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正解(二)

 sl1953 2015-09-17

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①;皆知善,斯不善矣②。有无之相生也③,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④,高下之相盈也⑤,音声之相和也⑥,先后之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⑦,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⑧,为而弗志也⑨,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正解)

天下人以为美的东西,如果用道之理去看,其实是恶的,说其恶是因为是对生命有伤害;世人多以为善的东西,依道之理去看,其实是不善的,说其不善是对生命是有害的;世人认识的道理,如有与无相生,难与易相成,长与短相显,高与下相充实,音与声相合,前与后相接,是永恒不变的;其实,这些依有为之心相对思维的方式认识的道理都是世间人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是不彻底的。
圣人与世间人认识事物是不同的,因为圣人是以无为绝对的思维方式认识事情本质的,圣人之所以称为圣人,根本的特点就是圣人超越了世人有为相对思维认识事物形象的局限性,完全的进入到了对事物本质的层次的认识;
所以圣人做事情和认识事物超越了相对性,这就是道的无为的特点,无为即是圣人的心性,也是道之性,以无为的心去做任何事情,是没有争斗名利之心的,随春夏秋冬自然而安,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圣人已经没有超越自己生命自然需要的过分的求取了;
无为的根本道理是不能以语言文字可以解释的准确彻底的,只能最终靠学者智慧的升华而感悟到的;就象水和浪花一样,水属于无为,浪花则属于有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