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顾贞观 我曾和一位专门治疗癌症患者的医生聊天。他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和身体有极度疼痛的人相处。他问我如何才能将对医治患者的兴趣和想帮助他们回归自性的欲望整合在一起,帮助他们超脱自己建构的“是需要被治疗的癌症患者”的故事。帮助患者治疗身体病痛,和帮助他们超越病痛这两者常在他心中交战。他对我说:“杰夫,你知道的,我熟悉各种灵性概念,例如世上没有痛苦,痛苦只是一个幻觉;我们不是我们的皮囊,我们不在里头,等等,但那些想法真的能帮助在极端痛苦中挣扎的人吗?” 医生点出很重要的一点。所有的灵性概念如“无我”“我不是肉体”“痛苦是虚幻的”“无死”都是非常美丽的论点,而且如果用在对的地方,真的能指引我们回到每个当下的经验中(也包括了最痛苦的经验,永恒常在的自由)。 但同时,这些概念也很容易被误解与误用,被用来否定此刻的感觉,然后造成我们更大的折磨。追寻者容易用“没有痛苦”这概念来逃避他们当下感受到的痛苦;用“这不是我身体”来逃避他们不舒服的想法和感觉;用“无我”和“所有事都非关个人”来否定非常个人、亲密的情绪和感觉,而这些感觉情绪其实只是在要求你的本质能全然包容它们。 以灵性的概念拒绝不能接受的情绪和感觉,这种现象常被称为灵性回避。同样的,即使你的动机是好的,但告诉身体正承受巨痛的人“痛苦并不存在,有的只是合一”,等于是不承认他们现下的感受,等于是告诉他们,他们是“错”的,你才是“对”的。告诉他们这些事显示了你的傲慢。灵性教导的黑暗面在于心智很容易利用它们来否认现实。真正的灵性不是否认,而是否认的结束。只要我们承认现在的每个感觉,就能彻底脱离否认,不论承认有多痛苦,不论它摧毁了多少我们的美梦。 如果有人正在受苦,光告诉他们“你不是在受苦”或“苦难只是幻觉”并不能终止那折磨。如果你正在受苦,单纯相信自己已开悟,并且因此不会痛苦,这其实改变不了什么。记住,虽然一道浪最终还是海,但它仍是以浪的形式出现。忽视和否认浪的出现,其实就是否认海洋。自由就在此刻的真实当中。不是我认为的真实,不是别人告诉我的真实,不是我相信的真实,不是灵性大师说的真实。真实就在现在、此刻经验的这些想法、感觉当中。真正的自由就是承认什么才是真实的。而现在最真实的感觉就是那痛让我痛不欲生,管它是不是我的痛苦;是真的或只是一场梦,我在或不在这里;世上只有一元、二元或三元,或其他所有聪明的心智想法转换,都阻止不了我现在的疼痛。你不能诉诸理智、哲学,用思考的方式走出痛苦。只是用“你不是肉体”或“这里没有人”的想法,并不会让痛苦的经验更能被接受。你并不好,但必须假装你很好,使自己看起来有灵性或已开悟。你在受苦,但必须佯装没有受苦,才能继续维持自己已经超越苦难的形象。这是多累人的事啊! 我说的自由并不是逃避生命本来的样貌,也不是假装成其他的样貌,而是完全而彻底的诚实,看见真实,承认真实。“承认”是个很美的词语,指的是“说真话”和“容许进入”。承认现在,诚实说出现在的感觉,也就是认知到我们的感觉,早已被生命本身容纳。这些浪早就被容纳在海洋里,承认它们的存在就是本书教导最重要的核心。觉醒就是承认你是谁! 真正的治愈不在于避开苦难和达到未来的完整,真正的治愈在于现在就看到存在于苦难中的完整。完整(whole ) 和治疗(healing )有同样的字根并不令人讶异。治愈的意思是,重新发现存于此时此地的完整。 没错,真正的疗愈和逃离苦难、到达未来的完整一点关系也没有,它就在现在的苦难之中,不论那一开始听起来有多矛盾和违反直觉。你不会在“某天”被治愈(那又是追寻者会说的话),因为你早就痊愈了。虽然你不明白,但你的本质本来就完整,就像海洋中的浪本来就无法和海洋分开一样。即使处在痛苦中,你仍然是痊愈的。就像我们先前谈过的灵修概念,这些字词很美,但如何在最难受的经验中认出治愈呢?仅相信我们已经痊愈是不够的。 摘自《诸般不美好皆可温柔对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