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字溯源08:也、乚、乜、它、蛇、地、池、他、驰、弛、施、迆、迤、匜、驼、沱、陀:

 易之缘282 2015-09-11

也:金文字形和篆体字形为,一种带壳(甲)的、身子粗的,尾部细长的,弯曲的虫。所以,也的本义是:一种带壳(甲)的、身子粗的,尾部细长的,弯曲的虫,即一种爬行动物蜗牛。象形。假借此来表示,各种带壳(甲)的、身子粗的,尾部细长的,弯曲的、移动的事物。有时也表示一种爬行动物蛇。

 

乚(yǐ):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匿也。匿者,亡也。象汉字溯源08:也、乚、乜、它、蛇、地、池、他、驰、弛、施、迆、迤、匜、驼、沱、陀:曲隐蔽形。汉字溯源08:也、乚、乜、它、蛇、地、池、他、驰、弛、施、迆、迤、匜、驼、沱、陀:曲见辵部。隐蔽见汉字溯源08:也、乚、乜、它、蛇、地、池、他、驰、弛、施、迆、迤、匜、驼、沱、陀: 部。象逃亡者自藏之状也。

乚(háo):细长的卷毛。

 

乜(miē):眯着眼斜视着。即把上下眼皮基本合上。

 

它:本义也是一种爬行动物蜗牛。甲骨文的字形,头上画着触角。它的异体字:牠。有时也表示一种爬行动物蛇。它与也本义相同。

 

蛇:字形为,它的左边加虫。或它就是表示蛇。蛇异体字:虵。

 

地:边上有石头砌起的,作为保护甲,中间蓄着土。

 

池:边上有石头或砖砌起的,作为保护甲,中间蓄着水。

 

他:本作“佗”。本义:负担。即人背着东西时,背部呈弯曲状。像蜗牛背着重重的壳。又:古代、近代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现代则用于称代自己和对方以外的男性第三者。例,《仪礼.士昏礼》某以非他故。注:“弥亲之辞。”《仪礼.士虞礼记》他用刚日。

 

驰:马快奔时,身子为弯曲状。

 

弛:放松弓弦,身子为弯曲状。

 

施:字形之一,左边“方”为,右上“ノ一”为期面,右下“也”为旗在飘动时的弯曲状。

 

迆、迤(yǐ):弯曲地行走。《说文》邪行也。

 

匜:弯曲状的盛水器具,形状像瓢

 

驼:身体前曲,背脊突起像驼峰:驼背。

 

沱:水湾。

 

陀:倾斜不平。



以下为“也”字的详细解释,摘自网上的《汉典》:

[康熙字典]:

〔古文〕汉字溯源08:也、乚、乜、它、蛇、地、池、他、驰、弛、施、迆、迤、匜、驼、沱、陀: 《唐韵》羊者切《集韵》《正韵》以者切,汉字溯源08:也、乚、乜、它、蛇、地、池、他、驰、弛、施、迆、迤、匜、驼、沱、陀: 音野。语已辞。《说文徐注》语之余也。凡言也,则气出口下而尽。《玉篇》所以穷上成文也。《广韵》语助之终。柳宗元曰:決辞也。

又发语辞。《岑参诗》也知乡信曰应疎。

又姓。明也伯先。

又《刘攽曰》词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读。《杜甫诗》青袍也自公,是也。

又《正韵》養里切,同迤。

又《六书正讹》古文匜字。注详匚部三画。

 

[详细解释]:

    也 yě

    〈副〉

*亦表示同样。如:我高兴,你也高兴;也可以;也是

*叠用,强调两事并列或对等。如:她会打篮球,也会打网球

*表示转折或让步。如:即使失败十次,他也不灰心

*表示委婉。如:我也只好如此

*表示强调。如:也须(也应当;也应该);连老人也干活

*表示选择,还是

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水浒传》

*又如:也是(还是)

 

    词性变化

    也 

    语气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旋见一白酋…英将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呢”、“吗”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史记》

*用在前半句的末了,表示停顿一下,舒缓语气,后半句将对前半句加以解说。对后半句有强调作用

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

 

    常用词组 

也罢、也罢、也好、也许、也…也



厉明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