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发展绘画技能与培养创造力之间寻找平衡

 万事屋2333 2015-09-17


 

我们说在绘画活动中教给幼儿简单的技能技巧和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是统一而非矛盾的。儿童的创作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的。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活动的目标强调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要素进行平面表现,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过程。对较小年龄班的儿童来说老师的示范是必不可少的,但这种示范不是简单注入式的而是在游戏性的练习活动中逐步实现的。

在幼儿绘画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儿童师法造化通过在写生的方式引导儿童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关键特征进行表现着重于神似。

如果要儿童进行临摹范画,也要注意范画的质量,除了前面提到的对范画的要求,教师还要提供多样性的范画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事物的形态特点,以供儿童思考。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整体感知阶段、形式分析阶段、理解解释阶段和审美判断阶段。感知觉对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儿童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和感觉是一种单纯的视觉快乐。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给儿童一定欣赏的时间,然后让他们用简洁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教师提出的主要问题可以是:“你看到了什么?”教师要耐心倾听儿童的讲述,让儿童充分表达。只有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线索启迪,引导儿童观察想像并进一步陈述清楚。

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如用色、造型、线条等形式语言以及对称、均衡、节奏、变化及统一等美术原理的应用。

理解解释是指探讨一件美术作品所蕴含的内在意义,帮助儿童把握具象的艺术形式所再现的东西,或者是抽象艺术形式所表达的微妙的情感或意义。在解释阶段,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儿童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探讨美术作品所蕴含的的意义。

儿童美术欣赏的终极目标是提高儿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教师指导的重点宜放在帮助儿童从多样化的作品表达方式中吸取审美经验,提高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趣味。如果儿童能够对优秀作品说出自己喜欢之处,说出自己对作品含义的某些理解,或者吸收作品的某些方面进行自己的创作,应当说这已经达到目的了。

总之,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范画的选择与应用是激发幼儿审美兴趣,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重要部分,要要适时、适度地使用范画,并且要注重与教师的恰当启发引导相结合,相信孩子们一定会用手中的画笔尽情展现自己心中的天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