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运河第一古渡

 zqbxi 2019-03-19

001年,在北运河综合改造工程中,北辰天穆镇原蔺家渡口的旧址上,架起了一座白色便桥,呼应着河岸柳滩公园的悠然景致。桥下水面古渡口留下的几块锈蚀斑驳的铁板,仿佛在讲述着曾经的故事。

上图:20世纪30年代海河渡船

六百多年前的明洪武年间,燕王扫北,浙江、河南的蔺、穆、王、康等姓移民随军迁徙,到此聚居,形成村落。村子依河而建,因河滩上古柳成荫,村民便给了她一个好听的名字——柳滩。那时的北运河是南北漕运的重要航道,鱼盐过境,千帆喧闹,河运的繁忙也滋养、繁荣了这个小村子。明嘉靖年间,为方便村民过河,一位蔺姓村民在运河边依滩傍柳,自置小舟,渡人过河,收取些许渡资,成为北运河上最早的渡口。柳滩渡口由蔺氏家族世袭经营了400余年,相传十六代,也是北运河上存在历史最久远的渡口。柳滩村因渡口而闻名,古渡口因蔺氏而不废。因此,在十里八乡的口碑中,柳滩渡口也叫蔺家渡口。

蔺家古渡的形成与历史的久远,与柳滩的特殊地理位置与人文风貌分不开。柳滩村背依天穆,隔北运河与丁字沽相望。据《新校天津卫志》记载,丁字沽在天津城往北七华里的地方,两河交汇如丁字形,并夹河形成高地。清乾隆时期,丁字沽北部由于靠近运河,已是较密集的聚居区,砖灰平房纵横错落,村民多从事盐业、捕鱼、船舶运输及商贾买卖。天穆位于运河东岸,明永乐年间建村,是津市周边著名的回族集居地。村内有专门的牛羊业屠宰场及牛羊肉市场,南北两座清真寺亦建于永乐年间,宏伟古朴。

上图:1959年挂甲寺渡口

蔺家渡口就沟通了丁字沽与天穆两个繁华地段的往来。据《续天津县志》载,当时北辰境内北运河上有10个渡口,与柳滩相邻的上下两个渡口分别是南仓渡与霍家嘴渡,相去较远,只有柳滩渡口的位置最方便丁字沽与天穆的往来。从丁字沽由渡口过河,前往天穆做牛羊贩生意;或者穿村过巷,到达北大道,也就是今天的京津公路,前往北京。从柳滩这一边渡河,村民可去丁字沽的娘娘庙进香,或到集市采买物品。由柳滩村民兴办的德音法鼓会曾经盛极一时,出会表演多半也是经由此渡。清末北洋桥建成,附近村民嫌绕路较远,仍习惯从此渡口过河。历史上丁字沽与柳滩的繁荣,蔺家渡口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据档案史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经营渡口的是蔺振庭、蔺振声兄弟俩,渡船是一只大松木船,建造于四十年代,重8吨,长3丈,宽9尺,船侧安装约5尺长的栏杆,每趟可载客50人,每日可渡八九百人。这恐怕是蔺家渡口最好的一只渡船了。船上有舵,渡船需用撑篙,篙用一根毛竹做成,头上套一个带倒钩的铁矛,称“挽枪子”。北运河水流湍急,河面宽阔,开船时,将挽枪子插进河底撑动船只,先逆流驶向河中心,然后再顺流靠向对岸,快靠岸时用挽枪子的倒钩勾住码头上的木桩,待船靠近,再用绳索绑牢,搭上木跳板,乘客就上岸了。这艘船于天津解放战役时为战火所毁。

上图:1959年大光明渡口轮渡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公私合营,蔺家渡口交归市公用局管理,蔺家船工转为国家正式职工。但附近过渡的居民仍习惯称“蔺家渡口”。五十年代,随着渡口每日过往人流不断增多,渡船也越造越大,每趟船可同时载12匹马,4辆大车。后来北郊区建立了加工牛羊肉制品的韩家墅食品厂,这个渡口成为了运送牛羊的重要通道,每趟船可装载四五十头牛或七八十只羊。当年人们还会看到这样的景观,如果领头羊偶一落水,其他的羊也会跟着跳下去,船工就用竹竿赶着落水的羊群,让它们游到对岸,再赶送到食品厂。

1958年海河建闸,运河水流减缓,渡口两岸架起钢缆,船工用手拽着钢缆就可使船直线过河。至七十年代,北运河上渡口逐步被桥梁取代,蔺家渡口也改设为浮桥。浮桥由三条长8米、宽2.5米的铁船首尾相连而成,横置河面,上铺木板,两侧设铁护栏,船头搭小亭,供管理人员使用。文章开头提到的河面残留的铁板即是浮桥的钢铁坡跳。

今天,古老的渡口已经消失,柳滩也早已不是运河边的那个小村落,但依然不变的是河岸“杨柳叶垂滨”的悠然景色,以及老人们记忆中的蔺家渡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