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会学习吗?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吗?

 桂皮豆 2015-09-1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摘自《大学》

《大学》讨论的是古代教育理论,教我们如何学习,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而无忌哥认为,《大学》的宗旨其实是教我们如何学习光明正大的品德,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都应该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前几日,无忌哥相识了明如老师,听了他讲解《大学》的讲座,感悟更加深刻,所以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多闻微讲堂 · 听明如老师讲《大学》

系列讲座第一讲


学习《大学》之前,先观察三件事:



1
学习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在追求着什么?有人说是“财、色、名、食、睡”,有人说是“利、权、名、色”,有人说是“立德、立功、立言”……,总之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都没有抓住本质。大觉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的人,乃至芸芸众生,虽然所作所为各不相同,但唯一所求都是离苦得乐。


离苦得乐又依靠什么呢?唯一依靠智慧。所谓智慧就是心对世间万事万物的正确了知;智慧的反面,就是通常所说的愚昧,愚昧又分三种情况——未知、谬知、犹豫。有了对事物的正确了知,才能有身口意的正确取舍,有了身口意的正确取舍,才能获得成功,有了成功才会有安乐;反之,如果对事物的了知是错误的,就会有错误的决策,而错误的决策必然会导致失败和痛苦。例如,有人心中有个错误的看法,认为“遇到问题通过发火可以解决”,这个判断在绝大多数场合下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谬见,若遵照这个谬见而行事,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糕。《二规教言论》中也说:“彼亦取舍一切事,须先详细而观察,世间众生之遭殃,皆从未知未察来。”


人的智慧从何而来呢?从学习中来。 “学习”这件事,展开来说就是“闻思修”,也即“听闻、思维、修习”。其中,“学”对应着“闻”和“思”,“习”则对应“修”。智慧是有深浅之分的,通过听闻得到的智慧称为“闻慧”,这是最肤浅的智慧;对闻慧进一步思维得到的智慧称为“思慧”,思慧较闻慧已经有所深入;对思慧进行实践、修习而得到的真实体悟,称为“修慧”,修慧是最深层次的智慧。《论语》中说“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说明了听闻所得的闻慧,如果不通过思维转化为思慧,就不能真实地落实在行动上成为修慧。如果只是听闻、阅读,这只是从字面上了解一个道理,只能“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听闻或阅读之后一定要去思维、琢磨,像《论语》中所说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让“闻慧”变成“思慧”,然后去实践它,才能变成“修慧”。例如,不少人对一些圣贤的道理虽然知道,但却做不到,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圣贤的道理在心中还停留在闻慧的层次,还没有通过思维转化为思慧,因而根本不可能成为修慧。


所以,要想离苦得乐,就必须得到智慧,要得到智慧就必须学习而学习首先要从听闻开始。《涅槃经》云:“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亲近善友,二专心听法,三系念思惟,四如法修行。以是义故,听法因缘则得近于大般涅槃。何以故?开法眼故。”芸芸众生,无一不在追求着安乐,而安乐依赖于如实了知事物真相的智慧,智慧来源于闻思修——也即学习。不学习就会愚昧,愚昧就会非理取舍,非理取舍就会失败痛苦;相反,按照智慧如理取舍就会成功,成功就会快乐!


荀子《劝学篇》中说:“学不可以已。”意思是,学习这件事不可以停下来。又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色从蓝草里提取却比蓝草还要青,冰由水产生却比水还要寒冷;学习之前的你好比蓝草,学习后因为懂得更多了,所以就好比青色;学习之前的你就好比水,学习之后的你就好比冰,因为懂得更多了。又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锯直的木条,用石头一直压,渐渐就会弯曲成车轮,以后即便在太阳下暴晒,也不会回复原样了;同样的道理,将所学的道理拿来不断串习,慢慢就养成习惯了。这样好学的结果,一方面自己内心充满智慧,另外一方面行为与语言也不会有什么过失了。反过来,不学习是什么情况呢?心念、语言和行为都会循着自己原有的恶劣习气蔓延下去,渐渐变得无可救药,所以古人说:“三天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






2
如何使自己具器?



《论语》中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如果一个人不具备学习所需要的基本素质,那么学习这件事也变得不太可能。要想成为一个古人所说的“学者”,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呢?具体来说,有三个条件:一是谦虚不傲慢;二是具备一定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三是勤奋好学。





第一个条件:谦虚不傲慢。谦,就是如实了知自己的不足,如实了知他人的优点。傲,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以为别人不如自己,潜意识中默认自己是世上最优秀的人。王阳明曾说:“人生大病,唯一傲字。”人如果傲慢,就会不学习,不学习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所以王阳明说,“傲”是人生唯一的大病。意思是说,“傲”这个病如果没了,就会虚心地学习;虚心学习了,各种各样的病就都能治好。王凤仪老善人也说:“认自己的不是,找他人的好处。”认识到自己的不是,就会谦虚;找到他人的好处,就会对别人恭敬。佛经里也说:“傲慢高山,不生德水。”高山上留不住水,傲慢的心中留不住美德。《格言联璧》中也说:“见人不是,万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第二个条件:具备一定的观察与思考能力。人的智力生来就是有差别的,人生来是有聪明与愚笨之分的,当一个人愚笨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学习了。佛经中将这类人叫做暗哑之人,暗哑之人是无法学习的。你对他说“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这些字眼,他根本无法辨别。或者干脆“大字不识一个”,只知道吃喝拉撒、睡眠、繁殖这些事情,除此之外,就再也没有其它希求了。对于上面所说的这些人,学习这件事根本无法开展。

第三个条件:勤奋好学。如果一个人学习不勤奋,怕苦怕累,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今天去赶那个饭局子,明天又去茶馆喝茶,总是有忙不完的事情,就是没有空学习。对“道德”没有希求心,对吃穿玩乐却用尽心思,这样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学到什么真正的智慧。如何才能勤奋好学呢?要不断思维愚昧的过患,思维智慧的价值,直到内心对智慧生起强烈的希求心为止。





3
如何学习?




要从听闻而思维,从思维而修习,也即遵循“闻、思、修”的次第



闻思修的整个过程要贯彻“四依四不依”的原则依止老师学习的时候,要依法不依人;依法的时候,要依义不依句;依义的时候,要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了义的时候,要依智不依识。

依法不依人在依止老师的时候,容易犯依人不依法的错误。对法没有什么真正的希求心,对与老师作人情来往很热衷。依法不依人时,无论老师长相英俊或丑陋,出生高贵与低贱,名声大与否,都不去计较,而是只追求真理,只要老师心中有道,就追随他好好学习。有人称某人为老师,但从来没有在这位老师面前听过课,这种称呼只是客气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有真正从某人那里学到了真理,这个人才能成为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老师,不管你自己承认不承认。

依义不依句古人说“文以载道”,听闻与思维的时候要追求词句中的意义,不要死在词句上。我们真正要得到的是文字中的意义,而不是文字本身。一个意思可以用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来表达,例如,可以用古文表达,也可以用白话文表达,也可以用英文、法文、日文表达,词句虽然不同,但意义却可以一样。执着于词句就会变成书呆子、得不到真实的道理。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时,要依了义的说法,不要停留在不了义的说法之上,不了义的说法只是通向了义说法的阶梯。真理是相对的,是有层次高低的。例如,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产生之前,牛顿的经典力学好像是真理。但相对论产生之后,牛顿的经典力学就成了谬误了,只是在物体低速运动时的近似真理,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就不成立了。又如,小乘佛教说世界是由微尘构成的,大乘佛教说微尘也是不存在的,是人妄想出来的,相比之下,大乘佛教的说法比小乘要了义,我们最终要追随了义的大乘,不要停留在不了义小乘。《论语》中有则故事是这样的,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由此可见,“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虽然也不错,但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了义。所以,学习要依了义,不要滞留于不了义。

依智不依识无分别心的如实照见称为“智”,分别心的了知称为“识”。分别心的知都是概念的知,分别心的对境都是自心虚构的总相,因而分别心永远无法认知事物的真相,禅门说“动念即乖”,又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真相只有通过远离分别的无分别心照见。无分别心的知,在儒家叫中庸,在道家叫道,在佛家叫般若。要想了达万法的真相,必须依智不依识。



听闻的时候要断除三种过失:覆器之过,垢器之过,漏器之过覆器之过:就像茶杯反扣在桌上,水倒不进去一样,身虽在课堂,心却不专心致志地听,或根本不想听;垢器之过:就像杯子里有脏东西,水倒进去也不能喝一样,内心有傲慢、寻过、嫉妒等不良动机,所学就不能转化为思慧和修慧。漏器之过:学习的东西转眼就忘了,一点印象没有,就像水从有漏洞的杯子里漏掉一样。 怎样去除这三种过失呢?一是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即佛经里说的“谛听!谛听!”,就能断除覆器的过失。二要端正心态,学习的动机正确,抱着纠正自己、改变自己,而不是为了获得卖弄资本的心态,就能断除垢器的过失。三是学习之后要反复复习,反复思维,这样就不容易忘记,断除漏器的过失。



听闻的时候还要依四种想:自己作病人想,所闻之法作药物想,讲者作医生想,修习作疗病想。这里的病人不是指身体上的病,而是心灵上的病,即内心的贪、嗔、痴。见到好的东西,执著不放,这就是贪;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不高兴,这是嗔;不明白世间万事万物的真相,这就是痴。内心因为有贪嗔痴,就有无数的痛苦,有痛苦就说明有病。无论是儒家、道家、佛家,其教理及实践都是为了去除内心的贪嗔痴。《大学》中说,贪恋一个事物就看不到它的坏处,恨一个东西就看不到它的好处。一个人如果内心不是贪就是恨,认知就会出偏差;认知出偏差,决策就会失误;决策失误就会失败痛苦。所以,我们的内心是有贪嗔痴大病的,对此应该形成定解。有病就要吃药,这个药就是所闻之法,通过闻法就会获得智慧,有了智慧就能治好“贪嗔痴”的病。讲课的人就是医生,因为他给了治病的法药;修行就是疗病,听闻了道理,经过思维,去除疑虑,就能落实到行动上,从而治好心中的贪嗔痴大病。



要选择对自心有救护和改造作用的经典或论典来闻思修。有些发霉的食物是不能吃的,如果吃了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有毒的食品也是不能吃的,如果不小心食用了,迟早都会毒发身亡。同样的道理,是非善恶观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之前,书是不能随便看的。现在是网络时代,各种说法泛滥成灾,但绝大多数言论都是增长人的贪嗔痴烦恼的,对人心不但没有救护改造作用,反而有染污毒害作用,所以选择对人心有救护改造作用的经论闻思修,这很重要。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要想造论,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一、精通五明;二、得到了真正的传承教导;三、获得本尊授记与开许。如果上面三个条件一个也不满足,最好还是不要著书立说,因为以自己愚昧的心所造的论典,是不可能对众生有真正帮助的,以己之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所以,选择圣贤所著的论典学习,这很重要。儒道佛三家的善说,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的智者一致公认对人心具有救护与改造作用,所以,我们要选择这些经典来学习。对于现代人所写的所谓“著作”,阅读前一定要很慎重。否则,不学内心还觉得不错,一学之后就更加迷茫了,或者更加烦恼了,这样的论典最好不要去浪费时间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