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基础专题系列
本期专题系列为CT基础及应用,此外平台直接输入关键词“诊断报告”“诊断要点”“诊断数据”,即可获得全身系统的CT相关知识。
1、检查前准备
(1)明确检查目的和要求。 (2)嘱咐病人在检查期间保持体位不动。 (3)对增强扫描者,按含碘对比剂使用要求准备。检查前4h禁食。 (4)扫描前去除病人腰、腹部皮带及其他金属物品等。
2、检查方法
(1)平扫 肘关节
体位和范围:俯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上举,手心向上,两侧肘关节尽量靠拢以缩小扫描野。头先进。根据定位片,包括整个肘关节。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腕关节 体位和范围:俯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上举平伸,手心向下,两手尽量靠拢以缩小扫描野。头先进。根据定位片,包括整个腕关节。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髋关节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臂上举,双侧大腿内旋,两足尖并拢。头先进。自髓臼上方1cm向下连续扫描,包括整个髋关节。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骨盆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臂上举,双侧大腿内旋,两足尖并拢。头先进。自髂嵴向下连续扫描至坐骨下支,包括整个骨盆。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骶髂关节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臂上举,双侧大腿内旋,两足尖并拢。头先进。自髂嵴向下连续扫描至坐骨大孔。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膝关节 体位和范围:仰卧位。身体置于床面中间,两手上举抱头,膝关节下略垫高,使关节稍弯曲。足先进。根据定位片,包括整个膝关节。
扫描基准线:横断面连续扫描。
层厚和层距:扫描层厚:3~5mm;层距3~5mm。
窗宽和窗位:软组织窗,窗位L:30~50HU,窗宽W:200~400HU;
骨窗,窗位L:250~500HU,窗宽W:1000~1600HU。
(2)、增强扫描 对比剂:80~100ml离子或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
注射方式:压力注射器静脉内团注、分次团注或加压快速手推团注、分次团注,2~3ml/s。
扫描时间:注射60~80ml后开始连续扫描,必要时在注射对比剂后3~5min作延迟扫描。
扫描程序:参数与平扫相同。
3、注意事项 (1)较小的病灶应在体表放置定位标记。 (2)应注意扫描检查以外部位的防护屏蔽。 (3)增强扫描后,病人应留观15min左右,以观察有无迟发过敏反应。 (4)四肢检查应双侧同时扫描,以便对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所有历史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