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雁鹅 | 专栏

 汉青的马甲 2015-09-14




大雁有很多别名,豫南白露河一带叫它雁鹅。大人这样叫,孩子也这样叫。如果不是读书,我们就一直叫它雁鹅,并不知道它还有大雁这一学名。叫小名叫绰号一直叫到胡子白的人,乡村比比皆是。不单是一种鸟。我上学了,就要在不同的时候狗模狗样地叫它的学名,甚至呼字,喊号。但是,我心里明白,我的祖先就叫它雁鹅。它像奶奶家养的鹅,鹅也像极了大雁。它能不叫雁鹅么?


白露为霜的那个初夜,第一阵大雁就从头顶的夜空南去。奶奶就感叹:天要冷了!开始彻夜难眠,她要筹划一家人过冬的棉衣了。都说老人耳朵不好,但是,老人听雁鸣虫唱,感受季节的变化,比年轻人敏锐。老人屏蔽了生活中一些不愿听的信息。装聋作哑是耳顺的标志之一。


雁鹅高叫着是路过,并没有落入麦地的打算。如果它们宿营麦地,那样的夜晚多半会静悄悄的。豫南的白露河汇入淮河的三河口,滩地圩区有望不到边的麦地,星星一样多的河汊湖泊,是南迁雁阵栖息补给的理想地盘,很多雁阵都会选择这里留下足迹。雁鹅光顾的地方,成片的麦苗被剪秃,地面留下大量的雁粪,像小手指头,一段一段,青绿青绿的,如同煮好的韭菜饺子馅儿。早起的人担着粪筐捡雁粪回来喂猪,运气好还会捡到一只扑闪着翅膀的活雁,成为村庄兴奋谈论的大事件。雁鹅或是受了伤,或是伤病落单,只能灵魂追着队伍南飞了。孩子也着柳条筐捡雁粪,基本是属于重在参与的意义。



孩子不知大人的心事,常常在夜晚起夜小便时,模糊地听到高亢的雁鸣声,从糊了草泥的拳头大的窗洞送进来。我就喊,奶奶,奶奶,大雁夜里也在走路?奶奶说,我在听着呢,有事儿的心思,晚上也睡不着啊。好像奶奶夜夜都没睡,在谛听着滴落心事的雁叫声。


1980年代,看了电影《雁南飞》才明白,小燕是人的心事,大雁更是人的心事。现在,鸟儿兽儿,只是一些专家的心事。我却格外怀想鸟叫兽鸣都成奶奶心事的岁月。


腊八的雁鸣会引起奶奶和母亲格外的关注。母亲听了,格外沉默,低着头,用袖口搌着眼角,一声不吭。奶奶倒像是很豁达,平静地说,怕啥,老天爷生多少人,就会收多少人。春树枯枝在泥火盆里爆了一颗虫卵,火星辟地一闪。


这个黑夜的雁鸣牵动了所有女人的心。




豫南白露河地面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腊八夜雁鸣,这年老天爷要收老人。这只是个预备铃,真正的警铃响在除夕的晚上。从腊八到除夕,所有的女人几乎都胆战心惊,深恐除夕夜晚雁鹅身负使命,在那个吉祥的时刻,传递女人们最忌讳的信息。


儿时的印象里,几乎每个除夕的夜晚都会雁鸣声声。父亲说,一路的鞭炮吓着,还能不叫么?二哥说,雁鹅从落霜都南迁,这都除夕了,贪玩落伍的雁队在互相鼓劲儿呢。奶奶果断说,别瞎糊弄,过了初六就准备,蒸雁鹅馍,给娘家送过去,破破!母亲永远是神情黯然的,大嫂二嫂都很高兴。


初六以后,母亲开始准备雁鹅馍给大嫂二嫂送娘家。在红陶瓷盆里一盆一盆地和面,一锅一锅地蒸,放在柳条篮里装起来,放好。发面弹性好,好做各种大小不一的雁鹅。面是上好的二道白面,用黄豆左右按出眼,面鹅的背上用剪刀剪出雁翎,顶上点上红点,条件好的肚里塞上红枣,鼓胀胀的。根据媳妇的人数,一人做出一个特大的雁鹅放在锅中间蒸,名曰领头雁。顺便做一些猪啊牛啊的造型,也点上红点。


蒸雁鹅馍是正月十五里头重要的事情,而我一直理解为,是那时一个家庭妇女最能当家做主的日子。不管穷富,男人这时是不作干预的。我沉默的母亲默默地做事,当作疼爱儿媳的最好手段。贫困的日子,当婆婆的只能借助传统的节日,把一份心意传达出来。




初十,十六,二月二,都是天许的走娘家的好日子。闺女们用小笆筐盛好雁鹅馍,上面盖好清洁的印花土布,上路,为自己的父母送去吉祥。嫂子们前脚走,我姑姑和大姐前后脚就到了,一样
着笆筐,一样用土布盖住雁鹅馍。奶奶很高兴,拉拉姑姑,又拉着大姐不放,说说笑笑,热烈得像刚刚揭开盖的蒸锅。沉默的母亲把雁鹅馍拿到锅里去馏,当作午餐。奶奶把最大的领头雁放在案板上切成块,一块一块分到每个人手里。这是奶奶主持的庄重的仪式,一面操刀切块,一面警告:雁鹅雁鹅你别叫,叫一叫,都吃掉。姑姑和大姐都抿嘴笑。以后多少年,我觉得这是乡村女人快乐的节日,借着惩戒雁鹅的形式完成。


剩余的雁鹅馍留待慢慢吃掉,这应是贫朴岁月乡村令人难忘的美食。我的记忆里至今还残留着缕缕齿香。


岁月匆忙,仿佛留不住的雁影。雁鹅馍也插上翅膀,早飞离了乡村日渐匆促的朴素岁月。一位长者感慨,现在很少能听到雁叫了。我应道,也许雁鹅改变了航线吧。


没有雁叫的乡村冬夜,空中应该长满了荒草。

2013.1.20

作者简介:

熊西平,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河南散文学会理事,专栏作家。出版多部散文集、教育类图书等。曾获中国当代散文奖、首届大众散文奖、孙犁文学奖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