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家养生:能操控身体器官的人

 东方竹马 2015-09-11

多中医高手绝学请戳蓝色字体 ??




小二导读

夜深人静,思绪平息,器官,便开始说话,你听懂了吗?今天,和大家分享田原老师与道医谢泓瑶的对话,让我们学习一种方法,和自己的器官“对话”。


采访人|田原 受访人|谢泓瑶


田原:身心合一一直是中医所提倡的,您怎样理解“心、身、灵”呢?

谢泓瑶:“身”这个层面,大家比较能够理解,吃药也好,吃食物也好,还是练一些功法也好,这些道家都有很多好的养生方法。

“心”的层面,也就是心理层面。在道家养生里边,其实有一块是“养性情”,养五脏六腑的情志关系,在道家里边有一些专门的方法。这一块其实就类似我们现代所讲的心理健康。

还有一块,就是所谓“心灵”的健康。我们以前传统文化里边也有,从现代的说法来讲,你把它认为是价值观也好,人生观也罢,其实在道家的理论体系里边,远不止这些东西,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比如说人跟自然界的和谐相处,怎样充分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相关能量,达到人性和人的敏感度各方面的提升。像我们做的一些禅修的(话)课题,静坐的(话)课题,还有内观的(话)课题,包括我的师傅在做癌症治疗的时候,会用一些道家观想的方法,和器官进行对话。

田原:人和自己的器官说话,感觉障碍很多。非常不容易实现。可以捕捉到一些特殊的信息?

谢泓瑶:他一定会有另外一个声音(身心)出来,可以捕捉到一些根源性的问题。这种问题可能不仅仅执着在肉体层面——肉体上的健康与不健康,它还有其他层面信息的改变。每一个层面在道家的体系里边,对应有非常多的方法。而且道家的很多方法,是一个方法贯穿“身 . .灵”这三个层面的,就看你做得到做不到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打太极。很多人都练过太极,如果你太极只做那几个动作,就跟现代人练习健身和广播体操的概念类似。但是真正的太极,我所了解到的信息,按道家的修行来讲,它里边首先有一个意念和气血运转的问题。只有加上了意念,真正的太极练习效果才可以出现。从某种角度来说,就跟心理的某些东西相关联了。

如果你静不下来,你是不可能用到意念的,你也用不好。如果再上升一个层面,在你观想的过程当中,在你的气血的运转过程当中,如果能够产生一些信息的话,这就到了心灵层面。包括道家的经络,很多都是在内观的时候出来的,这是可以实现的。我研究生是学心理学的,学心理学的时候,很多心理学的方法,从西方的角度做的是一些观想,其实这些东西中国传统早就有,只是在表述和运用的方式上和西方心理学有所区别。所以我现在重点就往这个方向走一些。

当然,你到哪个层面,你得做一些基础,比如你心静不下来,你要做沟通是做不了。然后是你身体的敏感度,你身体发出的一些信息,包括自然界变化的信息,你敏感度不够的话,你就不能捕捉到。

田原:这个认识非常好,也是现代人的“顽症”,不净、不敬、不精、不静……其实,我们可以从安静开始,这个不安静一定和欲望有关。

《内证观察笔记》的作者无名氏,我们有过聊天,他从小得了一种严重的骨关节病,也是拜了一位道家的师傅,修炼了一身道家的功夫,把自己的病调好了。他跟我谈过一些道家的修为,比方说小柴胡汤吃了以后,它在某个时段,比如说,肝经旺盛的时候,他发现小柴胡汤的走向,在经络里边如何发光,真气来了以后,先入了肝,在肝里边打了个旋,又到了肺,又到了哪儿,他实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内观。朱良春老先生看过这本书以后,说这个人做到了,他真的做到了,否则不可能写这本书出来。

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感觉自己真是一粒渺小的沙子,你要放下妄我的一切想法和愿望,你才能静下心,读进去。你在那种状态之下,你心静了下来,你自己什么都不是了,可以超越现实生活中“人”的一种束缚。

但是这种东西,在学术界引起过很多的置疑。比如身体这个脏器它还会产药,它产的是黑色的、紫色的药,还是白色的药,或者怎么怎么样的,它们发生了五脏间的关联,真气到这,到那,怎么、怎么走。

谢泓瑶:肯定会有很多人置疑他,但是道家不会。经络最早就是修道的人通过反观内照的方式发现的。道家经典有很多的记载。最简单的,比如说便秘的问题,我跟很多愿意相信的人介绍过一个方法,就是一种观想的方法:从呼吸开始,配合你的脾胃从上往下蠕动。这是一个基本的蠕动,其他什么都不要观想,就专注地观想大肠一节节地往下挤压,你用不了 2分钟,都会有大便的感觉。一般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一些补肾气的方法,补气血的方法,只要愿意跟着做,基本上两个星期,便秘的问题一定会有所改善。

田原:是自己的意念起作用。心念,说一句广告语: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自己这个“主”不动,有些是看起来在动,其实是医生在动,他没动。医生在那边用药,而你自己的心没有动。

谢泓瑶:是的,这个“主”很重要。

田原:比如像老年人的关节疼痛,我们是否可以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跟他的关节去对话,或者用其他什么样的方法?

谢泓瑶:关节的疗愈方法,相对来说要复杂一些。单从饮食的角度来讲,比如说一到刮风天就开始疼,他体内的风邪一定是偏重的,关节怕风,这个时候像天麻,可以拿来炖汤,还可以把天麻打成粉,每天一小勺,开水冲一勺吃下去。这种是食物的补,还不是方剂的补。

田原:天麻是定风的。

谢泓瑶:对,这是外吃的东西。内在来讲,这种病有一种观想的方法,“观想太阳”的方法,这个症状很快就可以拿掉。但必须坚持做,每天三五分钟。这就是道家的一些东西,简单实用。我刚才说的很多心理问题和身体的疾病关系,你去观想的时候,你脏腑的某些部分一定是有感觉的,你也可能看到一些景象:有些是瘀积,一块黑的,也有其他颜色的。有些还会呈现一个面象,如果你够专注,做的深,这个面象还会有声音和你对话。这需要看你静心的程度,静到一定程度,就能听到。这个面象不一定是人的面象,也有可能是动物的面象。当这种面象出现的时候,就需要和它沟通。一边和它对话,一边去感觉:这个面象代表一些什么症状。你跟它沟通的时候,要先接纳、感恩,最后要把它放下。有些是要把它排出去的,有些东西是要把它迎回来。有时候我们身体的一些部分是分离的,就和心理学讲的子人格是一样的,我们需要把他们做整合。

田原:现实的我们也许不完整,可能有一部分是“漂移”的,所以我们身体“病”了,就要把它“迎”回来,这样才能慢慢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这个语言太有感觉了,其实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丢失和寻找的过程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又能不断构建新的体系,那就是修行了吧。

(未完待续)



原创中医:《中医人沙龙》

原创摄影:赵中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