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自清记事散文的特点和修辞手法

 koay707 2015-09-08

 回答 (2)

那一抹~微笑 2010-07-18

盗窃的,请见谅,我也不怎么懂。

                                                       

朱自清散文比喻修辞手法欣赏 ——荷塘月色 在文学作品中,一种恰当的修辞手法尤若闪光的珍珠,会使作品大大增色。每每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无不被那种种修辞手法所吸引。他的排比,如数家珍,五光十色一串串成列出来;拟人,好似神话,万物皆有四肢五官,活脱脱,呼之欲出;设问,又象深海垂钓,不仅钓鱼心切,更有深沉含蕴------ 还是看看他的比喻。    朱自清的比喻,既能使读者唯唯称是,又能令人拍案叫绝。其产生诱人的底力在于:他不仅娴熟于比喻的技巧性,而更在于他予以比喻以艺术性,使其产生新颖、奇特的美感。“野花遍地是------象星星、象眼睛(《春》),“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那醉人的绿呀!-----象少妇拖着的裙幅;-----象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绿》),“黯淡的水光,象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哪里是文章中的语句啊,这是绘画中的色彩,是音乐中的旋律,是舞蹈中楚楚动人的舞姿。这一处处比喻既描绘出一幅幅美丽而又动人情畅的画面,又唤起读者逸心的美感,使你得到艺术的享受。    朱自清运用比喻之所以这样美的、绝妙的艺术效果,与他新奇、无拘无束的联想是分不开的。纵观他的比喻的喻体有形象可睹的人、物,有抽象不可见的虚梦幻影。凡能涉及的,信手拈来便成一喻。而更成功的却是形成了的、他的比喻的规律。首先,以物喻物:“那溅着的水花,----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绿》),“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荷塘月色》),“远处----有一两片白云-----象美丽的贝壳一般”(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里把水比喻着白梅,把荷叶比喻着舞女的裙,把白云比喻着贝壳。他没有局限于本体与喻体的相似,也没有停留在喻体的某一点上,而是通过迁移、转换,从不同角度选取喻体,从不同深度摄获相似点,从而尽量朝着远的、美的事物意向产生联想。再是,以人喻物:在这类设喻构想过程中,他或取人体的某一部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荷塘月色》),春风“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岸上原有一株两株的垂柳树,-----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象就象一支支美人的臂膊”(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或取人体的全部,“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月光里鲜明得少女一般”(《威尼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那醉人的绿呀-----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绿》)。一切喻体在朱自清的笔下,不但有了鲜明的特点,而且变得明丽鲜美、生动诱人,而使读者从中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更显示出他比喻的独特风格,收到他比喻的特殊效果。    在《荷塘月色》里,朱自清还采用了迁移读者感官的变位比喻。“缕缕清香”、“仿佛”、“渺茫的歌声”,“塘中的月色”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薄薄的青雾”象“笼着青纱的梦”。变嗅觉感为听觉感,变视觉感为听觉感,变具体事物为幻觉之物。这种“感觉移植”法的比喻,实在是修辞领域里难得的成功之作。    朱自清的比喻中的喻体并非偶得,而是他美学观点的反映,从他以为美的事物来设比取喻。所以他所用的喻体多为小姑娘、美人、小伙子、玉石、珠宝之类。在《春》的结尾为了表现他向上、向往新生事物的思想,用“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比喻春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的蓬勃生机。有意用“新”、“美”、“健壮”的喻体比喻一年之始的春的开端,以激励人们去奋斗。    朱自清的散文,使用修辞手法很多,但比喻用得最好最成功,几乎形成了他的散文独具一格的艺术特点,而使他的散文艺术达到了极高的文学造诣。

春》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佳作,但在作者生前,它却没有收入朱先生的散文集中。据陈杰同志考证,《春》最早发表在朱文叔编的《初中国文读本》第一册上。该书1933年7月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陈说:“在篇名的右上角都注有标记。编者在课文目录后附注,凡有此标记者‘系特约撰述之作品’,可见是《读本》的编者当时特约朱先生等撰写给中学生阅读的文章。”(《关于〈春〉的出处》,《临沂师专学报》1983年第2期)《春》不仅在解放前被编入中学语文教材,198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编的《语文》第一册,也收录了它。但是,后者嫌原作有的词汇“陈旧”,有的语句不够“规范化”,因之对其进行了“加工润色”。这样,在文字上便与原作有了出入。为尊重朱自清作品的原貌,本篇赏析的对象是朱先生写定的未经修改的文字。
  《春》是一篇满贮诗意的散文。它以诗的笔调,描绘了我国南方春天特有的景色:绿草如茵,花木争荣,春风拂煦,细雨连绵,呈现一派生机和活力;在春境中的人,也精神抖擞,辛勤劳作,充满希望。《春》是一幅春光秀丽的画卷,
《春》是一曲赞美青春的颂歌。
  作品起始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两个“盼望着”的词语重叠,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把春天拟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看:“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作者先从总的方面描绘春境,勾画出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景象。
  接着,作者推出五个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
  第一个特写镜头是春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作者不仅写出了春草的嫩绿、绵软,而且还摄下了它对人的诱惑力:人们在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里的绿茵,已不是单纯的自然景物,而成了人们生活的亲爱的伴侣——景物变成了情物。
  第二个特写镜头是花木争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仅果树之花争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万紫千红。众花还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无数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翩翩起舞。这些描写,活现出春意盎然的气氛。作者不以再现自然花色为满足,还特意驰骋想象的翅膀写道:果树之花“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想象不仅拓宽了描写的视野,更从未来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爱。
  第三个特写镜头是春风。较之春花来说,春风是不容易描写的。朱自清写春风,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春风的柔和,二是它具有传声送味的作用。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杨柳风”的诗句,来状写春风的温暖,柔和;他犹恐读者不易领会,马上来了一句人人能领会的摹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作者从传味角度写春风,不仅强化了春的氛围,也将此段与上两段关于草、花的描写自然地连接起来。春风还把春鸟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与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从多方位描写春风,把这个本来不易表现的事物也写得栩栩如生。
  第四个特写镜头是春雨。朱自清写南方的春雨连绵:“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这种雨,使树叶子“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雨夜,一点点黄晕的灯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白天,“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这俨然是一幅春雨农耕图了。
  第五个特写镜头是春境中人的活动。前四幅画面以写自然景色为主,这幅画面则突出人的作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在春天,花儿“赶趟儿”地开;人们为了迎春,“也赶趟儿似的”走出家门。在春天,花卉争荣,各不相让;人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也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在以上盼春、绘春的基础上,作品最后唱起了对春的赞歌: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这里,作者用三个比喻性的排比句式,说明春天是新鲜、美丽、欢快、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类也应当踏着春天的步伐,去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春》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出色散文,将它与此前的同类题材《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相比,使人感到它有两点突出的变异:一是感情格调有所不同;二是语言风格的变化。读《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使人感到其中流露出作者淡淡的哀愁,而《春》的感情基调则轻松愉快、充满活力。何以会如此?我猜想至少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本文系朱自清应约为中学撰写的语文教材,从培养青年进取向上出发,作者采用了相应的积极、乐观的感情基调。二是作品的青春活力,反映了作者写作时的心境。《春》大概写于1932年下半年或1933年初。1932年8月,朱自清漫游欧洲回国不久,便与陈竹隐女士结为美满夫妻,并于同年9月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33年4月,又喜得贵子。朱自清生活中的顺境与幸事,不能不对《春》的抒情格调产生影响。作者乐观感情的倾注,使得作品情景交融、诗情与画意结合。再从语言方面看,《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语言固然是漂亮的,但有雕琢痕迹,不够自然。而《春》的语言则简朴、?钔选⒖谟锘H缧床荩霸白永铮镆袄铮迫ィ淮笃淮笃堑摹保恍椿ǎ澳悴蝗梦遥也蝗媚悖伎嘶ǜ咸硕薄U庑┯镅远际谴由钪刑崃冻隼吹模钇茫谧嗝骺欤锒桃夥幔硐至η俊W髡呶烁玫孛栊创禾欤共捎帽扔鳌⒛馊说榷嘀中薮欠椒ǎ勾禾煨蜗蠡⑷烁窕G懊嬉玫奈恼碌慕嵛膊糠郑闶钦夥矫孀詈玫睦ぁV熳郧宀焕⑹怯镅源笫Γ梦谋拾讯淘莸拇禾齑幼匀唤缋氐绞槊嫔希蛊渌募境Wぃ媸笨啥谩?

文秘杂烩网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