故意策划出来的其日的是要教师也体验受批评是什么滋味,因为他老在批评学生。原来这是学生为提高教师的人际智能而创设的一个情景,他们渴求教师拥有人际智能。陶行知指出,不懂得儿童就不能当儿童的先生。同样,没有师生人际智能,就没有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效能,师德修养就要扣分。周此教师不提高自己的人际智能水平也就无法提高师德教育的有效性。

“是你自己写的吗?”

一个教师学了有关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书,他懂得积极强化的功能,知道表扬、肯定学生的成绩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多么的重要,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成绩表现不尽人意的学生来说这些夸奖更是何等的宝贵,它们是滋润心田的雨露.是提高自信的强心剂。有一天,他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一个学生,写出了一篇很漂亮的习作,他于是不失时机地找到这位学生说;“你的作文大有进步,内容很好,文字也很通顺,??不错,不错,??是你自己写的吗?”

这样的谈话在教师中可能很平常。对一个“反常”的作文提出疑问,看起来是一个多么自然的事;“为查明客观真相”而进行的“调查研究”,似乎没有违反任何师德教条,反而表明教师的负责任。但是当我们用多元智能去考察该行为时,我们就会发现:这位教师不仅缺乏人际智能,而且缺乏“自省智能”(或称自我认知智能)!

“自省智能”是一种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是对自己的认知进行认知的能力,属于多元认知能力。由于缺乏这种能力他对自己头脑里的认知偏见和归因偏见缺乏觉察和监控,于是不经意地脱口问r不该问的问题。

“认知偏见”是指头脑里同执地持有某种观念,而当事实与之相悖时.头脑拒绝接受,认定并同守已有的观念。而所谓的“归因偏见”就是指当教师头脑里的期望与现实不符时,如“低期望的差生’’表现优秀,或“高期望学生”表现低劣,教师会情不自禁地要将其归因为外部因素所致,对“低期望学生”的异常产生怀疑也就必然的了。对于“低期望学生”的这种外归因其结果就是学生的自信受挫、自尊受损。当然对于“高期望的好学生”,的异常表现,这种外归因从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他们的自尊与自信。当教师对于自己的这种偏见无所觉察时,那些原本迫切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自信与自尊的“差学生”只能将头低得更低了。

一个教师对于自己的偏见、自己的自以为是、自己的刻板、自己的固执没有觉察力,缺乏反思力,意味着他的自我认知智能不足,他的师德修养水平就必然要打折扣,更重要的是他的行为不仅影响师德的教育效能,还可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师可能担心不澄清事实,害了学生。一个拥有人际智能的教师会通过巧妙的沟通和令人放松的对话,在共同分析这篇作文的过程中,丁解更多的事实,在呵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相信他提供的帮助也会更多更贴切而且更有效。

总之,师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提高教师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水平上,必须同时提高教师的人际智能与自我认知智能,使教师会运用智能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更好地发挥师德的教育效能。

师德中有智能,有谋略,有技巧,有艺术。我们的师德呼唤着智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