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患上了哪种取悦症?

 昵称27427779 2015-09-11
测验:你有“好人情结”吗?


符合题中所述情况,即得1分。符合答案的个数,即你的总分。


  1. 让我生活中几乎每一个人都喜欢我,这对我极为重要。


  2. 我认为发生冲突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3. 我应该始终把自己喜欢的人摆在第一位,而把自己的需求摆在第二位。


  4. 我希望自己能避开冲突和对抗。


  5. 我常常为他人做得太多,甚至听任自己被别人利用,就为了能让别人不以其他原因拒绝我。


  6. 我需要别人的认可。


  7. 对我来说,接受有关自己的消极情感,这要比表达对于他人的消极情感容易得多了。


  8. 我相信,如果我为别人所做的一切能让他们需要我,那么我就不会被孤立。


  9. 我痴迷于帮助和取悦他人。


  10. 我竭尽全力避免跟家人、朋友或同事发生冲突或对抗。


  11. 在我为自己做任何事情之前,我多半会尽我所能地先让他人满意。


  12. 我几乎从来不会为了保护自己而跟他人对抗,因为我非常害怕激起愤怒或冲突。


  13. 如果我不再把他人的需求摆在第一位,那么我会变成一个自私的人,大家就不会再喜欢我了。


  14. 不管跟谁正面对抗或冲突,这都会让我感到非常焦虑,甚至会令我生病。


  15. 对我来说,即使是表达建设性的批评也非常困难,因为我不想让任何人生我的气。


  16. 我必须始终让别人高兴,哪怕不考虑自己的感受。


  17. 为了让自己值得别人喜欢,我必须随时付出我的全部。


  18. 我相信好人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喜爱和友善。


  19. 我必须满足他人对我的所有期望,绝不让他们失望,即使我知道他们的某些要求是过分的、无理的。


  20. 有的时候我感到,我为别人做那么多好事,似乎就是为了讨好他们,以“换取”他们的喜爱和友好。


  21. 任何有可能会让别人生气的言行,都会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和不安。


  22. 我很少把工作派给别人。


  23. 当我对别人的请求或需求说“不”时,我会感到内疚。


  24. 要是我没能做到随时付出我的全部,我会觉得自己是个坏人。



打分和解释

请参照下面给出的分数,来解释你的取悦症程度:


◆ 总分在16~24分之间:如果你的分数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的好人情结根深蒂固,已经非常严重了。你可能已经感受到,取悦症在严重损害你的情感和生理健康,以及你的人际关系。幸运的是,你目前的痛苦可以成为康复计划中强大的动力,不过,你必须马上行动,治愈顽疾,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过,你必须马上行动,治愈顽疾,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 总分在10~15分之间:如果你的总分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已经有较严重的好人情结了。要打破这种有害的模式,你必须要在它进一步恶化之前,专注、努力地做出改变。


◆ 总分在5~9分之间:如果你的总分落在这个范围,那么你有不太严重的好人情结,你已经对自我亏待倾向有了一定的抵抗力,然而,你取悦于人的习惯仍然有可能威胁你的健康和幸福。你要强化自己的意志力,争取完全摆脱它。


◆ 总分低于4分:如果你的总分低于4分,那么目前来看,你可能只有轻微的好人情结,甚至完全没有。然而,应该警惕的是,取悦症是自我强化的循环,能够迅速地发展,并突然摧垮你对自己生活的控制感。作为一种预防措施,你可能希望事先了解它。





你是哪种类型的讨好症?



为了确定你的好人情结的主要根源,你需要按照三类根源把上述测验项目分成三组,看看自己每组各得多少分。


A,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更多地受取悦于人的思维(或者说心态)控制,请把1、3、5、8、13、17、18和24这8个题作为一组,然后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


B,想知道自己是否主要受取悦于人的习惯(或者说行为)支配,请把6、9、11、16、19、20、22和23这8题作为一组,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



C,想知道自己是不是主要受制于取悦于人的情感(或者说感受),请把2、4、7、10、12、14、15和21这8题作为一组,数数自己选择了多少个“符合”。


得分最高的那个组别,就是给你造成取悦问题的主要根源。



分类和解释


·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思维或心态,那么你就是一个认知型的“好人”


·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习惯或行为,那么你就是一个习惯型的“好人”


·如果你得分最高的组别是情感或感受,那么你就是一个情感逃避型的“好人”


如果你有两个或三个组别的得分并列最高,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取悦症没有唯一的主要根源。对你的取悦问题而言,并列的两类甚至所有三类原因都同等重要。





取悦症的心理要素

取悦症三角形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取悦症的三个心理要素是怎样组合在一起的。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行为、思维和情感是三条边,而且它们彼此互为原因和结果。


例如,强迫行为受畏惧和逃避情绪驱动,并由扭曲的、有缺陷的思维所支持。同样,焦虑情绪可以引发逃避行为,而逃避行为反过来又跟有缺陷的或错误的思维方式有关系。




取悦症三角形可以说明,为什么你在思维、行为或情感上做出小改变,就能让你的取悦症康复过程取得大的进展。因为这三条边是相互联系的,所以任何一条边上的小改变,都将引起整个三角形的改变。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你的取悦症三角形,你就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改变过程,确定改变的主次先后。



认知型好人

取悦症

如果你是一个认知型“好人”,那么你就会陷入沉重的自我亏待心态中,使得自身的取悦症问题一直持续。


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那么驱使你取悦于人的动力就是这种思维定式:你需要并且必须争取让每一个人都喜欢你。你坚持认为,他人的需求必须高于你自己的需求,而你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就是你为他们做了多少。


当你有取悦于人的心态时,你相信讨好能让你免遭他人的拒绝以及其他刻薄的对待。而且,在把苛求的规则、严厉的批评以及完美主义的期望强加给自己的同时,你还渴望普遍的认可。总之,你因思维而陷入了这种定势,如今则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思维康复。因此,你的努力应该首先专注于理解和纠正取悦于人的心态。





习惯型好人

取悦症

如果你是一个习惯型“好人”,那么你就会被迫牺牲自己的需求而照顾他人的需求。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你就会为他人做得太多,几乎从来不说“不”,很少给他人派活儿,并且会变得无力招架、疲于应付。


这些自我亏待、导致压力的模式,既损害你的健康和你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同时还会牢牢控制你的行为,因为它们的驱动力是你过度的需求——你需要每一个人的认可。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那你最好把努力的重点放在理解和打破取悦于人的习惯上。





情感逃避型好人

取悦症

对这一类型来说,取悦症主要是因逃避令人害怕和不安的情感而导致的。如果你属于这一类型,那么你会发现,别说真的跟他人发生有火药味儿的对抗和冲突了,仅仅是有这样的预感都会让你非常焦虑。


你的取悦综合症主要是作为一种逃避策略,意在保护你自己,让你不再畏惧愤怒、冲突和对抗。但是,正如你可能已经知道的,这种策略有缺陷。由于逃避模式会持续存在,所以你的畏惧非但不能减弱,反而会增强。


因为你逃避难以应付的情感,所以你从不给自己机会学习怎样有效地处理冲突,或者怎样恰当地应对愤怒。结果,你非常轻易地把控制权交了出去,交给了那些通过恐吓和操纵来支配你的人。


因此,如果你的取悦症的主要根源是情感逃避,那么你的改变过程最好先以取悦于人的情感为重点。你应该努力克服畏惧,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愤怒及冲突;你的这些努力将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




最后,也可能在你的取悦症中,没有哪一个根源或者说哪一条边更突出。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你的病症而言,取悦于人的心态、习惯和情感就起着大致等同的作用。因此,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方面开始自己的改变过程,效果是一样的。


尽管大多数好人们能在自己的困境中找到一个突出的因果特征,但是你要记住,取悦症三角形有三条边。你渴望并且也必须尽快找到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个令人苦恼的问题。要想有个主次先后地开始你的改变过程,找到最主要的根源是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最终,为了彻底、永久地康复,你需要在思维、行为和情感这三个方面全面解决自己的问题。纠正错误思维,打破不良习惯,克服畏惧情感,从而彻底根治这种难以对付、令人沮丧的取悦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