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益】校本教研原来还可以如此另类:亦小“品牌教师周”活动启动

 极品小说馆 2015-09-18

“钱锋周”日程安排

十年生万物(9月21日-27日)


钱锋,浙江平湖人。现任教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全课程实验项目课程领衔专家,级部主任,教师书院院长。致力于儿童通识教育,专注拓荒中国文化启蒙教育的原生路径。率领团队独立开发“万物启蒙”中国文化项目课程,“光照童年”儿童电影课程,均产生全国性影响,开项目课程与影视课程先河。参与LIFE国际教育论坛、全国新学校论坛、全国新经典大讲坛等国内主流教育论坛演讲,足迹遍及全国及东南亚华文教育圈。多家杂志核心作者,发表文章几十万字。天涯博客名为“老伯牙”。


2014年11月,钱锋老师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封面人物。



2015年6月,与常丽华老师一起,上《教育家》封面。


2015年9月,《小学教学》封面人物


“钱锋周”十年生万物海报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首个“品牌教师周”暨“钱锋十年课堂教学回顾与展望周”日程安排

【展示周课程安排】

2005年到2015年,这十年,钱锋辗转4所学校,从江南来到北京,从公开课教学逐渐转型为课程开发。他不迎合流行,不创门派,不提风格,却独自思考着中国启蒙语文最源头最根本的问题。这一周,他精选了10堂具有代表性的课,汇聚成5个主题。以当初的风貌一并呈现给大家,或许你可以从中看出十年中国小学语文教改的印记,听出他十年语文探索的变与不变。究竟是怎样的十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


9月21日 爱的启蒙

2005年秋天,钱锋首次踏上杭州省城讲台,一堂《秋天的怀念》,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令全场为之感动落泪,直到下课了,孩子们仍一动不动地坐着,不舍离去。是什么创造了如此强大的课堂场域?是母爱。唯有深挚的母爱,勾起我们童年深处最深远的记忆,和之后诞生的《第一次抱母亲》《月光启蒙》两堂课合称“母亲三部曲”。这三堂课振动的是人类共有的情弦,也成了钱锋语文的课堂启蒙。

2005年,钱锋老师在浙江省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9月22日 重读经典

2007年-2009年,钱锋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成立的首期“浙派名师”工作站,师从当代著名教育家张化万先生,这三年完整的语文教学锤炼,有效地拓宽了教育视野,提升了教育思辨力。2009年起,钱锋承担了省课题《重读经典:发现老课文的新价值》,成效显著,《福建教育》连续6期连载课题成果,并被收录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其重构课堂的代表。

2009年,钱锋老师在浙江省平湖市艺术小学。


9月23日 光照童年

钱锋的电影收藏很有名,藏数近万,多为经典。这个常被人当做娱乐的兴趣爱好,在他也是严肃的阅读,自然就诞生了儿童电影课程。为了课程开设,亦庄实验小学配备了一台专业的巴可数字胶片播放机,即将投入使用。钱锋解读电影就如他解读文本一般,广博而精微。这一组解读,曾经在《读写月报新教育》专栏刊载,引起关注。这一个被命名为“光照童年”的电影课程,随着《儿童电影手册》的出版以及开国内先河的儿童电影分级系统的实施,也即将揭幕。

钱锋老师在自己家里构建的影音空间。


9月24日 高山流水

2007年,王崧舟先生曾以“绝了”两字评价钱锋的《伯牙绝弦》。该课在浙江省阅读教学大赛上,以“偏执”的解读和“三境”课堂结构,让“知音”的千古绝响成为课堂可触摸的形式。文化以它的恒久弥新再次彰显了钱锋语文教学的人文主张。值得一提的是,钱锋的音乐收藏亦如电影一般,音乐与诗歌,琴声相和,在课堂上散发出悠远的意境。

2007年,钱锋老师参加浙江省阅读教学大赛执教《伯牙绝弦》。


9月25日 万物有灵

2013年9月,亦小乾元初始。开学第一天,钱锋的跨界课程“石头记”诞生了。一个全课程的子品牌项目“万物启蒙”课程,逐步成型。这个课程的缘起就是《诗经·采薇》。这堂课追溯了《伯牙绝弦》开创的文学意象,以一根杨柳串起了三千年历史。应运全课程改革,直接叩响了“万物启蒙”的大门。之后,钱锋和他的万物启蒙团队伙伴们,重新回到中国文化的原点,带领孩子们循着万物足迹,试图重新筑造一条中国文化启蒙的新路径。

2013年9月,钱锋老师在教室里开启第一堂“万物启蒙”课程《石头记》。

封面摄影:顾春春 编辑:边淑清

来源:亦庄实验小学微信号(授权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