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趣》说课稿

 旋风少女fbp 2015-09-17

“第十九届东北三省四城市青年教师素质研讨会”活动之一

——“优质课”评选语文说课稿

《论趣》说课稿

榆树市闵家中学  苑小天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长春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九篇课文《论趣》

一、说教材:

《论趣》是一篇小品文,是文学大师林语堂先生系列幽默小品之一。文章以故事引入,既而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生中普遍的现象,从而与下文论趣构成对比。文章层层铺垫,最后直指主题:人生快事莫如趣。文章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旁征博引,潇洒自在,意趣横生。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但对林语堂比较陌生,对林语堂的作品也不甚了解。因此,教学时当从介绍林语堂入手,引入作者的幽默小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初知其人而后读其文。

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根据新课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本课出现的成语和蕴含哲理的语句。

          2、体会林语堂小品文的特点。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知晓“趣”的内涵,培养学生解读文本及迁移思考的能力。

情感目标:能够通过作者所论之“趣”,了解作者为人之“趣”,并以此为参照思考自己的人生。

教学重点:

文章以“论趣”为题,但真正提及“趣”的地方却是从第四自然段开始,因此,要想深入理解课文,把握文章思路成为关键。同时,林语堂的作品学生首次接触,借助这篇文章了解这位文学大师文章特色也应该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

教学难点:学习文学作品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来学,从别人的作品中读出自我才是真精彩。所以,我把“理解‘趣’的内涵,并用以指导自己的生活”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话说: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学情、本课的特点和教学目标,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我准备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三、说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了解作者。

教师讲故事:有这样一位老师,开学第一天,上课半天,他还没有来,学生们翘首以望。他来了,却带着鼓鼓的一个包。登上讲台,打开他的包,里面装的却是带壳的花生。他把花生分送给学生,课堂变成了茶馆。接下来他开始讲吃花生的道理:“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接着,他转了话题:“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哄堂大笑,于是教室里一片剥花生的声音。然后,他宣布下课,夹起皮包飘然而去。

这一设计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会急切地想了解这位老师以及他的相关情况。在此基础上了解作者,大屏幕打出林语堂图像及个人介绍。

(二)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朗读课文,整理字词,明确词意。

手足胼胝   摩顶放踵   通脱自喜   适可而止   鞠躬尽瘁    掮客术   扈从   癖嗜

2、学生自由谈谈标题含义,联系自身实际。

(三)议读课文,圈点勾画

把你不理解的句子或感触最深的句子画出来,交流讨论。

(说明:这一教学环节,可设计为学生自主阅读和互助学习。学生先独立阅读并理解难懂之处,再互相交流切磋。如果仍然有不懂之处,教师可适当加以梳理,归纳出带全班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教师可在互助学习过程中适当加以点拨。)

示例1: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

解读:这里的“通脱自喜”“适可而止”和“趣”是在同一层次上,只要做到前者,后者自然就会产生。这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心态,一种积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

(四)细读课文,理清思路

1、在作者看来,“趣”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谈“趣”的?(从文中找到相应语句)

作者看来:“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

作者从四个方面来谈趣:

(1)       趣与学问

“人生快事莫如趣,而且凡在学问上有成就的,都由趣字得来”。这“趣”是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这“趣”可以与“好奇心”沟通,“所有科学的进步,都在乎这好奇心。好奇心,就是趣。”(大屏幕打出受好奇心驱使而在学问上执着追求的人)

结论:“趣”是一切科学进步的原动力。

(2)       趣与心知

这“趣”具有多方面的内涵,“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

结论:在“趣”的支持下为生命而奔走,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3)趣与教育

“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灵机一动,读书之趣就来了。”启迪灵性确应成为教育的目标。教育,重于思悟而不是“受考试取分数的机械教育”。

结论:教育,当用灵气代替机械,用快乐代替苦楚。

4)趣与读书

“读书而论钟点,真是无可奈何的事。”真正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磨练”,也不知道什么叫“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要废寝忘食,就单靠这趣字。”

(大屏幕打出四时读书乐和一首打油诗)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新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曦。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昨夜庭前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和另一首打油诗对照: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

结论:享受读书乐趣,快乐与成就并存。

2、研读前三段

文章前3个自然段似与“趣”无关,但第4自然段首句:“但是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则表明以上所说的“四事”(名利色权)也是一种行为动机,一种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由此可见前3个自然段并非闲笔,而是与下文的论趣构成对比,突出“四事”的强目的性和“趣”的随性而发。

3、归纳总结

正是因为有了第一部分的对比,才显得“趣”对于人生来讲十分重要而且难得。我们应万事以“趣”为行为动机,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并让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且歌且行,快乐无比。

(五)、纵观全文,品味特点

小品文是散文的品种之一。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

本文笔随意转,不见刻意经营,但见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

(六)、拓展迁移,理解主题

结合“思考与讨论二、三”

新课标修订版中关于阅读教学对话新增的部分:学生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教材的结构、课文的选择、课后的训练,无不体现着教科书编者的眼力和智慧。课程标准这次修订目的是让学生扩大阅读范围,能够从课文前后获取相关信息,把握单元主题,关注导读提示和课后习题等,使语文学习更有针对性,能够更好地把课文的例子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思考与讨论二、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文中说:“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你的兴趣在哪方面?同学们互相交流如何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

三、作者认为:“青年人读书,最难是动了灵机,能够知趣。”想一想,在自己的学习中,怎样做才能够达到“知趣”?

教师补充:作者在文中一再强调“趣”对人的重要意义,但对于中国当下的教育体制而言,让我们坚守自己的“趣”也许显得十分艰难,这不得不说是现代教育的悲哀。希望同学们能在强大的考试重压下找到自己的一方乐土。

阅读链接:林语堂语录:

绅士的演讲,应当是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

世界大同的理想生活,就是住在英国的乡村,屋子安装有美国的水电煤气等管子,有个中国厨子,有个日本太太,再有个法国情妇。

一个人如果没有癖好,是可疑的。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挚爱故国不泥古,乐享生活不流俗。

(七)教师总结

林语堂一生的成功与快乐皆由“趣”字而来,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其人其文随性旷达、无拘无束。我们在感受他的文风与为人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

()板书设计

五、说设计理念

以上设计,力求体现四大基本理念:

1、学生是学习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在语文实践中丰富语文素养。

3、注重文本学习,通过反复朗读与思考来品味语言。

 4、密切语文课与生活的联系,努力创建人文性的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