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青团需要“精英”,更需要“群众”(1)

 xxjjsdt 2015-09-17

  作者: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程旭辉

  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是群团组织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其中,政治性是灵魂,先进性是旗帜,群众性是根基。没有灵魂就没有方向,没有旗帜就没有前行的感召力,而没有根基,则一切无从谈起。

  共青团不能精英化

  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把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是群团组织的天职,也是群团组织存在的价值。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共青团只有团结、凝聚、服务越来越多的多民族、多阶层、多界别的青年,高举旗帜跟党走,才能使她的政治性蕴含其中,先进性应者云集,也才能实现其为党执政不断巩固和扩大青年群众基础的目标,履行好自身的根本职责。

  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离不开人才资源。共青团需要人才,需要“精英”,需要多方面的骨干力量。从“渔阳里”开始走过的90多年,是共青团为党的事业和国家民族奋斗奉献的历史,也是青年英才辈出的历史。在9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共青团为党的事业输送了一大批青年干部,涌现了俞秀松、张太雷、恽代英、雷锋、张海迪、“一山两湖”英雄集体等可歌可泣的杰出人物和先进模范,他们是我国有志青年的典型代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身上闪烁着中华民族伟大奋斗精神的光彩,成为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当前,世情、国情、党情、青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这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共青团更加需要优秀的人才,需要“精英”来从事青年事业。

  共青团需要“精英”,更需要“群众”。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是主体,是主要依靠、是力量源泉。只有不断保持和增强群众性,共青团才能发挥好党领导和联系广大青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履行好自身职责,完成为党团结和凝聚青年的任务。失去群众性,共青团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先进模范等青年精英群体当然应成为共青团的骨干力量,但这些精英应是同广大青年密切联系的精英,是同广大青年同呼吸共命运的精英,是在心中装着青年的冷暖、能为青年利益奔走呼吁的精英,是能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青年为实现中国梦奋力拼搏的精英。

  正视青年工作存在的差距

  用这样的标准检验共青团的骨干队伍,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目前,从整体情况来看,一些共青团工作有脱离广大青年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圈子小”,广泛性不够。做好共青团工作当然需要团结凝聚青年中的杰出人物、先进模范等精英,但在实际工作中,要避免将先进性等同于工作对象的“精英化”“高端化”,甚至“贵族化”。

  目前,我们的工作存在着基层团组织建设薄弱,实际工作中关心和联系精英青年、城市青年、机关与事业单位青年多,而对广大的农村青年少,新经济组织与新社会组织青年,特别是处于困境中的青年关注关心关爱不够等问题,开展工作的主要范围和有效空间以“体制内”为主而对占比相对较高的“体制外”青年仍有很大空白。在基层,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参加活动的都是一些老面孔、熟面孔。这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团员青年热心于参加团的活动,成为团的活动的活跃分子和中坚力量,在团的活动中担当了主角。另一方面这也反映出还有不少团员青年不热心甚至不愿意参加团的活动,渐渐远离了团组织。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团干部仅仅满足于活动有人参加,而不考虑参加活动的团员青年的覆盖面和广泛性,使本该面向全体团员青年的共青团工作实际上成为面向一部分青少年的工作,导致工作对象的局部化,甚至一些活动变成是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影响了共青团作用的发挥。

  二是“圈子弱”,凝聚力不足。目前,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还不够,部分团员青年对团组织的感情淡薄,“口袋团员”仍不同程度存在,团员的荣誉感不足,出现了一些“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团”的现象。面对新的形势、新的机遇、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不少团干部的工作方法和思维缺乏求新求变精神,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工作状态中,转换机制的工作做得不坚决、不彻底,开展的工作和活动无法满足广大青年在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恋爱婚姻、心理疏导、维权等方面日益增多、日趋多样的现实需求,推出的一些典型往往也与青年有距离感,代表性弱。

[责任编辑:田依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