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谈口

 我心飞扬695 2015-09-17


口,指整个口腔,包括唇、吻、舌、齿、龈、咽喉等。古医籍中又有称其为口窍、牝户、玉池、太和宫、都门者。口为脾之窍,具有辨五味、磨饮食、泌津液及发声音等功能。
1
中医论口的形质结构
口腔之顶为腭,又称口腔天盖、天花板。分为硬腭和软腭。软腭可活动、吞咽时上抬。
嘴唇或唇四周组织,古称“吻”。《说文解字》指出:“吻,口边也”,专指口角。
唇,又名口唇、唇口,《难经》称其为“飞门”(飞、扉同音,故名),位于口之前端,分上唇、下唇两部分。
口唇四周,微露白色,故称唇四白,“脾胃……其华在唇四白”(《黄帝内经》)。
上唇表面正中线上有一浅沟,为“人中”。
口内之齿,又称牙齿。分上下两列,中医学有“齿为骨之余”之说。齿、牙多无区别,常可互称、混称。齿龈,又称牙龈,牙床上之肉也,为肉之延伸,由胃所主。上龈由足阳明胃经所属,下龈由手阳明大肠经所络。
口腔内载牙之骨,为牙床,又名牙车,分上、下牙床。
牙齿埋于牙床部分为牙根,又名齿根。
板齿,又名门齿。犬齿,又名虎齿。真牙,又名智齿、智牙,俗称尽头牙。
《黄帝内经》中尚有口解剖的一些相关论述,指出:“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深三寸半,大容五合。”
2
中医论口的生理功能
进饮食、磨水谷
口腔是饮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之路。《黄帝内经》指出:“水谷皆入于口”。古医籍称“口为胃之门户”。饮食物从口进入胃而开始其消化吸收过程。
关于五味、口腔、肠胃之间的关系,《黄帝内经》中有多处涉及:“五味入口,藏于肠胃”“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
进入口中的饮食经过齿的磨碎,变成糊状进入胃中,以助于脾胃的腐熟、运化之功。
助呼吸,发声音
口腔亦为气体出入之门户,有助肺呼吸和发声音的作用。
《黄帝内经》指出:“口鼻者,气之门户也”,并强调“口唇者,音声之扇也”“悬壅垂者,音声之关也”。明代医著《类经》亦指出:“唇启则声扬,故谓之扇,舌则音声之机也,舌动则音生”。口助呼吸,发声音的功能,主要与口唇与舌的活动有关。
3
中医论口的生理联系
人体气血津液通过经脉上注于口,使口得以发挥其纳谷辨味、磨谷言语的生理功能。中医理论认为,口与脏腑经络之间均有不同程度的生理联系。

口为脾之开窍

《黄帝内经》明言脾开窍于口,论中有多处论述脾与口的关系,诸如“脾主口……在窍为口”“口唇者,脾之官也”“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这些说法均从不同角度指出口进饮食、司口味等功能均与脾运化功能有关。脾气健旺,则津液上注口腔,唇红而润泽,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以助消化,而食欲旺盛,口味正常。

口为胃之门户

胃为水谷之海,口为胃之门户,是饮食物进入胃中的必经之路。口与胃关系密切。《黄帝内经》指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从经络运行角度看,足阳明胃经过上龈,手阳明大肠经过下龈,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由此进一步加强了口与脾、胃、肠的生理联系。

齿赖肾精以固

足少阴肾经也系舌本,连舌下,并与齿相连。关于齿与肾的关系,有肾主骨,齿为骨之余之说。说明人体骨、齿是否坚固均与肾中精气的盛衰有关。若肾气虚衰,肾精亏耗,齿失所养,则牙齿疏隙易摇。

口与经络联系广泛
口为经脉循行的要冲,循行于口的经脉主要有:足阳明胃经(过上齿龈)、手阳明大肠经(偱下齿龈)、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至舌本、进咽喉)、手少阴心经(系舌本)、手太阳小肠经(上?抵鼻)、足厥阴肝经(络舌本,循唇内,环口唇)、手少阳三焦经(下颊至? )、督脉(至上唇部)、任脉(环行口唇)、冲脉(别络唇口)。
4
中医论口的病因病机
口的病变,既可感受外邪、感染“牙虫”所致,也可因脏腑内伤而累及。

感受外邪

风热之邪,侵犯口腔,灼烁黏膜龈肉,使气血瘀滞,脉络壅塞,而致口腔黏膜与牙龈红肿疼痛;亦可引起牙痛,得热加剧,遇凉痛减,古称“风火牙痛”。

风寒之邪,侵入齿中,亦可引起牙痛。此种牙痛多遇冷风、冷物痛加,得温则痛减。

脾胃热盛

平素过食炙煿肥甘,化热蕴结脾胃,或由于邪热内传胃肠,胃肠中火热炽盛,热毒循经上攻,而致黏膜红肿、溃烂、疼痛,甚者灼伤络脉,而见齿衄、舌衄。

若脾胃湿热上蒸口舌,可使口腔黏膜糜烂,表面可见一层腐浊之物覆盖,并可感觉口甘、口苦、口臭、口腻。

肝胆郁热

若肝气郁结,郁而化火,上炎伤齿,则见牙痛龈肿等症。若肝胆湿热,又多见口苦。若肝热生风,风火相煽,则见舌强、牙关紧闭等症。若肝经郁热,上蒸于唇,亦可致唇干肿裂。

肾虚精亏

肾阴虚损,无力制约阳热,虚火上炎,可见牙龈微红微肿,隐隐作痛,久则牙龈萎缩,牙齿松动,咬物无力,午后尤甚。虚火上炎,也可引起口疮,黏膜微红,常有点状溃疡一二枚,进食则痛,反复发作,难以速愈。肾精亏耗,齿失滋养,故齿脆易裂,齿摇易落。

5
中医论口的诊断价值
口唇、牙齿、口味等的异常变化,在中医临床均有其相应的诊断价值。
唇色偏淡,见于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者。
唇赤肿而干者,多为热极伤津。
唇色发黄,为脾虚湿困、肝胆湿热之象。
唇紫者,多为胃气虚寒,又可见于血瘀内阻。
口唇干燥焦裂,或裂开出血,多主津液已伤。
唇色黑者,多提示病情重,预后差。
牙齿过早松动,多属肾虚精亏。
口淡、口甘、口腻,多为脾胃湿阻。口苦、口干,多为内热、阴伤之象。口咸则多属肾虚所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