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地理 奇妙的音乐大道

 wps0321 2015-09-17

郑州地理

奇妙的音乐大道

慎廷凯

长葛新区魏武路,有一段奇妙的“音乐大道”。远远看去,大道上有三座红色大型牌坊,名曰“音乐大门”。牌坊横梁上,悬挂着几排仿古编钟,还有仿制的排箫以及其他古乐器。

如果仅从外观上看,这些牌坊不过是一组标志性的仿古建筑,似乎是为了吸引过往游客的眼球。这段水泥路长800米,乍看像是普通的马路,但仔细观察,却发现路面上有一道道槽沟。当你乘坐轿车从两边经过时,耳边便分别响起《义勇军进行曲》和《茉莉花》的乐曲。这一神奇效果,令游客既兴奋又感到奇异。据长葛市委宣传部的朋友介绍,这是一条标志性的“音乐跑道”,目前像这种类型的音乐大道,全世界只有3条,我国仅有这一条,因而被称为长葛的一张颇具特色的城市名片。

行进在这条音乐大道上,我忽然想起几年前到福建厦门旅游,也曾经过一条“音乐大道”,那是胡里山炮台傍环岛路的一段。当我乘车从此经过时,忽然发现马路中间的隔离带上,雕塑着一排巨大的音乐五线谱,线上弯弯曲曲雕刻着音符,路长约二三百米。导游说,那上面雕刻的是厦门家喻户晓的歌曲《鼓浪屿之夜》乐谱,作者为著名的词曲作家。著名的抒情女高音歌唱家郑绪岚,曾多次演唱过此歌,而且获过奖。因这是一首厦门的品牌之歌,深受市民喜爱,所以厦门市有关部门特意将此歌的乐谱雕刻在花岗岩上,使之成为厦门市的一道风景线。但遗憾的是,这首世界上最大最长的花岗岩五线谱《鼓浪屿之夜》,虽然是一首名曲,但不过是一首“凝固的音乐”,况且多数游人不懂五线乐谱。而长葛的这条音乐大道,当游人乘车经过时,可听到激昂的铜管乐演奏的《义勇军进行曲》,欣赏到优美动听的《茉莉花》乐曲,心情十分愉悦。这种独特的设计和特别效果,是那种凝固的花岗岩五线谱无法比拟的。

如果说,城市雕塑是一座城市的风骨和灵魂,历来被人喻为“凝固的音乐”,那么长葛市的这条音乐大道,却能利用汽车的轮胎与凸凹不平的水泥地面的摩擦,将水泥地面铺设工程与音乐艺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凝固的音乐”变为悦耳动听的乐声,这里包含着物理、乐理等原理和技术,可谓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崭新的文化。问及设计这条音乐大道的初衷,长葛的朋友告诉我,这是专门为纪念被誉为“乐神”的上古氏族首领葛天氏而建的。长葛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包括音乐文化。据文献记载和传说,葛天氏作为上古时期的部落首领,除了发明用葛麻织布,还创造了以歌舞来教化子民百姓。葛天氏在劳动之余,注意观察和模仿各种劳动的动作,编排出一套套舞蹈动作,还创作出反映了先民生活的歌谣。葛天氏带领子民用歌舞来反映劳动和生活,以此形式祭祀天、地、稼穑,通过祭祀歌舞来增强子民的团结,对付外来部落的侵袭,充分显示了歌舞的社会作用。这使我又联想到“四面楚歌”的历史故事,想当年项王被逼乌江时,如果那一夜没有四周的“楚歌”,搅得项王大惊失色,唱得军心涣散,项王也许不会被逼得拔剑自刎,那么快就一败涂地。

数千年来,炎黄子孙把葛天氏尊为“民族歌舞鼻祖”。特别是在葛氏的发源地,一些经过葛天氏编排的带有原始色彩的歌舞,如《采葛》《八祭》等等,在长葛广为流传。据说,葛天氏将《八祭》乐舞排成后,在走马岭的雷鼓石平台上演出时,在葛氏和周围部落引起了巨大轰动,史书上曾记载说:“千人唱,万人和,山陵为之震动,山谷为之荡波”,可见其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时至今日,在长葛还保留着葛天氏当年演练歌舞的“擂鼓台”等遗址,成为长葛著名的历史胜迹。

往事已越数千年。而在长葛这片沃土地上,由于葛天氏的教化和影响,不仅仍然盛行歌舞,而且衍生出多种民间文艺形式,像狮舞、竹马、旱船、高跷、铜器舞、莲花灯舞、老虎舞、秧歌舞、打花棒、腰鼓舞,民间打击乐器、唢呐音乐等;另外,还产生了杂技、豫剧、曲剧、越调、道情、鼓儿词、坠子等演出团体。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长葛人沿袭着历史文脉,将音乐艺术与生活和经济社会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人们依然享受着音乐艺术的魅力,虽非直接的物质生产,却能产生不可低估的能量,激励人们沿着金光大道,奔向灿烂辉煌的明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