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海三圣宫

 道场所志 2015-09-14
       三圣宫位于通海县城以东6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正殿中门装置的6扇木雕贴金隔门,分三四层凿镂空雕,玲珑剔透。传说中的小新村三圣宫在二千多年前是一个港口,后来海水落了,停在港口的一只大船就搁浅在现在的位置。到了明朝初期,沐国公(沐英)统军平云南,明军落籍云南通海,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始建三圣宫。因这片土地像只船,就将三圣宫建盖成一只船的形状。明朝洪武年间,由当地人傅承运主持建造前殿、中殿,因供奉有关圣,被命名为“关圣宫”。到清末光绪年间建后殿,殿内塑有儒、道、佛三圣,故名“三圣宫”。现后殿及两厢是一片荒芜的草地,生长着树干直径粗达半米以上的柏枝树几十株,环境颇为清幽。 中国传统的格子门以纵向分,可分为三部分,上部装窗棂的叫“隔心”、“格眼”或“菱花”;下部装木板的叫“裙板”或称“障水板”;中部隔心与裙板之间的狭长部分称“腰华板”。三部份中,隔心是雕刻表现的重点部分,一般为工艺复杂、精美的透雕;腰花板部分为浮雕,也有采用透雕的;下部的裙板,全部采用图案简单的浮雕。三圣宫这6扇格子门,除隔心雕刻精美细腻外,腰华板6扇格子门,除隔心雕刻精美细腻外,腰华板和裙板的图案也并不简单,即使在最易被忽略的裙板部位,也是十分精彩。 六扇格子门从南至北(从右到左),从上而下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扇,四罗汉、太极图上收殷洪(殷王的二儿子)、九老拜童子、王官歹游天宫、大禹治水、麒麟驮孔子学道;第二扇,五罗汉、王母娘娘召开蟠桃会、八仙赴会、刘海戏金蟾、封神演义、三仙下棋——太乙真人、普贤真人、燃灯道人、太上老君倒骑牛;第三扇,两条龙、三星献寿、竹叶诗、张飞大闹长坂桥;第四扇,三条龙、三打祝家庄、竹叶诗、刘备过江招亲;第五扇,四罗汉、马跃檀溪、温酒斩华雄、黄石公对张良点破兵书、孙(膑)庞(涓)学道;第六扇,五罗汉、三顾茅庐、张任劝刘璋、金雁桥收张任、八仙之二仙、孙膑庞涓学道归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