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作文是好老师教出来的

 雁南飞香 2015-09-17
善用资源,取材学法,言之有物

小学作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写作的素材与灵感主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阅读。

1. 旁征博引巧解题
师:同学们利用休息时间坚持上课,这是爱学习的表现,张老师非常欣赏;而台下是来自不同地区的,放弃了休息时间热心于语文教学研究的老师们,这份执著的追求和奉献精神,我深感敬佩。在张老师的话里出现了一个词——敬佩。知道什么是“敬佩”吗?敬重,佩服。
师:在第七单元的课文中,就有让我们敬佩的人物,科学家伽利略做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证实了自己的观点,你会敬佩他——
生:我敬佩他执著地追求真理的精神。
师:雕塑家罗丹如痴如醉地修改雕像,你会敬佩他——
生:我敬佩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全神贯注地工作。
师:那位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让我们敬佩,你敬佩他的——
生:我敬佩他勤奋专注,画技高超。
师:而那位开辟了自家菜园的“父亲”同样让我们敬佩,你敬佩他的——
生:我敬佩他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勤劳朴实。
张老师从三个层面解读“敬佩”。首先以称赞学生和老师的好学精神入题,接着用语素分解法准确理解词义,引导学生在已学课文中的人物身上,找出“执著追求和奉献精神”值得敬佩的具体表现。

2. 观察整理有素材
课堂上学生侃侃而谈,得益于学生的用心观察,精心准备。张老师让学生从三个方面去准备素材。
我敬佩的人:刘教练 跆拳道高手。
敬佩的原因:(人物品质或技能用一两个词概括)耐心、关心、尽责。
一个事例:(简要概括)有一次,我在中韩跆拳道交流赛中输了,很难过。刘教练安慰、鼓励我,我好感动。接着,刘教练还耐心地教我横踢动作的技巧。
张老师以一位学生的“前作文”表格为例,重点明确“敬佩点”要与所选用的事例相吻合,为后面指导写具体埋下伏笔。
师:请同学们特别关注梓轩填写的“敬佩原因”和他所选用的事例。(投影)
生:我认为梓轩选材选得很好。他选了自己参加中韩跆拳道交流赛后刘教练安慰鼓励自己的事例,能说明教练是个有耐心的人。
师:从梓轩的前作文我们受到启发,敬佩的原因和具体事例应该相符。你要写一个自己敬佩的人,就必须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去说明。这样才能让人信服。(板书:用事例)

3. 课文取法学表达
接下来,张老师从学“表达”的角度来重温课文,聚焦语言,掌握“怎么写”的要领。
师:怎样把事例写具体呢?让我们回顾课文,重温方法。课文《全神贯注》,作者这样描写罗丹修改雕像的情景——(出示文段:罗丹自己端详一阵……重新把湿布披在塑像上。)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两段描写用什么方法写出罗丹修改雕像全神贯注?
生:用动作和语言写出罗丹的全神贯注。
师:找出其中一两句读读看。
生: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
师:这几句写出了罗丹的动作。看来你特别关注动作描写。待会写作也要用上这一招。(指另一生)你还欣赏哪句描写?
生:我欣赏语言和动作的描写。“罗丹自己端详一
阵……他立刻拿起抹刀,修改起来。”
师:相信你的文章用上语言和动作描写,也可以同样精彩。在《父亲的菜园》里,父亲开辟菜园的情景,他这样写道——
生:(读)父亲没有气馁……父亲笑了。
师: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人物的什么?
生:主要写了父亲的动作。为了开辟菜园,父亲先砌了一道矮墙,再把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
师:就这样,起早贪黑,日复一日,从不间断。看啊!父亲——
生:双肩红肿,脚板也磨起了泡。
师:经过这么一写,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每一个读者读过文章,都会油然生出敬佩之情。
师:同学们,经过回顾课文,我们发现,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细致的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把事例写具体。


全程指导,细致充分,对点训练

1.取材选材——找准事例
师:你敬佩谁?他(她)哪点让你敬佩?
生:我敬佩张老师,因为张老师治学严谨。
师:说的是我吗?
生:是。
师:从哪件事看出张老师治学严谨呢?
生:有一次,张老师在上课时发现自己对“一曝十寒”的“曝”字发音不准,她查了字典,发现读错了,就向同学们道歉。张老师对知识的执著和对同学们的负责让我敬佩。
师:谢谢你发现了我的闪光点。
这个环节看似随意的聊天,实质就是取材与构思的精心指导。确定主角——梳理敬佩的原因——找准对应的事例,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2. 学“写具体”——对点训练
“写具体”是小学生习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张老师本次指导,定点在把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写具体。目标集中,先说后写,对点训练,立竿见影。
师:我特别想知道刘教练是怎样安慰梓轩的,也特别想知道跆拳道高手刘教练怎样教梓轩横踢动作的。
生:当时我在中韩跆拳道交流赛中落败了,很伤心,很想哭。刘教练走过来安慰我说:“梓轩,不要伤心难过,只要下次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教练与你并肩同行。”
师:什么是并肩同行?
生:就是跟你一起努力。
师:你有困难的时候——
生:我会帮助你。
师:你成功的时候——
生:我会替你高兴。
师:看,这样,人物的语言就丰润起来了。你把刘教练安慰你这个部分再讲一遍。
生:有一次,我在中韩跆拳道交流赛中落败了,很伤心,很想哭。刘教练走过来安慰我说:“梓轩,不要伤心难过,只要下次努力,就一定能成功。教练与你并肩同行,跟你一起努力,你有困难的时候,我会帮助你;你成功的时候,我会替你高兴。”
师:接下来,刘教练怎样教你横踢?
生:教练告诉我横踢的时候,脚伸出去要直,收回来的时候动作要干脆利落。
师:你把刘教练的话直接讲出来,让刘教练在你的文章里开口说话。
生:刘教练对我说:“梓轩,你这次落败的原因是横踢的动作没做好,踢出去的时候,脚没有伸直,要是做好这一点,下回应该可以得奖了。”
师:突发奇想,好想看你横踢啊!(生现场表演横踢动作,大家热烈鼓掌。)
师:名师出高徒啊!好有劲的一个横踢啊!人家说,人生得一知己,无憾;我说,人生遇一良师,终身得益。
师:看,如果你的文章当中,有人物的语言,有人物的动作,再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事例也就可以写具体了。
先说后写,体现起草阶段的指导过程。张老师的点拨,处处落在学生思路堵塞处、落笔困惑处。随着老师的具体引导,学生把人物的对话变丰富了,把教练教横踢的关键点说具体了,人物的形象和特点就由苍白变丰满了。好老师的功力都是用在刀刃上。

3.提供范文——易于模仿
好的习作例文,相当于数学的例题,是学生练习时不可或缺的参照物。相比于课文,教师的下水文更具亲切感,更易于模仿。
(张老师的下水文略)
这篇下水文,对准本次习作的要求,用一个平凡的生活事例,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勾画,呈现了一个乐于助人、不服老的可敬的妈妈形象。
张老师还特意安排让学生为文章加题目,引发学生思考,提供机会练习提炼“文眼”。学生所起的题目都能画龙点睛,如“不服老的妈妈”“助人为乐的妈妈”“永远年轻的妈妈”。

4. 修改评议——养成习惯
张老师的评改环节,也具体务实。首先有明确具体的修改要求,让学生知道改什么,怎么改。1. 听一听:用了什么事例写人物品质(技能)。2. 想一想: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品质(技能)。3. 夸一夸:好在哪里。4. 提一提:哪里需要修改。其次通过即时点评,在习作中检验目标的达成度,语言表达的准确度,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为每位学生课后进行自改或互改提供参照。再次,建议把习作读给文章的主角听,以建立“发表”意识,推动内需——有明确的读者对象,会引发写作动力;要得到别人欣赏,就得用心表达,字斟句酌。

(原文载于《小学语文教师》。题图源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