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应幼儿园不平等也是种教育

 小智智慧馆 2015-09-10

  孩子上 幼儿园 以后,就如同进入社会,一切的公平或者不公平都从此刻开始。比如一位朋友最近就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

  孩子班上有个非常淘气的孩子,不知道是不是家长送了礼,幼儿园竟然单独拨出一位老师专门陪伴他,对其百依百顺。朋友自己的孩子一向很乖,这次不平衡了,回到家里闷闷不乐说,为什么他不乖反而可以随便玩玩具,到处乱跑,老师也不说他,我们乖的就要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呢?我不想去幼儿园了!

  朋友跟我抱怨,问我该怎么办。我想,我不能建议她去要求自家孩子也获得这样的特权,因为这样她可能也得去送礼套近乎;我也不会建议她去严厉投诉,因为投诉收效如何,还真不好说;我更不会随便建议她釜底抽薪,给孩子转班或者转园,因为转到新的班新的园,也许没有这个问题,但却有别的问题。

  我能做的建议只是:当你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就选择适应环境。

  我们可以尝试告诉自己的孩子,那个被“照顾”的孩子好像获得了特权,但失去了上课的机会;你们会唱儿歌会认字、正变得越来越聪明的时候,他只是在那里瞎玩闲逛。

  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你做乖孩子,也是有特权的;只是不像这个孩子一样,而是另外一种特权,叫做“到处都受人欢迎”特权。

  女儿秧秧也是这样的乖孩子,她的教养就的的确确给她带来了回报。

  秧秧很有礼貌,每天早上进幼儿园,从保安开始一路打招呼到老师那里。平时带她出门,如果有陌生人帮她开门,她都会大声说一句:“谢谢叔叔。”因为这样,她每天 上幼儿园 ,都会获得幼儿园老师由衷的欢迎,甚至连校医都非常喜欢她。

  我很为秧秧的惹人爱自豪,这也算是一种“特权”,对吧?更重要的是,这是她靠自己的魅力获得的,并不用我为她争取。

  有些家长总觉得,我的孩子如果太老实、太有教养,跟别的小朋友一起就吃亏了。真的会吃什么亏吗?不过是暂时少玩几次玩具、少吃一点零食吧?根本算不上什么真正的吃亏。就像那个有专人陪伴的孩子,难道老师就打心眼里喜欢他吗?他这样下去,上小学也能有人给他单开课堂吗?或者不说那么远,就说眼前,他这么不合作、不合群,是不是失去很多活动和锻炼的机会呢?

  所以,明白“做好孩子”的意义,对孩子来说很重要。这个意义,我觉得就是成为一个聪明、健康并且受欢迎的人。这样的特权,每个孩子都能够拥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