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行学说

 johnney908 2015-09-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统称。又称“五材”。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五行的特性

木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火的特性:“火曰炎上”。温热、升腾

土的特性:“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的特性:“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

水的特性:“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然界

人体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官

五脉

湿

, 脾

西

 

 

 ()五行的生克乘侮

正常关系:相生、相克;异常关系:相乘、相侮

1.五行的生克

五行相生,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

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称为“母子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

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所以五行中的相克关系又称作“所胜”和“所不胜”的关系。

2.五行的乘侮

五行相乘,即是以强凌弱的意思。五行中的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被克的“一行”克制太过。又称为过克。

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同,即木?????木。

引起相乘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过于强盛,因而对被克制的“一行”克制太过,促使被克的“一行”虚弱。二是五行中的某“一行”本身虚弱,因而克我“一行”就显得相对增强,其本身就更衰弱。

 

五行相侮,在这里是指“反侮”。五行中的相侮,是指由于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一行”进行反侮。又称反克。

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次序相反,即木?????木。

例如木本受金克,但在木特别强盛时,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对金进行反侮(即反克),称作“木侮金”,这是发生反侮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可由于金本身十分虚弱,不仅不能对木进行克制,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作“金虚木侮”。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在疾病诊断上的运用

1、根据本脏所主色、味、脉诊断本脏的病变。如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可以诊断为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

2、根据他脏所主之色分析五脏疾病的传变。如脾虚的病人,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心脏病人,面见黑色,为水来克火,等等。

3、根据色与脉的生克关系判断疾病的预后。“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疾已矣。”(《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如肝病色青见弦脉,为色脉相符;如果不得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预后不良;若得沉脉则属相生之脉,即生色之脉(水生木),为顺,预后良好。

(二)在疾病治疗上的运用

1.控制疾病的传变

2.根据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补母和泻子,即所谓“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滋水涵木法:是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

益火补土法:是温肾阳而补脾阳的一种方法,又称温肾健脾法、温补脾肾法。适用于肾阳不足而致脾阳不振之证。

培土生金法:是通过用补益脾气而达到补益肺气的方法,又称补养脾肺法。适用于脾胃虚弱,不能滋养肺脏而肺虚脾弱之候。

金水相生法:是滋养肺肾阴虚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金水相生是肺肾同治的方法,有“金能生水,水能润金之妙”(《时病论》)。适用于肺虚不能输布津液以滋肾,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而致肺肾阴虚者。

3.根据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治则:根据相克关系确定治疗原则,主要为“抑强扶弱”。

治法

抑木扶土法:是以疏肝健脾药治疗肝旺脾虚的一种方法,又称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适用于木旺乘土,木不疏土之证。

培土制水法:又称敦土利水法。是健脾利水的方法。适用于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水肿胀满之证。

佐金平木法:滋肺清肝法,上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病的治法。主要用于肺阴不足,肝火犯肺。

泻南补北法:即泻心火滋肾水,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水火不济,心肾不交之证。因心主火,火属南方;肾主水,水属北方,故称泻南补北,这是水不制火。但必须指出,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也称水不制火,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阴阳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相提并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