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十六讲(文字讲稿)

 lin-lian 2015-09-10

欢迎关注“国医周水金”。这是79内容。如果想每天收到中医好文,可以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九江中医院周医生健康咨询微信zsj120120

导读:本文是中医励进会杏林学堂“微信免费学中医”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十六讲内容。如想参与微信直播学习,请先加周老师微信号:zsj120120,注明听课。讲课语音录音请在周老师的微信查看


作者与主讲人:九江周水金//语音整理:南京董舟//文字整理:黎世红、连远环 校稿:刘琼


各位学员,大家晚上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来进行《中医基础理论》第二十六讲。第二十五讲我们讲了基本病机的阴阳失调的部分内容,今晚我们继续学习基本病机的阴阳失调的后一部分内容和气血失调的部分内容。

阴阳格拒。阴阳格拒是指阴或者阳的任何一方非常的偏盛,它独占了我们的身体的内部,然后把对立的一面的阻在外面了,我们看到外面的部分和里面的部分的刚好是相反的。这就是所谓的寒热真假的病理变化。阴阳格拒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阴阳格拒主要是由于阴或者阳的一方偏盛至极,或者一方极度虚弱,因而使盛的一方壅遏在体内,将另外一方的排斥在外面,迫使阴阳之间不相维系导致的。阴阳格拒表现出来的是真寒假热或者真热假寒的复杂的病理现象。

①阴盛格阳。阴盛格阳又称为阴极似阳,是由于阴寒盛极在内,就是说体内阴寒性的病机非常的强盛,就逼迫我们的阳气浮越在外面,然后形成的内寒外热的病理变化,也就是所谓的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因为阳在外面,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是热性的,但事实上体内是极寒的情况,所以叫真寒假热。阴盛格阳的病机特点就是阴特别盛,阴盛是真实情况,而阳盛的是假象,所以说它的本质是阴盛,假象是阳盛,病变的性质的为真寒假热,表现出来的症状为阴盛格阳症,又称为真寒假热证。它的基本病机是要么阴特别盛,要么阳特别虚。阴盛格阳怎么形成呢?一般是身体向来就比较阳虚的,或者是生病时间久了导致身体的阳气非常的虚弱,发展到严重的阶段,阴盛特别的重,然后把阳气格在外面,这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原因。如虚寒性的疾病发展到严重的阶段,它除了有阴寒过盛的四肢逆冷、下痢清谷、脉很微细的症状外,看到的状况是反而不怕冷了,但一般这种不怕冷但又想加衣服,且面颊泛红的假热的现象。这种身不怕冷,面颊泛红,看起来像是热性的症候,但和四肢比较冷、下痢清谷、脉微细的证状,刚好是并见的、相反的。如看到这种情况的角度就要去判断、去分析它,它是真热还是假热,这种情况其实是它不是真热,是一个假象,它是寒已经非常盛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判断失误了,用了清热的药去治疗,那么病情就会急速地往相反的方向走,就会非常的严重。

阴盛格阳在中医里的又分了两种,有格阳和戴阳的区别。格阳是指里面非常的寒,外面热,就是真寒假热。阴盛格阳于体表人反而不觉得怕冷了,本来阴盛人是会觉得冷的。戴阳是下焦是真正的寒和上面的出现假热,阴盛格阳格在头面部,就是脸上泛红。所以格阳和戴阳都是真寒假热证,它的病机都是阴阳格拒。它们区别就在格阳是里面寒外面热,真寒假热;戴阳是下面寒上面是假热的情况。当疾病发展到阴盛格阳的严重阶段,格阳证和戴阳证常常同时出现,只是名称不一样,所以大家知道概念就可以了,不需要分得特别清楚,但这个也是很好分的。

今天讲的阴盛格阳也好,阳盛格阴也好,就是说你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如果由你看到的东西去判断问题,可能这表面上是一种假象,所以大家看病的也像破案一样的要认真的去分析,如果它表现出来的症状相互有矛盾,到底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要结合脉诊、舌诊综合的去考虑问题。如果药物用反了,寒症用了清热的药、寒凉的药,病情就会急促的加重;真热证用了热性的药就是火上浇油,所以说这个非常的重要。而且确实在临床上面,这种真寒假热,这种阴盛格阳或者阳盛格阴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

②阳盛格阴。阳盛格阴是指阳热在体内非常盛,阳气郁闭,逼阴浮越到外面去,形成的里面热外面寒的病理变化,也叫真热假寒的病理变化。阳盛格阴的病机的特点是什么呢?它阳盛是真的,阴盛是假的,它的本质是阳盛,表现出来的假象是阴盛。病变的性质是个真热假寒,它形成的症候为阳盛格阴症,又称为真热假寒证。它形成的原因和刚才讲的阴盛格阳是一样的道理,就是说由于阳热非常的厉害,邪气深伏在身体里面,阳气就被遏制了,郁闭在身体里面,不能透达到外面去。这病变本质是属热的,临床上的症状反而有一些假的寒性的症状出现。像热性疾病发展到非常严重的时候,比如阳明经证的白虎汤证,既有阳热极盛的心胸烦闷、胸腹闷之灼热、口干舌燥、舌红这类的症状,又有阳极失阴的四肢怕冷、畏寒这种偏寒性的症状,病越深,这种症状反而更明显,这种怕冷的症状就是个假象。对这种情况,普通的病人一般是看不到的,偏严重的病人才出现这类的情况,大家要结合舌象、脉象综合的去做判断,就是当你看到症状相矛盾的时候要去判断。当然有这种相矛盾的症状也不一定是阴盛格阳或者是阳盛格阴,还有上热下寒、外寒里热的情况,和这阳盛格阴、阴盛格阳又是另外的概念。

阴阳的转化。阴阳的转化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阴的病理变化和阳的病理变化在一定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相互转变的病理变化。包括由阳转阴和由阴转阳,这种转化在症候上的表现为表证和里证,寒证和热证,虚证和实证,阴证和阳证的互相转化的过程。我们之前讲阴阳的时候也讲过,重阳必阴,重阴必阳这种变化,在病机学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①由阳转阴。由阳转阴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阳性的症候转化为阴性的症候的病理变化。像疾病的本质,本来是阳气偏盛的,当阳气抗争到一定的程度时就向阴的方向转化。比如说急性外感性的疾病,初期可以看到发高烧、口渴、胸痛、咳嗽、舌头红、苔黄等一系列阳邪亢盛的表现,属于阳证,但由于治疗不当或者是说病邪太盛的原因,可能会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怕冷、冷汗特别多、脉非常细微的这种阴寒的危象,这时疾病的本质就由阳转化成阴了,疾病的性质的就由热转化为寒,病理上称为重阳必阴。重阳必阴和阳盛格阴是不同的,前面的这个阳和阴都是真的,后面这个阳为真而阴为假。由阳转阴是由真阳变成了真阴的转化,我们刚才讲的阳盛格阴的情况,它阳是真的,阴是假的,所以由阳转阴和阳盛格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②由阴转阳。同样的道理,由阴转阳也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阴证转为阳证的病理变化。像感冒的初期,出现恶寒、头重、浑身疼痛、骨节疼痛、鼻塞流涕、无汗、咳嗽、苔薄白这种风寒侵袭人体肌表的症状,属于阴证。如果治疗不当或身体体质的原因,可以发展为高热、汗出、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脉数的阳热的亢盛的症候,这种由阴转阳的过程,即重阴必阳,和阴盛格阳是有区别的。由阴转阳是由真阴的症候转化成真阳的症候,不存在真假的问题。阴盛格阳又是另外一种情况,阴盛格阳中阴邪是真正的病机,是真实病理状态,阳的一面表现出的症候是虚假的症候。所以说这两种概念是不一样的。

亡阴和亡阳。

①亡阴证我们又称之为阴脱,是指身体里面阴液大量的流失损耗,导致阴液功能突然衰竭,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不管是亡阴证也好亡阳证也好,一般是在非常危重危急,已经到生命出现危险才出现的病理变化。亡阴的病理特点的是阴液脱失了,阴虚非常的厉害,病变性质为虚症,而且有热,表现出来的症候称之为亡阴证。在这疾病的过程中的肌体阴液发生突然大量的消耗和丢失,导致人体全身功能的严重衰竭,出现亡阴的变化。一般来说亡阴是由于热性的邪气非常的严重,留在身体里面大量的耗伤了身体里面的阴液,也有可能是其它的因素大量的耗损阴液,比如说大出血导致的亡阴。临床表现一般可以看到汗出不止,就是汗像流水一样的一直不停的在流,这是很重的病了,都是在疾病的最后阶段。大量的出汗,这种汗是比较热的,而且比较黏,肢体偏温,病人的喜欢喝冷的饮料、冷的水,身体的比较干瘪、皮肤皱褶、眼眶深陷、精神烦躁、昏迷、谵妄、脉细数无力或是洪大按则无力。同样的由于阴液和阳气的依存互根关系,阴液亡之以后阳气就无法依附了,阳气就会涣散,浮越在外面。所以亡阴可以迅速的导致亡阳。阴亡了以后,阳会随着阴一起脱掉,导致阴阳俱亡,人的生命的就会终结。

②亡阳证也称为阳脱,是身体阳气大量的亡失导致阳气功能突然的衰竭,也是生命垂危的病理变化。亡阳的特点是阳气脱失,阳虚的非常的厉害。病变的性质一般偏虚偏寒,它所形成的证候称为亡阳证。亡阳证一般见于邪气非常盛,正气不能抵挡这种邪气,阳气突然脱失;也可见于身体比较虚,正气不太够,容易疲乏的人。或是用药物使我们大量的发汗后,汗出的太多了,阳随着阴一起泄出去了,也会导致亡阳证。还有慢性的疾病,时间久了,耗伤阳气太厉害也可以导致阳气的严重耗损,出现虚阳外越。亡阳证在临床上多表现出大汗淋漓、手脚冰凉、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至昏迷、脉非常细微,就感觉快没了,这样一派阳气欲脱的证。阳气和阴气本来就是相互依存的,亡阳厉害了阴气也会跟着一起消耗掉,会出现阴阳双亡的情况。

不管是亡阴也好,亡阳也好,到了最后阶段都会出现阴阳双亡的情况,这种情况就表示人的生命就结束了,就没有办法治疗了。亡阴和亡阳的关系,亡阴和亡阳在病机和临床的证象这方面虽然有所不同,但由于机体的中的阴和阳中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如果阴亡了,阳就没办法依附了,阳亡了阴也没有办法化生了。所以说亡阴亡阳到最后都会导致阴阳双亡的情况。最终会导致“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活动中止,最终出现死亡的状态。

我们简单的来梳理下,我们之前讲的邪正盛衰重点是在揭示疾病是虚的状态还是实的状态的病理机制。25讲和26讲讲的阴阳失调主要是解释疾病是属于寒性的还是热性的病理变化。所以邪正盛衰和阴阳失调揭示的疾病方向是不一样的,一个是揭示疾病的虚和实,一个是揭示疾病的寒和热的病理机制。阴阳失调的病机是以阴阳的属性,阴和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理念来分析,综合的阐述肌体一切病理现象的机制,因此在阴阳的偏胜和偏衰之间,亡阴和亡阳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阴阳失调的各种病机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病情的进退和邪正盛衰等等的情况变化而变化的。

我们全面来看看阴阳失调的状态,我们讲了五种状态,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换和阴阳亡失。阴阳盛衰有偏胜和偏衰的两种情况,偏盛有阳偏盛和阴偏盛,偏衰有阳衰和阴衰。阳偏盛就是阳盛则热,阳盛则阴病,它的病理属性是属热属实的情况;阴盛则寒,阴盛则阳病,它的病理属性属寒、属实;阳虚则寒,病理属虚证属寒证;阴虚则热,它的病理属虚属热。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阴虚为主,阳虚次之;阳损及阴,阳虚为主,阴虚次之。其实都是阴阳两虚的状态。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就是一种真寒假热的情况。阳盛隔阴,阳盛于内,格阴于外,是真热假寒的情况。阴阳的转化。由阳转阴就是重阳必阴,热及生寒;由阴转阳就是重阴必阳,寒极生热。阴阳的亡失。亡阳,阳气外脱了;亡阴,就是阴津耗竭了,最后都会出现阴阳离决的情况。这就是我们讲的阴阳失调大概的总体情况,就是这些类型。

我们再来看一下气血失调。因为气和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两大的物质系统,是我们人体的脏腑经络的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而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又有赖于脏腑功能的生理功能正常,因此在病理上脏腑发病必然会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而气血的病变也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失调是从气血的异常,气化过程来揭示疾病的病理变化的规律和本质。气血失调的病理变化虽然以气血来称呼,但是也必然表现出寒热虚实的性质,它的具体的病理变化,又总是以脏腑气血阴阳失调的形式表现出来。

气失调。气失调是气的生成、运行和气的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变化的统称,包括了气的生成不足,或者消耗太多,或者气的运行的失常,以及气的生理功能的减退,具体的表现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气闭、气脱等这类的症候。

①气虚。气虚是什么呢?气虚是指我们身体里面真气的虚弱而导致的全身或者是脏腑功能的衰退的病理变化。气虚的病理特点是真气虚弱、功能衰退。病变的性质是虚但是没有明显的寒像,或者是虚有很轻微的寒像,但是不明显,以人体脏腑功能的衰退或低下、抗病能力下降的具体形式来表现出来的。说得更简单一点,所谓的气虚,分为肺气虚、心气虚、肝气虚、肾气虚、脾气虚,各脏器的气虚或者全身的气虚。气虚其实就是脏腑的功能明显的减退的表现,就称为气虚。它是没有明显的寒热的区分的,就是没有明显的寒症或者热证的,只是表现出来脏腑的功能减退,以人感觉疲乏、整个抗病能力下降的形式表现出来。气虚主要表现在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以及肌体抗病能力下降这些方面。

气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要么是先天不足,要么是后天养护出现了障碍,后天失养,或是脾肺肾功能的失调,都可以出现,也可以因为劳伤过度,久病耗伤,年老体弱所导致的。气虚的证多见于慢性疾病患者、老年的患者、营养缺乏的患者、还有疾病恢复期以及体质比较弱的人。临床症状的特点是少气懒言,不怎么愿意说话,疲倦乏力,感觉到非常的疲倦,还总是感觉身体没劲,脉比较细、比较软、没有力的特点。这是气虚的一个临床主要表现,大家一定要记住的,就是刚才讲的几句话,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脉细软无力这些症状。

各脏腑的气虚的特点又和各脏腑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像肺气虚的特点是主气的功能出现衰退的情况,因肺是主气的;心气虚的特点是会出现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特点,因心主血脉和藏神。以此类推各个脏器都是这样的特点。脾胃气虚,运化、消化食物的功能就会减退,还有中气下陷的情况。肾气虚的特点就是藏精、生殖和气化、纳气功能的衰退过程。

气虚主要和哪些脏器有比较直接的关系呢?之前我们是讲过的,因为肺是主一身的气,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脾肺的气虚直接会影响我们元气的生成,所以临床上所谓的气虚,一般是指脾气虚和肺气虚以及脾肺气虚这些情况。

气虚和阳虚的鉴别:气虚和阳虚虽然都是我们脏腑功能活动衰退和抗病能力的减弱,但是气虚是指单纯功能减退,而阳虚则是在气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阳气的虚少,主要的区别在哪里呢?气虚是虚,但是没有明显的寒像,就是没有明显的偏寒性的症候,比如说怕冷的症候,而阳虚是在气虚的基础上有明显寒像,比如说怕冷、喜欢温性食物和饮料之类的症状,这是气虚和阳虚的区别。

②气陷。气陷一般是称为气虚下陷或中气下陷,是气的升举功能出现了异常。我们在讲气的时候讲过,就是气有往上托举脏器的功能。如果气虚托举的功能就不行了,它就会往下坠,本来它应该往上升的,反而出现降的病理变化。气陷的特点就是气虚而出现升举无力,应升反降的变化。就是在气虚的基础之上,出现了升举无力,本来应该升的反而降的病理变化就是气陷。气陷一般是从气虚发展过来的,是气虚的病机之一。像脾本来应该是升的,如果脾气虚就容易导致气陷,这种气陷是指中气下陷。气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气不足,由于脾气虚弱,升清之力不足,无力将水谷精微输送到头目,使头目因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耳鸣、疲倦乏力等;二是中气下陷,由于脾气虚弱、升举无力气机向下走,就会出现内脏下垂的情况,比如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子宫下垂的这类情况。我们就会感觉到腰部腹部比较胀,感觉往下坠,总是想上厕所,以及说话胆怯乏力,语音比较低,脉比较弱、无力。

通俗地讲,气陷就是在气虚的基础上,出现往上的力度不够反而往下降的反常情况。气往上升有两个作用:一是固定我们的脏器。如果固定能力不强的话,脏器自然就会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脱肛、包括子宫下垂这类情况;二是可以把我们身体的营养、气血输送到身体上部分。如果往上升的功能不行的话就会出现上部头面部供气、供血的功能出现障碍,出现如头昏、眼花、耳鸣、疲倦、乏力这类情况。我们现在讲的气陷是脾气作用的一个减弱,往下坠的情况,就是脾气陷,临床上诊断是中气下陷。大家记住了,常见的各个脏器的下垂,一般用补中益气汤,如果是头面部的气血供应不足的话,摸脉的话寸脉是非常弱的,气上不去,还是用补气往上升的药物,也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或者是其它往上升的处方。在清末明初的时候,出了一个非常有名的医学大家叫张锡纯,他在他的《医学中衷参西录》里面,提出了一个新的气陷的概念,叫做大气下陷,也就是我们胸中的中气下陷情况,主要是肺气下陷情况。刚才我们讲的是脾气下陷,这个是张锡纯提出来的一个肺气下陷的情况,他创立了一个处方叫升陷汤,这个处方由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这些药物组成,治疗这种中气下陷的证型,这种证型主要是肺虚加上肺气往下降的,降得太过了往上升得不够的,一个病理变化。它临床上症状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气短不足,或是说要努力呼吸,出现气喘,这种症状是比较严重,或者是说我们胸部非常满,感觉心脏跳动不灵,怔忡,还有出现神昏健忘,脉象沉迟微,这种大气下陷其实就是我们胸中的这种气往下陷的一个情况。这种病人是非常常见的,记得去年的10月份,接诊过一个病人,他有明显的脾的中气下陷情况,又有胸部大气下陷,就是肺气往下走的情况,相当于肺和脾都虚,然后又有下陷的情况,是两个合在一起,开始用的是补中益气汤效果不理想,后来在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了张锡纯的升陷汤以后,病人的症状就得到明显的改善。所以说,这二种下陷的情况有可能会同时出现,也可能出现一种,大家一定要全面地去分析和认识。

我们前面讲的脾虚、脾气虚这种中气下陷的情况主要是二种方面的表现:一个是脏器下垂,一个是头昏眼花耳鸣,气血不能往上送的情况。下面讲的这个张锡纯提出来的大气下陷的这种是气喘、呼吸困难,又有气虚的症状。所以这二者还是比较好区别的,一个是表现在肺的这块,另一个表现在脏器的稳固性的状态和气血往上输送的这块,所以说还是有区别的。

③气脱。气脱是由于气虚非常严重,气的固涩的作用出现障碍,气往外泄的病理变化。气脱的病机特点是气不内守,往外脱出去了。任何原因引起的正气的大量消耗,都可以出现气脱的情况。比如说,邪气非常地旺盛,突然伤正气伤得很历害,或者说慢性疾病长期消耗了身体的正气,或大汗、大出血,或呕吐下泻非常地剧烈这种情况,气随血脱,气随精脱,导致我们脏腑功能极度的衰退,真气往外泄,出现非常危重的病况,像之前讲的亡阴亡阳,包括气脱都是危重的情况。临床上特点是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眼闭嘴开、全身瘫痪、二便失禁、脉非常微细。不同脏器出现的虚脱是不一样的。心气虚脱出现心神不悦、脉微细,就感觉快没了。肝气虚脱就出现这种看东西昏蒙,看不清楚,四肢出现抽搐。脾气虚脱的话,就出现肌肉大脱、拉肚子不止,非常消瘦。肺气虚脱出现端坐呼吸,非得坐着呼吸,如果是躺着是没办法呼吸的,鼾声如雷。肾气虚脱出现诸液的滑遗,包括遗精、遗尿,大小便失禁、呼吸困难等。如果是阴气暴脱的话,出现皮肤打皱、眼框下陷,烦燥不安。如果是阳气暴脱的话,出现冷汗,像流水一样,四肢出现非常冰冷的一种情况。

④气滞。气滞是指气机的运行阻滞所导致的病理变化。气滞的病机特点是气的运行不通畅,出现停滞,它的病变的性质属于实性。气滞一般认为是情绪出现不舒畅,再一个是由于病理性产生的阻碍气机,包括痰,湿,食积,瘀血等这类,或者脏腑功能出现的一个障碍所导致的,还有一个是气虚,气比较虚了,没办法去运行了,导致气滞。气滞的特点是什么呢?一个是闷,一个是胀,再一个是疼痛。在胸部表现的是闷,在腹部的表现是胀,因为不通畅,会出现疼痛的感觉。中医讲疼痛就两种情况:一种是不通则痛,一种是不荣则痛。我们之前已经讲过气的运行跟肝的疏泄,肺的宣降,脾的升清,胃的降浊,以及肠的泌别传导都有关系,所以气滞和这些脏腑功能失调也有直接的关系,大家可以看看课本,这方面有一个更详细的表述。

气滞和气郁是有区别的,需要大家注意,气郁是情志不舒,气机郁结的一个病理变化。气郁的病机特点是气郁结,不能够发散,结在那个地方,它的病变性质和气滞都是属于气机不畅的一个范围。气郁和气滞的区别:气郁是气郁在那里,不能散开,气滞是气滞在那里不能运行。它们的症状的区别是:气郁的症状是情志比较抑郁,这是气郁的一个主要表现,即郁郁寡欢,非常不爽、闷闷不乐的一种情况。气滞的症状主要是胀满疼痛。这是它们的一个区别。气滞还会出现一些相应的、附带的病变,因为气行血才会行,气滞就会出现血瘀的情况,就是经常会有气滞血瘀同时出现的情况;气行水才会行,气滞也会水停,所以气滞可以引起血瘀,水停,形成瘀血,痰饮,水肿这种病理的变化。

⑤气逆。气逆是气机升发得太过了或是下降得不够,而出现往上逆的病理变化。气逆的病理特点是气机上逆,气机横逆。病变的性质有虚实寒热的分别,可以和病因里面的七情内伤相互参考去看。与刚才讲的气陷刚好是相反的,气陷升得不够,气逆是降得不够,拼命往上冲,冲到头部就头晕头胀,眼睛胀之类往上冲的情况。气逆一般跟我们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或是饮食寒热吃的不对,影响脾胃升降功能,或是体内痰浊阻碍了气机上升下降的情况。最常见存在于的脏器是肺脏、胃脏和肝脏。肺以降为顺,如果肺气往上逆,就出现咳嗽情况。胃气也是往下降的,如果往上逆,出现恶心、呕吐、喛气,打嗝。肝是主升的,如果肝气上升得太过了,表现在头部,头胀痛、面红目赤,容易发脾气。肝主动、主升、藏血,肝气上逆的时候,血随着气会一直往上冲,会出现咳血,吐血,甚至脑出血这类情况。胃气上逆也会出现这种出血的情况。一般来说气逆是实证,但是也有虚证。像肺气虚,本来是应该降的,肾气不能纳气,使命往上冲,出现咳嗽,呃逆,气喘的情况。像胃虚,本来是应该降的,降的能力不行了也往上冲,这种是因为虚才出现的气逆。但是大部分气逆是一个实性的病证。

⑥气闭。气闭是气机闭塞了,真气往外出的作用受到阻碍,导致脏腑功能异常的病理变化。气闭的病机特点是它的气不外出内闭了。气闭的病变性质也有寒热虚实区别。气闭一般是风、寒、湿、热、痰浊这些邪毒深陷在我们的脏腑,或郁闭在我们的经络里面,导致某一窍不通畅,出现气闭。心气内闭会出现谵语、癫狂,说胡话、人神志不清。胸部、肺部气闭,出现胸闷、声音很粗、嘶哑。膀胱气闭出现小便不通畅。大肠气闭出现大便便秘。经络气闭出现关节疼痛。像刚才说的风、寒、湿、热、痰浊这些,还是因为有实性的邪气阻碍了气的运行才引起气闭,导致了这种不通畅的情况。

我们再来看一下血的失调。血的失调主要包含了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和出血这些病症。血虚是由于血液亏损、功能减速、脏腑经络失养,所导致的病理变化。血虚的病机特点是血液亏虚、营养失职。它的病变性质是虚证没有热象,或是虚有热象,但热象不明显。血虚形成原因,一是失血太多,比如吐血、外伤出血、月经出血太多;二是血液生成不足,如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比较虚弱,化生不足,导致生成血液物质减少;三是生病时间比较久,消耗得太多,耗散了我们的血;四是因为血瘀,瘀血阻滞,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导致我们全身的血虚。

大家可以联系一下之前讲的血的一个基本生理功能,当这些功能出现异常以后会出现什么症状?如果大家学好了的话,是完全可以推论出来的。因为血主要和心脏、肝脏、脾脏和肾脏有直接关系,心主血,肝藏血,脾为气血生化源泉,肾精能化血,所以血虚跟心肝脾肾这些脏器功能失调是最为密切的。

我们来看血虚和阴虚的一个区别。血虚和阴虚都是阴血不足的一个情况,但是血虚是虚没有热象症状,阴虚是虚又兼加有热象症状,所以二者在病机上是相互有关系又有区别的。

①血瘀,是由于血瘀运行迟缓、凝聚或停滞的一个病理变化。血瘀的病理特点是血行不通畅而停滞。它的病变性质是一个实性的病证。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所以血瘀一般是因为寒性的病邪引起的比较多。血瘀是由于瘀血内阻,运行不畅 ,要么是气滞导致的血行受阻或是气虚使血液运行迟缓,或痰浊阻碍了经络脉络,或寒邪进入血里,血寒凝结,或热性的邪气进到血里面,煎熬血液使血液浓度太高,出现瘀血的情况,这是血瘀引起的一些原因。甚至血自身瘀结以后,又形成了新的瘀血情况。所以说瘀血是血瘀的一个病理产物,而瘀血形成后又可以阻碍经络,又成为血瘀的另一个原因。瘀血和血瘀是二个不同概念,血瘀是指血运行出现障碍,出现停滞的病理变化过程。瘀血是血瘀停滞以后形成的一个病理产物,形成的一个血块,这个叫瘀血。瘀血阻滞在我们脏腑经络这些地方的时候,因为使气机不通畅,就会出现不通则痛的情况。所以说血瘀的主要一个症状是疼痛,而且这个痛是固定的,一般来说用温性或寒性的东西外敷是不会变化的。再一个是时间久了它可以出现肿块,郁在那里,就是中医里讲的癥瘕的概念。瘀的症状可以看到面色黎黑、肌肤甲错、沉实紫暗、瘀斑等,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们之前讲的病因学里面瘀血相关内容。在我们临床看病里面,血瘀一般和气虚、气滞、血寒、血热这些病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就是说血瘀不会单独出现,有相应的一些病因出现。一般我们分析它的病因的是二个,是气虚引起的还是气滞引起的,是血寒引起的,还是血热引起的,根据这些病因去治疗它。

②血热。血热是热入血分,血热妄行所导致的病理变化。血分是在温病学里会讲的一个概念。温病里讲卫分、气分、营分、血分,也就是卫气营血四个病理状态,血分是最后一个状态也是最严重的。这个阶段病变会累及到心、肝、肾、血脉这些脏器和相应的器官。到后期出现非常严重的症状,如动血耗血、郁热内阻,病变以身体发高烧、神昏、神志不清楚、出血,癍疹、舌质绛红这些为临床特症。简单来说就是血里面热性邪气太重了,热性邪气一重就会发烧,然后心烦意乱到最后就神志不清楚、说胡话、皮下会出血、舌头非常深红色的情况。这是温病学里卫气营血四个阶段里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阶段的一个病理情况,我们称之为血热。血热灼伤脉络就容易出现出血的情况,容易耗、血耗伤我们身体精液,然后出现口干、伤阴这些类型变化。

③血寒。血寒跟血热是相反的,就是血分里有寒,寒性收引使血运行迟缓,甚至出现血凝滞在那里不通畅的一个病理变化。血寒的病机特点是血行比较迟缓或是血液完全凝滞了。它的病变性质是寒性的,也有虚实的区分。血寒多因寒邪侵袭我们的身体,或者是我们的身体阳气比较虚导致内寒,前者外邪属于实证,后者阳虚内寒属于虚证。它的表现特点是手足的麻木、冷痛,胸部和腹部的冷痛,如果温敷,比如热毛巾敷就会症状减轻,像女孩子的月经不调、痛经就是这种血寒情况。女孩子的痛经,要么是月经前后吃了冰凉的东西,外来的寒气直接使胞宫受凉 ,或穿衣太少了,外面的寒气直接从的阴道灌入宫体,出现实性的寒性,这样是一种血寒的情况。另外一种是部分女性身体偏阳气不够,阳虚导致的虚寒情况。这二种情况都可以导致女性宫寒,出现痛经,或月经来的时候凝结成块,这个时候用热毛巾敷一下肚子或是艾灸一下腹部都可以缓解症状。

④出血。出血的病机特点是血本来是脉管里面的,从这个脉管里跑出来了,这个一般来说是火气比较旺火气上逆,要么热性邪气比较重迫使我们的血不走正常路,从血管里跑出来,要么气虚不能固摄我们的血液,或瘀血停滞那个地方阻碍了通行把血管挤爆了跑出来,再一个是由于外伤损伤血管导致出血。出血的症状是非常常见的病理改变。由于出血的部位、出血的量,还有出血的原因不一样,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是不完全一样的。一般来说,出血很多可以导致血虚气弱,发展成为气血二虚,从而加剧脏腑功能的减退。经常可以看到的出血有,肺出血的咳血,胃出血的呕血,鼻出血的衄血,阴道的出血,子宫功能性出血,月经淋漓不尽的出血不止的出血,外伤的出血等。出血有好多种,它表现的症状也不一样的。如果血出得不多,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如果血出得比较多,症状就比较明显,如大量出血出现颜面苍白、嘴唇发白,指甲发白、人乏力、怕冷的情况,所以说出血的症状跟出血量有很大的关系。

今天讲的是病机,基本病机里面阴阳偏盛的一部分内容和气血失调部分内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大家可以把课本再好好地看一下,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

下一讲把气血的关系失调的还有一部分内容再接着讲完,接着后面的一部分内容。中医基础理论的内容快结束了,大家好好地反复地把之前的内容看一下,再预习一下或是说再看一下这个讲稿,或听一下之前讲课的录音,这样的话加深印象,前后最好能够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掌握它,你掌握好这些内容,学习后面的内容就更加简单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