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住院随想

 阮弼毅 2015-09-09

     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我的老父亲出院了,看到他爽朗开心的样子,天天坐在病床上吹牛皮的劲头,与老年人们谈得欢快,我们作为儿女看到此也高兴。因为老父亲未进医院时是气喘虚虚,难以行走,一步都离不开人的搀扶,颤巍巍地站立都十分废劲,我们光是着急也是没有办法,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本就是有病的人,急需住院治疗,却因床位紧张无法入住,拖了二天,几次去催才勉强入院,病情又加重了许多,这次父亲哮喘病还比较轻,不算太重,若重的话真不知如何是好,人家医院医生说的好,人家25号挂号还没有住院呢?你27号挂的号急什么,我无言以对。本打算住在急诊房算了,贵就贵吧,不报就不报,还好,总算住下了,我们也就不从长计议了,也不另行打算了。
      父亲住院属于老病号了,我看得出医生也是熟门熟路,按步就班,床头上心电图验血吸氧。挂水化验拍片B超一气呵成。第二天一早我的老父亲检查完身体,这么多年,我的老父亲除了肺功能差些,其他一切正常,这次从头到脚板底查了一遍一一都好。 之后就是重复一个动作,每天挂盐水,早上四瓶下午一瓶,刚开始是早上五瓶下午四瓶,挂了二天就改为早上四瓶下午一瓶,证明好了不少。的确父亲挂了二天盐水身上的心电图血压器一一去除,轻松上阵,也可以下床走动走动。天天念叨是不是该出院了。
医院也是让人心酸的地方,生活差的家庭对医药费的支付往往是难以承受。 住在我父亲同一病房的老人,今年才65岁,40多岁就患上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双手指严重变形,双手四指靠拢在一起,人也瘦的不行,用瘦骨嶙峋皮包骨头一点也不为过,他的儿子服侍老人也是尽责尽力,忙前忙后,但家境贫寒,无法支付更多的医药费,勉强看了几天就出院了。边上还有一位才60的中年人,当今说老年人就过了,应该说是劳动的年龄,但他长期从使建筑工地的活,肺中的灰尘已将他的肺搞得不成样子,来时借用呼吸机帮助呼吸,还难以适应,挂了几天盐水才有好转,但此种病情无法根治。后半生将在痛苦的尘肺病中渡过。也有的上了更大年纪的老人只能躺在床上听从医生的安排顺其自然,叫吃药就吃药,叫挂水就挂水。躺在床上光听到呼吸声。还有的老人家里请了护理,老人只是静静地躺在床上,任由护理人员擦洗身子,大小便也是,也不分男男女女病人了。我有时留意一下,老人们眼角下有流淌的眼泪。说白了老人躺在病床上心里是知道的,但只能任其摆布,因为他动不了,病情也比较重,稍不注意就将离开人世。我父亲刚进医院有一80岁的老人就是这样。护理的就是原在我本村的亭生老大嫂,只不过很早就离开了农村,到县城去闯荡了。干这护理的活虽说一天120元,供吃。但这种护理24小时陪着也是个不容易的事,说说可以做起来太难了。要经常给病人擦洗身子,清理大小便,吐拉都得侍候。心还要细致周到。
      父亲住院期间,母亲在家没什么事,天天早早地陪着,陪父亲说说话聊聊天,也和周围病友聊,刚进医院时正好亭生大嫂在此护理服侍80岁的老爷爷,也是多年没见,难得他们聊得那么开心,亭生大嫂临走还买了一箱牛奶和香蕉给我们二位老人,叫二位老人甚是过意不去。
     父亲于7日下午出院,我一早去忙前忙后,开出院的单子。但下午有一瓶盐水,我把医生给开的哮喘药先到门诊开了再到药房拿药。中午回去把午饭拿给老人吃就边吹牛边静静地等,2点到后医院医生陆续上班,就到医生那拿药费、出院通知单及出院病情记录。到药房拿开出的哮喘咀嚼片和粉状的喷雾器,办完后就到出院结算的地方结算,事情办得很顺利,不象早上办了半天也没办完,早上人太多。排个号也要等半天。结完帐上了楼父亲一瓶盐水也挂完,母亲和夫人正收拾东西,夫人去把租的一张床退了。之后父母亲和我们夫妻下楼各自回家。
2015年9月9日 阮必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