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最美秋日诗 | 那些树叶在我的生命的脉搏里跳舞

 望断飞鸿 2015-09-15
点击上方“诗词中国组委会” 可以订阅哦!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有人说,诗人的秋天是伤感的、惆怅的,仿佛每一片落叶中都藏着一声叹息。然而王维笔下的这个秋夜,虽在尘世,却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幸福。青松如盖,清泉如练,忽而有渔舟划破了溪畔的宁静,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旁披分,掀翻了无数珍珠般晶莹的水珠——如果你是诗人,莫要只看到残阳和孤雁,那缤纷的色彩和洗练的天空,是独属于秋天的礼物。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句溪和宛溪在宣城的东北相会,绕城合流。秋天的溪水格外澄清,波面上泛出明镜般晶莹的光。目光上行,凤凰桥和济川桥架在溪上,在夕阳的明灭照射中,桥影就像是天上的两道彩虹,落入了“明镜”之中。在秋风摇落的季节故地重游,缅怀这座楼的建造者、他平素所仰慕的前代诗人,纵然古今世隔,这知音之感仍不褪色,却是平添了几许伤感。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行船停靠在小洲边,本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然而那羁旅之愁和思念家人的情感又蓦然而生。纵有明月相亲,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 “江清月近人”,这画面上让人见到的是清澈平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诗人孑然一身的背影;可那画面上见不到的,则是诗人“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蜡烛,画屏,少女,罗扇——如果单从意象来看,这应该是一首美好而蓬勃的诗吧!然而惨白的烛光、清冷的夜色却无情地揭破,那不过是一个秋天的夜晚,孤独的宫人用本该浪漫欢腾的流萤之光,燃烧着自己最后的青春和幻想。牵牛织女哪怕只有一夕相会,却也好过自己永无止境的孤独,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却是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了。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而望,江天本来是开阔的,但在诗人目中,风之凄急、猿之哀鸣、鸟之回旋,都受着无形的秋气的控制,仿佛万物都对秋气的来临惶然无主,全诗基调由此而定。颔联写景,一仰一俯,有疏宕之气。颈联写情,有顿挫之神。全诗境界壮阔,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更有生命的消逝与有限,宇宙的无穷与永恒。秋日之悲情,亦因此发挥到极致。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汇进流动不已的江水;无情的芳草无边无际,直到那连落日余辉都照射不到的遥遥无际的远方。这幅巨景境界宏大,空灵气象,更妙在内蕴个性,中藏巧用。秋景之凄清衰飒,映衬忧思的寥落悲怆;秋景之寥廓苍茫,若合忧思的怅惆无际;秋景之绵延不绝,通达忧思之悠悠无穷。望而思,思而梦,梦无寐,寐而倚,倚而独,独而愁,愁而酒,酒而泪。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确乎超越了一般婉约派的词风。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画,把一个“异”字凸显得淋漓尽致。把西北边陲的羌管笳鼓声带进词坛,旁枝独秀于艳词之外,本篇即为发端者之一。提到范仲淹,人们很容易想到《岳阳楼记》,而很少记起他的词作;同样,因为文章,人们大多认他作文官,而很少当他为武将。然而读这首词,恐怕会让人们再无法忽视他的词人和武将身份吧。



长按下方二维码

关注“诗词中国组委会”微信公众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测测你的“诗商”有多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