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州运河的渡口

 耘禾 2018-08-11

千年大运河是德州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运河渡口是大运河留给历史的悠长印记。


渡口是啥


  渡口系码头的一种,是指当道路越过河流时,以各种方式将两岸衔接的设施。其中用船摆渡过河的地方称为摆渡口。起初,古人乘船过河采用摇橹的方式,可这种方法在水面平静的死水里较好,在水流急促的河道里,却达不到直线过河的目的。为此,人们就在河两岸各设一个绞盘,强力拉船直线过河,可这种方法费工、费时,渡船的价格较贵。


后来,人们就发明了用纤绳连接两岸,将纤绳挡在船体的立杆上,用手拉纤绳、脚蹬船体,强行让渡船顺着缆绳行走的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慢慢将缆绳改成铁丝。这种方法一直延续到今日。


德州附近就是这种形式的摆渡口。因运河里的水涨落不定,所以摆渡口的设施比较简陋。一个适量的河堤斜坡,一根横跨河流的缆绳牵挂两岸的活动支架,一只平板的渡船和两三根长篙、缆绳,四五块跳板,这就是整个摆渡口的固定资产。


明清时代,德州是运河岸边重要的商业城市,而运河拦截了交通,故沿河设立了诸多的渡口。这些渡口间的距离不一,远则十几里,近则四五里。它们参差不齐,大的大车小辆人来人往,小的人烟稀疏渡船等客。


这些渡口分官渡和民渡两种,官渡多设在驿递要津之处,由官府掌管,如:夏津县的官渡驿就是官渡。在官渡处,普通百姓也可乘船过河,但遇到有官员、差役、官差等过河时应提前避让。


民间渡口则遍布城乡随处可见。摆渡船者民间称之“舵手、船老板、船老大”等。为了过往车辆的安全,都有几个脚夫为之服务。各摆渡口均有不成文的安全、公益规矩,如:礼让货船、夜不渡河,僧人、盲人、杂耍艺人不收费等。


还有大户人家为行善积德而设立的免费渡口,这样的渡口不收费,但过往的商人或货车都主动缴钱。故明代诗人李若讷在过德州摆渡口时,就写了“南北风波任长年,渡人渡马不需钱”的诗句。



德州渡口概况


  大运河进入德州地域后,沿河较大的渡口有:夏津官渡驿、武城、甲马营(郑家口)、 (故城)、良庄 四女寺等。


运河进入德州城后的渡口,据康熙《德州志》记载:“时有大小渡口8个,即第三屯渡口、上码头渡口、浮桥口渡口、彭家船渡口、百草洼渡口、老君堂渡口、第六屯渡口和桑园镇渡口。”另有资料记载,大运河在没修建桥梁以前,德州段运河有上码头、浮桥口、彭家船、百草洼、老君堂、第六屯、第三屯、徐家、北厂、桑园10处私人渡口。


以上记载中的第三屯、第六屯、桑园渡口,距离德州城较远可忽略;彭家船、老君堂可能是运河没改道前的渡口;上码头与徐家、北厂与百草洼摆渡口,大约在同一个位置,可能属重复记载,应为徐家和北厂摆渡口。所以,1997年《德州市志》上才这样说:境内运河段在修建桥梁之前,“有四处私人设置的渡口,既徐家渡口、桥口渡口、北厂渡口、桑园渡口。渡船均为木质,可容纳20人左右往返,时间酌情而定。”


就是说:自清雍正年间运河改道后,流经德州城西的运河上有三处私人设的渡口(桑园渡口已划归河北),既徐家摆渡口、浮桥口摆渡口、北厂摆渡口。


许家摆渡口


  德州赫赫有名的许家摆渡口,位于现胜利桥附近,这里自古就是码头所在地,号称“南码头”,也称上码头、水营码头等。这里需过河的人员较多,是德州城贯通河北故城的交通要道。在运河没改道前,上码头村位于河西岸,码头却在河东岸。脚夫们到盐店口码头去干活,走盐店口街之间的石桥。要到南码头去干活就不方便了,故许姓人家就在南码头北边设置了摆渡口,人称许家摆渡口。


另有传说:许家摆渡口是清雍正年间,家住税务街(前进街)的从一品大将军石云倬,为接待前来述职的官员而设置的官渡。实际上,石云倬自康熙四十五年(1706)中武进士,任皇帝身边的三等侍卫后,不仅没在德州做过官,而且他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忙于公务,回家的机会很少,虽石家园处曾是他家的花园,但他本人享受甚少。况且盐店口南北街之间有一小桥,故此处称之为石家摆渡口之言,只能是传说而已。


有资料记载:“明正德六年(1511)春,刘六、刘七的数万起义军进攻德州城,自城南豆腐巷处渡河……”就是说徐家摆渡口的建立时间,不晚于明正德年间。


1952年,由山东省交通厅与衡水地区联合投资,在徐家摆渡口附近,修建了长60米、宽6米的单排桩木架桥,名曰“胜利桥”,这个在运河上服务了四百余年的徐家摆渡口,才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浮桥口摆渡口


  这个摆渡口是因运河改道而产生的。


关于德州广川浮桥的记载和文献诸多,且各有其说,内容和时间均差异较大,今不去详述。但各种记载均可证实:1.运河没改道前,在德州小西门外的旧运河上确实有座浮桥。2.在运河改道期间,将此桥移到了桥口街的西头。至于这座浮桥移到这里后是什么样子没有找到记载,可“浮桥口”之名由此而来这却是事实。


据桥口街的老人们讲:因年久失修,浮桥上的船已损坏,加之它临近德州北码头,运河里过往的客货船只频繁,经常造成过往船只堵塞,人们就将其撤销了。浮桥撤销后,官家就在此设置了摆渡口,名曰浮桥口摆渡口。


1940年,日本人修石德铁路时,在桥口街的南头,现天衢路运河桥处,修了一座长60米、宽6米左右的单排木架桥。木桥修好后,浮桥口摆渡口的生意大减,不多日子就撤销了,只留了个“老摆渡口”的名称。


1946年,在德州解放前夕,该木桥被国民党军队给烧毁了。木桥被烧毁后,河西小庄的付家就在原木桥略北处,设置了一个摆渡口,名曰付家摆渡口。


1968年8月,国家投资50万元,在原木桥处修建了长90米、宽10米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取名“文革桥”,付家摆渡口撤销。


北厂摆渡口


  北厂摆渡口是河西四屯王家设的私人摆渡口,名曰四屯摆渡口。因北厂街是商业繁华地带,河西的百姓为了去北厂或城里方便而设立了该摆渡口。


它距离老虎仓码头不足一华里,几乎与北厂龙王庙相对。它设立的时间无从考究,但根据北厂的历史,它绝对产生在明朝之前,应该是德州城周围最早的一个摆渡口。


北厂摆渡口是个比较红火的摆渡口,特别是每年春节后,北厂碧霞祠的老奶奶,要到刘智庙去给姐姐拜年时,北厂龙王庙里请“大王”等法事之时,它更是红火,该渡口一直到1975年,运河彻底干枯时才撤销。


德州的摆渡口,记录了大运河的靓丽风采。花落虽无情,流水却有意,它们毫不吝啬地为德州城的兴旺做出贡献,德州人永远不会忘记它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