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蜡肠和葡萄酒 | 费里尼的罗马嗜肉地图

 真友书屋 2015-09-11







在费里尼的现实生活中,对一切吃的要求都成了他电影中那种极致场面的反高潮。我们似乎难以把他电影中的饮食场面和他本人的饮食习惯扯上关系。


1

最富裕也最堕落的罗马式饮宴流水席


费里尼的《爱情神话》(Satyricon)有此一幕:帝皇贵族的流水盛宴,满泻的酒池肉林,吃不尽的珍禽异兽,人欲横流极乐堕落。一整只烤好的猪被端上来,却忘了切割分件,厨子手起刀落,内脏倾泻肠胃四溢。


对我而言,这是罗马饮食或是电影中吃的场面的极致体现:粗暴、拥挤、闹哄、嗜肉、血红、极侈、荒诞,肚满肠肥,最富裕也最堕落,它象征历史上罗马帝国最光荣也最反讽的年代──是彼时世界最大都会,西方霸业的顶峰,却保留最野蛮的饮食习惯。贵族流氓已没区别,如禽兽一样茹毛饮血。乃至我初到罗马,就只知朝着费里尼留下的三个印象去见识:大屁股的胖妞、夸张的面谱,还有穷奢极侈的罗马式饮宴流水席——三者都和肉有关。




是的,费里尼电影画面中的罗马就是嗜肉者的天堂。在自传式作品《费里尼罗马》(Fellini Roma)中最让人吃得发指的,是当主角从乡间来到这过气的世界首都时,迎接他的一场盛大的街头大餐。邻里就坐在住宅旁的街道,露天一字排开十几张桌椅,头上是他们的露台,家人伸出头来向下叫喊,下面是意粉与薄饼横飞,忙乱嘈杂一团糟。据费里尼回忆,这一场戏拍摄时都用上真正的食物,大批群众演员饰演街坊,20个厨师在现场准备。这些群众演员都显得特别饿,以至导演叫停后,他们仍然吃个不停。


罗马,那个被乔哀斯挖苦为“靠展览奶奶的破内袴维生”的城市,如今风光不再,难怪也常令人联想到穷奢极侈的腐朽生活。因吃得太饱,肥肉横生,女人们的胸部与屁股都特别大。


因为嗜内脏,费里尼的罗马也是红色的,不单是贵族与妖姬身上的红布,也是番咖酱汁、红色肉肠,以及呕吐出的葡萄酒。他的电影把这城市的堕落史和食物史融在一起,穿插自己的成长,真假美丑再难分割。


2

Cesarina




在现存最详细有关费里尼的饮食癖好的访问中(一篇1984年刊于《Vanity Fair》的访问)透露了他的习惯和看法。他个人而言最喜欢的几场饮食场面,正是刚才提到的《爱情神话》、《费里尼罗马》两幕,还有《大海航行》(And the Ship Sails On)和《当年事》(Amarcord)。由于费里尼习惯将罗马影城Cinecitta作为其当时最重要的拍摄影棚,所以在罗马往往找不到他用以拍摄电影的餐厅。


一个例外,是宣传《甜美生活》(La Dolce Vita)时,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场地Cesarina,这间今天已成意大利演艺界人士最爱出现的传统博洛尼亚风格餐厅,与费里尼间还有段传奇:话说1936年仍在博洛尼亚大学念法律的16岁费里尼是个穷学生,有天经过路边这餐厅,数下口袋正好够付餐单上的套餐价钱,于是就做一次阔绰客人进去吃了顿餐。却忘记有服务小费这回事。结账时走不了,胖胖的老板娘一脸冷淡走过来对着空气说,没钱的人根本就不配进来吃。最后没收他钱,让他带着羞辱走了。不久,老板娘在街上碰到他,却带歉意道:当日不应这样对他。从此,他成了餐厅常客。


25年后,成名的费里尼在罗马街头把老板娘认出,原来她刚把店开到罗马,但生意一般。于是费里尼就把电影媒体发布会放到餐厅开。这记者招待会常令人想到戏中那一幕,马斯杜安尼演的记者在餐厅派对遇上全程露出半个大胸的女明星安妮塔.艾克伯格,随她夜游罗马,最后上演了经典一幕:她走进许愿池,湿透身,跟随的男人欲火中烧,在水中紧握着既是魔鬼又是女神的肉体问:你是谁?你是谁?──电影的食欲和肉欲难以分开。



Cesarina:Via Piemonte, 109, 00187, Rome

费里尼和各界名流明星最爱流连的博洛尼亚风味意餐厅。




3

Hassler Villa Medici Hotel



关于吃,费里尼该是我所形容的唯心派:并不过于追求繁杂食材做法,而是讲究饮食环境、伴侣以至记忆更多。他喜欢简单但处理得特别好的食物。喜欢汤和米饭多于意大利面。简单如香菜炒蛋、小绿豆、芦笋。葡萄酒则是Brunello di Montalcino、Amarone和Barolo。两款喜爱的pasta,是博洛尼亚做法的lasagne verde al forno和passatelli(由面包、蛋、芝士混和压制,以牛或鸡汤烹调成的面)。好吧,再挑剔些,是“我最爱的risotto是用藏红花调味,在进食前加两滴grappa”。


原英文稿中还有一句很暧昧:“My favorite thing to eat is a woman who has just eaten。”是指爱吃一个女人刚吃过的东西?还是爱吃一个刚吃过东西的女人?反正对我而言,看过他所有电影,费里尼肯定是个色中饿鬼!但同时他补充,吃的气氛,和谁吃,以至母亲的手艺比一切重要。


在那长篇访问中,他特意选择了访问的地点,是可看到罗马景色的Hassler Villa Medici Hotel顶楼餐厅,但不忘补充一句:“这地方景观不错。但那厨房简直stupida!”因他竟被告知,这餐竟然没ricotta。


他最享受看女人进食的神态,“因可凭此了解她对性的口味。当我看到一个女人在啃两片椰菜叶之时,我就会感到怀疑与犹豫。”


Hassler Villa Medici Hotel:

Piazza della Trinita Dei Monti 6, 00187, Rome

靠近西班牙石阶,楼顶餐厅可一览罗马景色。




4

最体现乡愁味觉的是汤


童年记忆与幻想贯彻费里尼的世界,他的父亲老费里尼是位parmasen cheese的销售员,以至童年家中都是该种气味。气味变成不断重返的记忆。除流水宴外,电影中出现最多的,正是恒常的费里尼主题:妈妈的家常菜。他不肯定母亲煮的菜是否最好,因那往往太富个人情怀。但似乎他太太,演员Giulietta Masina那蓝带厨艺毕业证则该有客观好评。


对费里尼而言,最体现乡愁味觉的是汤。“现在很少厨师会注重汤的做法了。但我尤其喜爱那些来自穷苦区域地方小馆所做的汤,比如ribollita, la papa al pomodoro,还有l’acqua cotta──把橄榄油、面包屑、萝卜和洋葱加水烹调。”在他许多作品中,都可见到意大利母亲为孩子准备大碗汤和浓厚的意大利面。


不能天天到乡间小镇寻味的话,就索性把这样的厨子请来为自己私宴下厨。意大利最闻名的“名人的厨子”Mamma Agata就常出马为费里尼备餐,这大妈有两道拿手好菜:亨弗莱·鲍嘉最喜欢的柠檬蛋糕,以及费里尼最着迷的意大利面豆汤(pasta e fagioli)。Mamma Agata后来在拿波里近郊开了厨艺学校,现在已是意大利最出名的一间同类学校──就算不是最好,但面朝大海在近300米的崖边,也该是风景最绝美。


意大利面积不特别大,可地方菜系与烹调风格差异大,往罗马漂泊的人,口味上都想在大城市寻回自己的家乡味。至于有没有罗马风格的意大利菜?或者可能得在费里尼的电影中寻觅──但要说的是,电影中“罗马菜”所指的罗马,已是昔日的罗马帝国,是罗马作为一种文化,而非城市本身了。




欲望散尽,罗马也有淡淡愁。电影一样,定格在每个罗马人心间。


Cinecitta

费里尼大部分电影的场景拍摄场地。




Fontana di Trevi

《甜美生活》经典一幕在此上演。





节选自:《悦食Epicure》2014年3月刊

文| 李照兴 摄影| 唐七 插图| 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