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马克杯?

 汐钰文艺范 2015-09-08

马未都评:


马克杯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杯型,几乎每家都有这种杯子。


仿斑竹釉粉彩花卉纹马克杯 清雍正

观复博物馆藏


我们古人的杯子是没有把儿的。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如果李白拿的是这么个大马克杯,看着就像街边的人喝啤酒,这不雅。中国的杯子都是小杯,中国人是不讲究杯带把儿的。



泰晤士水运公司纹章马克杯 清乾隆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杯,比如“压手杯”。有人开玩笑说出个对联,上联叫“鸡头壶”,下联就是“压手杯”。全世界已知的压手杯,能够真实无疑的只有三个,非常少见。压手杯大约正合虎口,分量非常重,壁也很厚,所以叫压手杯。


我们一般做的小杯子都很薄,拿起来很轻。杯子带把儿的概念是西方人传给我们的。马克杯是清中期也就是18世纪时,中国人为西方人做的。


中国人没见过,能做得很少:上面是西洋的边饰——花卉的图形,中间的是英文,是外国人的审美;唯独把儿上做了中国文化符号的加工,就是做成竹节形,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防滑。



粉彩英国皮匠图马克杯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我们看到这个杯子就知道,当时中国跟西方的贸易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我们生产出来的商品要适应西方的市场。尤其是到了清代晚期和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这种杯子越来越多。


我记得改革开放以前,工厂里的老师傅去打饭,就是拿个一大茶缸子,饭在里头,菜也在里头,吃完了以后接点开水往里一浇,就是“一饭一菜一汤”,全在这杯子里头了。为什么叫“缸”呢?就是因为容量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