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诗歌创作技巧浅谈(之四)

 昵称503199 2015-09-14
5、诗意。

        诗意, 顾名思义就是诗的意境。那么什么是诗的意境呢?就是诗人用特定的艺术的语言和方式,对现实形象或者思维抽象的描述和咏叹及感受的抒发和表达。情感立场上,或褒义、或贬义均可;方式上可曲可直,可明了可委婉。但有一点,就是需有一种境界。

        所谓诗的意境,说白了就是诗者向读者抒发、表达内在的东西。一首诗的意境如何,直接决定着一首诗的优劣,其程度与诗成正比。请看毛泽东的一首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长征远

                                 万水千山只等闲

         开篇两句区区14个字,即领引读者进入一种豪情激扬,意气风发的意境之中,也为整首诗奠定了高昂的基调。纵观毛泽东诗词,只所以被世界普遍推崇为:伟大的诗人。并不在于诗词字句的推敲、顺畅、文理及优美等,而在于一种磅礴气势、一种亢奋气氛、一种震撼意境,使人不自觉间进入诗人的宏伟思想中感受彼时的情感而不能自拔。

         再看当今诗坛、网络上的某一些所谓的诗,天上人间、高山水渊一通堆砌的晦涩字词,使人读来云山雾罩不知写了些什么,也不知要表达或抒发什么,有一种想呕又吐不出的感觉,积堵在胸特别难受。尤为甚者,作者还妆模作样大师般指指点点一番,更令人晕而作呕。

        诗意,也是作者创作时的情感写照,读者在阅读诗作时也会感觉到诗人跳动的思维脉搏。能具有使读者与之共相应、相感、相知、相觉的诗意,方堪称得上是“好诗”,是可以流传千古的民族文化精髓。它不以时间的过往而消逝于人们的视野,它会随岁月的推移而一代一代传颂下去。譬如,屈原的《离骚》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

        两千多年来,历史几经变迁,但屈原的《离骚》无论是词藻还是诗意都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至极,至今读来,作者那一腔幽怨、忧国忧民、不屈权威的心情依然是扑面而来,历历在目。这就是诗意的作用所具备的震撼千古的力量,对于此,请问那些自以为是的所谓的“诗者”们,你不自行惭愧吗?

        诗意,是与诗随之而来的,没有诗意的诗不是诗。诗意的产生来自于诗人的诗作构思过程中,不能游离在诗之外,诗是它的唯一依附体。反过来说,诗是为诗意服务的工具,诗意又装饰精彩了诗。这种相应、相向、相呼的互动关系使诗歌具有了撼动魂魄的特殊魅力,才使诗歌这种最早最古老的文体传承下来,经久不衰。


三、诗歌的来源

1、诗歌素材的提炼。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是一切文学的母亲,文学又反过来反哺生活。诗歌是文学体裁之一,它同样也是来自生活,是现实生活的火热给予了诗歌生命力。但现实生活只是诗歌的原材料基地,而不是每一种现实生活的原料都可以自然长成为诗歌,它是要经过诗人精心挑选,千锤百炼,才有可能成为诗歌作品。

        要得到诗歌素材,必须从生活的细微处着眼,用心观察提炼:

(1)、“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现实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在普通人眼里只是单调的生活或工作自然而然的一部份,而在诗人眼里,却有可能以独特的眼光观察到诗歌的素材,即所谓的一草一木皆是诗。比如:宋之苏东坡身临赤壁古战场,并不与普通的游客一样观山览水,而以诗人独特的眼光和情思,将古战场演绎成为名动千古的佳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眼、诗心"。

(2)、灵感引发的诗意。现实中的事或物,不时会触发诗人的灵感忽至,从而引发创作的欲念。几经诗人不断的反复推敲、锤炼,最终成为诗品。此所说的“灵感”,是诗人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探索、磨练所特有的不为普通人所具备的灵感。这种灵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通过对文学知识的刻苦修炼所获得。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林,僧敲月下门”。

(3)、素材升华为题材。有了好的诗歌素材,还要通过诗人所掌握的有关诗歌的创作技巧和手法等,将期提炼为诗歌题材,这一过程是素材到题材的升华过程,也是诗人创作构思的过程,它的成功与否与诗人的自身文学修养成正比。这一过程是痛苦的创作过程,其中的苦乐,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

(4)、愤怒出诗人。古人有云:“愤怒出诗人”,其实不言,而应是“诗人出愤怒"。我们知道不是诗人无论怎样愤怒都不会以诗歌的形式而表达心中的愤怒,而愤怒中的诗人却恰恰会以诗歌的形式而表现自己心中的愤怒,从而为人们留下一些久经不衰的名句。比如:唐之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代爱国诗人叶文福的《将军,你不能这样做》等等。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