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沽乡土轶闻(三)

 汉沽老潘 2015-09-08



马蹄井的传说

《图说滨海》有图文并茂的释说:“距今约800年前,今塘沽和汉沽蛏头沽一带地区成陆”。蛏头沽村,坐落在渤海湾边一个大面积的高土坨,逐渐形成了村落。

传说1600年前,唐王李世民东征,率领千军万马路过此地,值酷暑烈日,官兵口干舌燥,军马难耐嘶鸣。此时,有烈马蹶蹄刨地,竟然有涓涓细流溢出,士兵迅速挖掘,解决了人畜的饮水之难,被称为马蹄井。时光荏苒,旧迹不再,马蹄井成为了一个美好的传说。

蛏头沽盛产美人蛏

鲜蛏蛤肉,汉沽老一辈人把美人蛏列为渤海湾带壳水产品第一鲜。曾经的蛏头沽村就盛产鲜灵、肉体漂亮的美人蛏。蛏头沽村与北临村营城村有20余华里,西傍渤海湾,10多平方华里的方圆地域曾经是一片有潮水有落水的浅海滩涂,都是美人蛏的生长地。一年四季,多有村民挖蛏,钩蛏,煮熟,剥蛏肉,往返而复,晒成金黄色体的蛏干,伸着两个点缀着红点的小气孔,支愣着一弯一直的两条光洁、乳白色的蛏腿,被誉名:“美人蛏”,远销异地他乡。清末年的《天津菜谱》用的原材料里就有“美人蛏”的文字记录。

第一个有私塾教学的渔村

汉沽大田村人崔滋谦,1905年前考中秀才,来到汉沽蛏头沽村教私塾,汉沽有大小渔村十多个,办私塾教育是第一个。崔滋谦年迈之后崔小谦继承父业,也来该村教私塾。

蛏头沽三件宝

蛏头沽村的滩涂盛产美人蛏,大片低洼地又盛产白虾,村民习惯把捕获的虾晒干摔成虾米仁,把拉的麻虾(麻线)酿成鲜香的虾酱,澄出虾油。

芦汉民众对蛏头沽的三件宝赞不绝口,也曾经成为流行的口头语:蛏头沽的虾酱----海油(游);蛏头沽的虾米----大弯腰;蛏头沽的干蛏----美人娇。

一头13多米长、30多吨重的座头鲸曾搁浅蛏头沽村海滩

蛏头沽村的耄耋老人说,小时候听大人说过,曾经有特别大的鱼搁浅过村头滩涂,更具体的不详细。查阅天津档案馆的文字记录,1919年春夏之交,在蛏头沽村头浅滩,村民发现有一头黑色的庞然大物搁浅。当时的渔民们还很少见过鲸鱼,有渔民认为是触犯了海神,不知所措,纷纷为“庞然大物”做祭奠,烧香磕头,一时闹得沸沸扬扬,不亦乐乎。

正在筹建中的天津“直隶商品陈列所”和“天津博物院”联合派出有关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确认,并对民众进行了解释。村民们得知,搁浅海滩的这庞然大物叫座头鲸,是因伤死亡后被冲到海岸的。天津博物院雇用村民把鲸鱼分割成小块,装船,从塘沽河口运至海河的三岔河口,在天津举办观示会,一时轰动津门,让数万观众打开了眼界。

数日后,开始蚀腐的鲸鱼肉被剔下充作肥料,被剔出的骨架由天津博物院制作成标本。

大神堂曾经建有鱼骨庙

历史上,汉沽还有鲸鱼搁浅的记录。据宁河县志乾隆版卷16记载:“鱼骨庙在神堂,县治正南60里,地近海,当年有鱼骨浮上岸,其骨大且多,土人因取骨修一庙,其袱、檩、枋、橼等具用鱼骨为之。”

【广盛汉沽百事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