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批判性思维与作文 余党绪

 昵称503199 2015-09-12

批判性思维与作文    余党绪 

学校教育应该为学生提供两种扫盲,一是“文化扫盲”,一个是“批判性思维”的扫盲。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有逻辑的,但这种经验性的逻辑常常受到利益、情感、心理和环境的干扰,并不总是科学与合理。比如按照日常经验,“眼见为实”显然是个正常的逻辑。但是,“眼见”的未必那是“实”的,因为你见到的可能只是表象甚至是假象。教育就是要引导人们摆脱各种束缚与局限,让自己的思维更理性,更公正。正如卡西尔所说,“人总是倾向于把他生活的小圈子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并且把他的特殊的个人生活作为宇宙的标准。但是,人必须放弃这种虚幻的托词,放弃这种小心眼的、乡下佬式的思考方式和判断方式。”

孔子说:“勿意,勿必,勿固,勿我”,告诫我们要警惕那种主观臆测的、固执己见的、固步自封的、一意孤行的思维方式。佛家也说“勿执”,要“破我执”。“思辨”这个词的由来,就是《礼记》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因此,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是思考者对思维的自我监控,是对自我思维的质疑和“批判”,以纠正可能存在的偏颇和狭隘。

作文,既是思想与感情的表达,也是思维方式的呈现。从文章外显的结构到内隐的思路,从遣词造句到引经据典,表达总是受制于思维方式。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对于写作,意义非同寻常。

下面以议论文写作为例,谈谈批判性思维在写作活动中的运用。

 

审题与立意:问以辩之

关于审题与立意,我喜欢用《易经》名句表达我的想法,那就是“问以辩之”。有人说,作文是带着镣铐跳舞,这句话强调命题的限制;我倒觉得,有一定的限定条件,或许能让我们避免写作中常见的空泛与肤浅。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为什么不能将限定条件理解成那一股“好风”呢?钱钟书先生颇通此道,他将其学术巨著命名为“管锥编”,一则见出自己的谦虚,二也道出了为学的诀窍,就在这“管锥”二字。以管窥天,见之则明;以锥插地,入之则深。正是凭借这“管”与“锥”,才能洞幽烛微。世人皆知放眼望去,却不知此一望,视野是大了,随之而来的却是聚焦不够,见之不明。

命题作为何尝不是如此?看起来是一种限制,实际上却给了我们表达的精确空间。在这里,需要的是思想的精确度、新颖度以及深广度,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泛泛之论,夸夸其谈。

这就需要“问以辩之”的习惯与能力。审题,首先要摆脱思维的麻木与混沌状态。我曾经做过以“细节决定一切”为题的写作教学,多数作文都堆砌各色成功人士注重细节而失败者疏于细节的实例,来证明“细节决定成败”的真理性。殊不知,“细节决定成败”本身的合理性,是需要条件的。倘若大局未定,大方向错了,细节再完美又能怎样?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惰性思维,就是胡适先生所批评的“差不多先生”。

所谓“问以辩之”,就是不要预设态度与观点,让自己的观点都来自材料自身。有些老师喜欢鼓吹“求异思维”“逆向思维”“反弹琵琶”这些审题“诀窍”,这个要慎重。若为求异而求异,若为逆向而逆向,那风险就大了。关键是看材料有没有给你提供“求异”和“逆向”的空间。比如2011年上海卷,关于“一切都会过去”与“一切都不会过去”的话题,如果简单照搬所谓的“求异思维”,就很难凑效。因为它将一对矛盾的命题放在一起,形成对比关系。你怎么求异呢?怎么逆向呢?考生所要做的,只能是将这对矛盾统一起来,做辩证的分析和内在的整合。

求异思维与逆向思维当然有其价值,但要形成合理的、公正的、正确的判断,还必须借助批判性思维。

 请看2013年上海高考命题: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也不尽相同

思维品质的优劣,决定了审题与立意的高下。根据我所看到的学生作文,可将立意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材料说“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那么,错过更重要的事情,当然是一种错误或不足。于是,就告诫人们要总结经验教训,要善于抓大放小,分清主次,抓牛鼻子,纲举目张。这种停留在简单的责备批评的作文,我称之为“检讨式”或“教导式”作文,颇为流行。

第二类,侧重分析人类错过“更重要的事情”的原因。这比空泛的批评高明,比简单的训诫中听。顺着这个思路,可以总结人类面临的诸多限制或局限,比如现实条件的限制,比如情感的束缚,利益的羁绊,眼光的短浅,立场的偏差,等等,都可能让我们失去理性的判断,让我们丧失了对“更重要的事情”的关注,从而失去了把握“更重要的事情”的机会。此立意有了具体的内容,文章就充实多了。

第三类,对此类现象做客观而深刻的哲学思考。其实,撇开具体的人与具体的事,世界上哪个人没有错过“最重要的事情”?换句话说,哪个人没犯过错误,哪个人没有失误?这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局限性。人性总是有缺陷的,既然人人如此,何须?人声讨?人性,可警惕可反思,但不必诅咒。无论一个人多么超脱,多么高尚,多么智慧,他都会有其难以超越的局限性。这种局限可能来自于他的出身,他的教育,他的眼光,他的利益与情感,他的身体,他的环境。伟大如华盛顿,渺小如街头乞丐,他们所短缺的内容有天壤之别,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这一点却是共同的。

鉴于上述理由,从本质上看,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事后诸葛亮”,或者“旁观者清”。当我们身处事件进程之中,当我们处在“局中”之时,我们常常被环境左右。只有当时过境迁或者事后反思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当初的我们是多么愚昧和糊涂。因此,局限是人类的宿命,每个人都只能做彼时、彼地、彼环境下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至于它是不是真的“最重要”,只有在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才能看清楚。

这就是“问以辩之”。质疑,辨析,再质疑,再辨析,从而形成准确的、明确的观点和论点。

这就是审题与立意。

构思与表达:立而论之

写作是一个语言连缀的过程,是一个表达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展开的过程。就议论文来讲,写作过程,完全可看做为自己的立论提供证据和逻辑的过程,目的在于让读者共鸣和信服。怎样说理,怎样展开自己的说理,决定了我们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方法。

比如,当我们谈论的问题由不同的要素组成,或者可以分解为不同方面,或者可多角度审视的时候,可以分条阐述,条分缕析,一个一个要素的解释,一个一个方面或一个一个角度的来。这样的思路平面展开,追求周全,虽然朴实无华,却也严密厚实。这就是“并列式”的结构。

当我们谈论的内容可在不同领域发生迁移,比如从自然现象迁移到社会现象,从科学迁移到人生;或者可以深化,比如从现象进入本质,从形式进入内容,从偶然进入必然,我们可以选择“层进式”的写作思路。这样的思路纵向推进,追求深刻。当然,对思想逻辑的周密与严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也可以在比较中凸显自己的观点。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人类最基本的思维模型,在比较中甄别真伪,校订是非,选择真知,这就是议论文的“对照式”结构。做比较,关键要选择恰切的比较对象和内容,注意“可比性”。将不具“可比性”的事物强行捏合在一起,甚至会误导思维的方向。

文章展开的过程,就是一个“立而论之”的证明过程。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解剖来展示某个道理,这就是“例证法”;或者通过对比或类比,来推断某个道理,这就是“比较论证”。论证方法的采用,取决于我们怎样去说理以及怎样说理才有效力。

教材中还有一种论证方法,叫喻证法。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看,喻证法不能算是真正的论证方法。比喻只能把道理说得更形象,更便于理解,更好接受,但不能证明某个观点的正误。因此,议论文使用比喻,追求的是一种修辞效果,必须辅以其他论证方法,方有说服力。有时候,比喻甚至会遮蔽人的思维。比如“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话,之所以被广泛接受和传播,是因为它将人生比作跑步比赛,强调起跑的重要性,很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但“陷阱”也在其中,因为人生与跑步比赛,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人生路漫漫,起跑线上输了,最终不一定会输,何况人生在世,也未必要与别人比个输赢!

比如徐汇区二模题目:

生活中,人们大多相信自己的判断。其实每个人的认识不过是全景图中的一块碎片,只有承认这一局限,才可能有接近真相的判断。

 承认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才可能接近真相与真理,这是本文所要证明的论点。具体的说,就要阐释“承认人的认知局限”与“接近真相与真理”之间的因果关系。借鉴上述关于2013年作文题的相关分析,人生在世,受到各种因素的遮蔽与魅惑,这些因素干扰了我们的认知与判断,让我们背离了真相,违背了真理。当我们自以为是的时候,反而是受蒙蔽最深的时刻,只有祛除了对自我无知的无知,才可能超越各种束缚与局限。

这是人类认知中的一个最普遍的现象,典型案例很多;正反案例都有,可做比较。提醒一下,我用“案例”一词,是想区别于常用的“例子”。堆砌再多的例子,也不能自行证明观点,“举例子”不能算是一种证明方法。只有通过“案例分析”,亦即阐释例子中所包含的因果关系,并做理论上的分析,才有说服力。

 

从材料到资源:批判性思维的价值

2015年黄浦区二模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岛屿矗立在海上,当茫茫海水退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与大陆紧紧相连。

  这是一道隐喻型、关系型的作文题,思维容量大、思辨性强。“岛屿”、“大陆”、“海水”的寓意是开放的、多元的,写作空间很大。 

由“海水掩盖了大陆与海岛的联系”发散开去,无非就是某种关系被遮蔽了,被扭曲了,被淡化了,让我们忽视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可写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写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但无论写什么,都必须强调原本的那种关系被遮蔽了,我们需要还原真相,认清本质。

抽象的道理往往难以理解,抽象地讲道理更易让人产生晦涩之感。因此,写作文一定要追求“巧”,作文能够四两拨千斤,看似平易却奇崛,才算好文章。用最适合的材料来印证和阐述论点,就是一种“巧”,就是一种“借力”。

在关于“岛屿”的作文中,一个学生以古代隐士为例,就是个很“轻巧”的选择。隐士寄情山水,逍遥尘外,看起来与世隔绝,其实还是不能完全离开社会。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何等优哉游哉。但他依然是社会的一份子。不要说他的吃穿住用离不开别人的劳动,就是在精神上,他何曾完全脱离过时代?鲁迅先生就说,陶渊明做不到浑身“静穆”,他也有“怒目金刚”之时,比如他的《咏荆轲》,不也有一股不满现实的愤愤不平之气?因此,我们不能被隐士们所刻意渲染的那一种超凡脱俗给蒙蔽了。

还有一位以《鲁滨逊漂流记》来印证,实在是太妙了。鲁滨逊,一个人,一座孤岛,二十八年的生存,何以可能?有人认为是靠坚强的意志,有人认为靠能干的双手,但有学生认为,鲁滨逊所以能活下来,且活下去,是因为他有一艘搁浅的远洋船上所载的众多物品。而这些东西恰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亏了这艘船,多亏了船上的那些凝聚了人类智慧与心血的物品,才奠定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的可能。

显然,这个观点非常卓越。其实,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早就说过:

“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往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

马克思的这个论断,解释了鲁滨逊孤岛生存的一个秘密:鲁滨逊原本是个文明人,他的知识、思维方式和行动能力,凝结了人类几千年积累的智慧与能力。与此同时,鲁滨逊所使用的各种工具,也凝结了人类在漫长的生存斗争中积累和创造的文明成果。鲁滨逊从船上运回来的物品,解决了他基本的安全、生活、生产与精神之需。当然,这些物品都来自一艘远洋轮船,小说的真实性也经得起推敲。

 材料的使用关键在于“巧”,这是需要大量的阅读与思考的积累。特别要强调阅读与思考的结合。有人读书也很多,遗憾的是,没有转化成自己的资源,写作时仍然捉襟见肘。只有经过思考,才能将材料转化为写作的资源。《鲁滨逊漂流记》拥有广大的读者,但真正思考与品味过的,有几人? 能够将材料用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一定经过了作者反复的质疑与思索、解释与求证。他阅读的时候一定反复思考过:为什么鲁滨逊能够生存下来?

在写作中,我们常为“材料”而苦恼,市面上也有大量“材料集锦”之类的迎合写作需要的书。但不要忘了,要让材料成为你写作的资源,没有辨析、思考、质疑和整合的过程,是难以转化为写作资源的。

附文两篇,作者均为本人学生,第一篇是徐汇区二模考场作文(得分65),第二篇是黄浦区二模作文题的习作。

 

理性的光辉

何睿宸

理性,是人类精神的光辉。太多的人满足并相信自己的判断,自矜自恃,以为站在峰巅高处不胜寒,实则不过是浩渺太虚中的一粒星子。看不到自己的局限,而狂妄地真理于门外。

轻佻的时代,轻佻的社会。狂热的自信囚禁了我们,让我们忽略了真相的存在。河伯望洋兴叹之时才明白自己的渺小与无知。张骞出使西域开眼界之时,郑和下西洋领略世界之时,才知道所谓泱泱大国,也不过天下一隅。一度以“金钱”与“效率”为准则的我们呼吸今日的乌烟瘴气顿悟当初的自己太过自信,以至于今天痛苦万分。

    人的认识永远有限,倘若不承认这一点,那便是《秋水》中的“井蛙”、“夏虫”与“曲士”。

亚历山大大帝在城中昂首阔步,见到一老翁,衣衫不整,蜷缩在木桶之中,甚是可怜。他走上前去,以威严的姿态:“你好,请问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吗?”那位老人只淡淡地说:“请你走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这位犬儒派哲学家第欧根尼淡淡一语便让不可一世的大帝光芒黯淡。亚历山大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自己如同阳光雨露,无所不能。却在一刻意识到了自己能做的仅仅是还给哲学家一片阳光。

    这一刻他的威严与狂妄散去,他才认识到了自己身为大帝的局限。

人在宇宙中仅如舟芥,我们认知也不过万千碎片中的一块。唯有通过理性的思考,唯有通过知识与探索,人类才得以发展,真相才得以水落石出。

大陆哲学家康德在墓碑上刻下“仰望星空”意在警醒后人,用理性去思考,去探索,寻求真相与真理。他的《道德形而上学奠基》和《纯粹理性批判》以最为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反省自我,才让“康德之前的哲学在他身上汇聚,康德之后的哲学在他身后展开。”理性是人类精神世界的火炬,照亮我们来时与将往的路。理性是一面明鉴,让我们自省,击溃那些盲目的自信和片面的独断。

是的,正是因为理性现代文明才称之为现代。世界上有太多的真相可求,唯有理性的批判思维能带领人类突破生命的藩篱。也正是如此,我们才不妄用自己的判断僭越真理。

这个如蚁附膻而又轻佻的时代,想要让人们放下盲目的自信,以健步拥抱真相的——唯有理性的光辉!

 

余党绪点评:作者的思维品质很高,表达品质也不错。看不到人类认知的局限,狂妄的自信与自负,其实是理性精神的缺乏。文章使用了亚历山大与第欧根尼的故事,但转化为关于自我认识的主旨,很精巧,也很准确。关于康德的那些议论,显示了作者的哲学素养。实际上,作者就是个哲学爱好者,已具备了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素养。

 

 

 

守住这湾海峡

                          陈乔凡

    陆地与小岛隔海望。陆地说:“无论海水有多深,你都与我相,为何你还执意立在海面上,孤零零的?”小岛转过身去,看着远处更加浩渺的大海说:我知道,我注定是你的一部分,但你我之间的海峡让我明白,我也有权仰视海鸥,我也有权寻找灵魂的自由。

    降生到这个纷繁的世界,这个社会所带来的喜怒哀乐就像一根剪不断的脐带,无时无刻不牵引甚至约束着我们。欢乐幸福我们求之不得悲伤愤怒我们躲之唯恐不及,只得任由生命中的一切未知与巧合肆无忌惮地发生,除了无奈接受,我们别无选择。

    然而苏轼的命运何尝不是也充满了无奈与悲哀,他何尝不明白生命的轮回与无尽的宇宙相比还不如“沧海之一粟”?但是,他却选择了“颂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坦然面对生活的未知与局限冷酷的现实与独立的精神世界之间,他用自由欢畅勾画出一道深深的海峡。虽然无法脱离“陆地”的束缚,但这道“海峡”的存在,足以他超脱于大多数人的悲观与阻塞,以达观畅快的心态去享受人生。

每个人理当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可是经由社会的打磨锻造后,更多人变得圆滑、纯熟和老练对孤独的恐惧,对温暖的渴求,对融入多数人的急迫,让我们恨不得插上翅膀飞过那一湾海峡,迅速的回到大陆的怀抱。似乎只有这样,我们才是安全的,才是成熟的。我们忘了,正是那一湾海水,才让我们的天空更遥远。

千百年前,苏格拉底透过监牢的小窗享受生命中最后的几缕阳光。每个人都有权为自己的生命辩护,为了活下去而挣扎。苏格拉底没这么做。即使获得了逃亡的机会,他也没选择放弃,为的是维护雅典法律的权威,为的是忠于他的真理。时至今日,他那侮辱雅典神”定思想已向世间散发伟大的光芒。这只针砭时弊的牛虻以自身对理性和真理的执着抵御了人类卑微的本能对灵魂的干扰。或许人们笑他天真,或许有人笑他执迷不悟,但唯有坚守这片“小岛”,他的精神才得到永生。

    海水退去,我们都与陆地相通。然而,究竟是选择依附于它,还是决心拥有自己的一片大海,由我们自己决定。

    守住你的海峡。 

【余党绪评点:这篇文章首先在审题立意上可圈可点。原材料强调了大陆与岛屿的联系,本文可算是“反弹琵琶”了,但是,她的立意完全来自于材料所设置的思想空间,而非生造或者强行嫁接。守住你的海峡,其实就是要守住你的独立与自由。文章使用了苏轼与苏格拉底的例子,以此阐释和揭示在滚滚红尘之中,保护独特的个性与思想的价值。必须说,一个好的作文命题,让作者享受到放飞思想的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