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青老师带孩子们做月饼

 昵称Y7V72 2015-09-13

朱青老师带孩子们做月饼

晚上七点左右,我和我家王老师到学校,孩子们看到都主动围过来,又是亲又是抱,好是兴奋。十来天不见,孩子们又长高了呢,个个好精神。
孩子们告诉我们晚上要做月饼,我们也好想体验一下。
在朱青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很有秩序地洗手后进入厨房。我们也很荣幸被允许参与其中。

朱老师一直柔声细语,很有条理地明确分工。几个稍大的孩子配合老师把案板、原料一一摆放好,孩子们按男女生分开排在几案两侧,朱老师站在女生一侧的中间。我们和孩子一样都很好奇,月饼怎么做成啊?
朱老师很有耐心,不管大家心情多迫切,她平静如水地按部就班一一分工。有人炒糯米粉,有人切碎面包,有人捣香蕉泥,有人弄碎爆米花,有人揉事先蒸熟的面团(糯米粉、淀粉、面粉,3:1:1比例,加点白糖,用纯橙汁和匀,上笼蒸二十分钟左右),王老师帮忙打开果酱(蓝莓酱、草莓酱、巧克力酱)。其余孩子静静地观察学习。朱老师自己一边和面一边指导大家工序要点与标准,另外还注意观察提醒大家注意纪律,以及做事的细节。孩子们不时有人向朱老师发问,她总是能一一细致回答,给予鼓励或纠正。她始终面带微笑。
过了十几二十分钟,朱老师和好了面团,孔繁玉炒熟了糯米粉,白杲源做好了蓝莓面包馅料,都育丽等几个女生做好了香蕉泥,赵熙杰接着加工做好了米花香蕉馅料。一切准备就绪。
我们大家都很急切地等待朱老师教我们做月饼。朱老师不急不缓,稍微整顿了一下纪律,找了牛振寰等三个男孩子先跟着学,学会了教大家一起做。
只见朱老师把大面团粘上炒熟的糯米粉搓成长条状,揪成一个个核桃大小的小面团,轻轻拍成圆圆的小面皮,比饺子皮稍小,软软的,摊在手掌心,用勺子填充适量的馅料,像包包子似的将馅料聚在一起,严严实实,丝毫不露。接着可以任意做成自己喜欢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这熟的糯米面团是粘性很大的,易粘手,需不断用炒糯米粉来保持面团光滑,不粘手。由于大家都是第一次,难免失误,有的皮儿大了,有的馅多了,有的粘了一手面浆。大家都在很认真地尝试着,改进着,学习的模样专注又起劲,还很开心。朱老师说月饼做好后直接就能吃。孩子们把第一个做好的给老师吃,再次做的他们自己分享着吃,一人一口,好快乐的样子。王之语把第一个做好的月饼给爸爸吃,我们家王老师很是开心呢。我也尝了一口孩子们做的月饼,美味极了。


我也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并感染着孩子们的热情。我那一刻真觉得这些孩子都是我亲生的,现在他们中间好温暖。
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由于就寝时间到了,他们必须暂停收摊了。虽然大家意犹未尽,但还是很听话,分工合作帮忙收摊。不大工夫,案板上干干净净,剩余材料码放有条不紊,成品也摆放整整齐齐。朱老师说做好的月饼放冰箱冷藏一宿,口感会更好呢。
很可爱的是大家很懂得惜福,碗里的,手上的,勺子上的,粘上的面粉馅料他们都一一吃个干净,把餐具清洗摆放到位。



最后听从老师口令快速集合站队,简单总结分享活动心得。韩金涛和李依宸积极主动发言:整体看来大家表现得很好,希望以后大家注意老师少学生多时,听话,不乱跑,不贪吃,还有待老师空闲再发问(人不闲,勿话扰)等。还有呢,提醒张一凡同学回宿舍拿毛巾擦掉脸上的面粉。大家哈哈笑了。孩子们都虚心接受同学善意的意见与批评,并向他俩毕恭毕敬鞠躬致谢。
在韩、李两位同学发言时朱老师也不忘教导他们如何把话说得更得体。
活动总结完后,朱老师交代大家轻声快速洗漱休息,孩子们应声“是”。大家一起给我们所有老师家长问晚安,排队依次离开厨房。朱老师最后一个离开厨房,断电关门,做好安全检查。
第一次做月饼活动到此结束。
作为家长,亲自体验了孩子们在学校的活动,感受了孩子们做中学,寓教于乐的一个片段。触动很大。首先佩服朱老师不急不躁的定力和耐心,其次欣赏朱老师在活动中的细节教育,再次感动孩子们的听话与配合,还有互相友爱的善良。
虽然我是妈妈,虽然我也是老师,虽然我比朱老师年长许多,但是与孩子一起的这种体验很少,这种用心主动创造教育环境,及时抓住教育契机的生活教学值得我学习。

看到孩子们开心快乐,学有所获,老师是欣慰的,无所求的。但是站在旁边的我们家长,真切感受到了老师的真心与辛苦。这里的孩子们是真有福气。感恩感恩还是感恩。
后记:第一次和孩子们体验做月饼,我也很激动和兴奋,所以记录比较流水账了。大家羡慕我们吧?赶快来吧。啰嗦唠叨望家人见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