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巧:八百字短文应有的风貌

 江山携手 2015-09-19

 精巧:八百字短文应有的风貌

 

山东淄博市教研室 特级教师 王玉强

                   

                (<新高考>要发表,约稿)

 

   精巧,就是精致、巧妙。我觉得文章贵在精短、绝妙,这主要体现在构思与文章的结构上。让我们先来看看冰心的一篇散文。

笑(冰心)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扰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这篇文章可谓精致巧妙,可谓典范之作。这篇散文为我们勾画了三笑的优美意境,表达了作者那颗希望人间充满微笑、友善和爱意的博爱之心。第一个写安琪儿的笑,然后展开联想和想象;第二个写赤着脚儿的孩子的笑;第三个写依着门的老妇人的笑容。三笑交融,自成一体,这样的铺排构思不是一种审美的享受吗?扬着翅儿的安琪儿、赤着脚儿的孩子、依着门的老妇人,也许是寻常生活中人们并不经意的,但在冰心的笔下却幻化出一个美丽的瞬间——“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我们从这篇文章中学到了什么?文章在构思方面有什么奥妙?文章分成三个层次,从不同的层面、角度展现“笑”的场景,“笑”的生活,融入了艺术与联想的功夫。

而一篇高考作文又如何在短短八百字的文字里面体现巧妙吗?下面是天津卷高考作文“我生活的世界”的一篇优秀作文。这篇文章就是围绕自己的爱好“足球”展开的。

我家的“球迷”(天津考生)
  我家的结构再简单不过了:爸爸、妈妈和我。我和妈妈都是标准的“超级球迷”,意甲英超、欧锦赛、世界杯,我们母女绝对是忠实观众。但一看起球来,我们的“风格”却是大大的不同。
  我看足球,曾被妈妈总结过一个16字方针,即“大吼大叫、乱蹦乱跳、指手画脚、连嚷带闹”,而且对自己喜欢的球队和球星疯狂崇拜,大加赞赏;对自己不喜欢的则狠命批判、痛加挞伐。爸爸说我没有一点淑女风范,妈妈则文明地称之为“缺乏看球职业道德”。妈妈看球则从不带主观色彩,对每个球队、球员都能做出公正的评价;就连最激烈的中韩对抗赛都能做到平心静气,不动声色,仿佛的的确确是在品味“足球本身的魅力”。除了在中国队输球后一声恨铁不成钢的长叹外,妈妈的“球风”真可谓“君子”至极。
  虽说我和妈妈的看球风格大大不同,但母女连心,我们也有“心有灵犀”、不谋而合的时候。前几天的世界杯热身赛,当中国队以10领先后,法国队全线压上,向中国队城门发起一次次强有力的进攻。“真是狂轰滥炸了。”我和妈妈竟不约而同地冒出了这句话,四目相对,我和妈妈顿时大笑起来,闹得刚推门近来的爸爸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个劲儿地打量自己,还以为自己出了什么洋相呢?
  我和妈妈虽然常常乐在“看”中,但总觉得家里还是少了些“足球气氛”,也难怪,家里唯一的男子汉却不看球。于是我和妈妈便有了——培养“接班人”计划。
  “爸,足球可是现在世界上第一大运动项目。” “就是,足球的激情可是别项运动无法比拟的。”“爸爸,您那么关心国家大事,也该关注一下中国的足球吧?”“还有我们天津自己的球队呢!”……
  就算爸爸的意志再坚强,也经不起我和妈妈的这番“狂轰滥炸”,这不,原来一向“两耳不闻足球事”的他现在也看球了。偶尔也会冒出“越位”“角球”一类的足球术语,尽管有时也会犯些把卡卡叫做“咔嚓”的低级错误,但总的来说我的老爸进步不小。这下,我家的足球事业总算“后继有人”,我和妈妈也可以长长地松一口气了。

这篇文章的构思很巧妙,也很简单,也是三个层次:一是写我与妈妈看球的不同性情;二是写我与妈妈看球的相同点;三是写我们如何让爸爸爱足球,看足球。这样就整体展现了“我生活的世界”的真实生活。

我们从一篇名家散文中看出了“三个事例”构思文章、巧妙联想的重要,我们又从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中体会出“三个事例”巧妙构思、分层展现的奥妙。“三个事例”可以是不同地域的,也可以是一个事件三个方面的。

我研究高考作文30年了,我往往在深刻思考这些问题:如何让学生迅速、巧妙构思?如何达到文章的精致、绝妙?如何让文章既扣题,又富有文采?如何在短短八百字的篇幅里,尺水有波澜,纵横出捭阖?是故,我总结出了一种文章精巧构思的方法:作文=1+1+1

“作文=1+1+ 1如何理解呢?如果你要写记叙文,这个“1”,就是指三个事例,当然这个“1”还可以延伸;如果你要写议论文,这个“1”,就是指用三个事例来证明一种观点。为什么是“三个事例”呢?因为你的文章仅仅只有八百字,文字很短,又要内容丰富,怎么办?只有从不同角度、侧面来证明、阐释与渲染等等。我觉得文章特别是高考作文,不要故意描述得太神秘,高考作文就是考查学生最基本的语言表达水平的。所以文章要扣题,要有丰厚的内容,要语言优美。概括起来就是:扣题准,内容丰富,语言好。如何达到这些要求呢?就要从构思与设计上找突破口了,就是要达到结构的精巧。我觉得“作文=1+1+1就是迅速达到结构精巧的捷径与策略。

   我认为,作文形式整体上有两种,一种是横式结构,一种是纵式结构。横式结构,就是并列式、平行式结构;纵式结构,就是递进式、发展式结构。下面我先介绍一篇横式记叙文的精巧构思。例如,山东卷高考作文“见证”的一篇满分作文是这样凸现横式结构的。三个事例都是单独构成一段,每一个事例都是围绕一个角度来写的。三个事例分别写了父亲的坚强、温柔、孝义。我们分析,就是写一个人物性格也要从生活的细节深入挖掘,要仔细地描述、突出至少一个动人的细节与情境。

  证(山东考生)

当我坐在清凉的教室认真作答试卷时,父亲正在烈日下收麦。谨记此文,让它化成一片树荫,环绕在父亲头上,表达女儿的疼惜与感激。                                              ——题记

金澄澄的麦田见证了你的辛勤,灰白的头发见证了你的付出,幸福的家庭见证了你的努力。父亲,一切的一切见证了你的伟大。

伤痕见证你的坚强。永远忘不了你跪拜邻居请罪那一幕。这是你的伤痕,我们都知道。母亲的疯病又犯了,失手打了邻居,人家吵着上吊自杀,我们急得不知所措,你很久沉默之后带我上邻居家磕头道歉。我愣了,一个经常教育我人穷志不短、男儿膝下有黄金的父亲下了这个决定。但我服从了。当我们跪下时,全屋子的人震惊了,而我心在滴血。我看到七尺男儿沉下的头,我听到那微微的一声叹息。但我更看到你的大义,你的坚强。

泪水见证了你的温柔。从未见过你的泪水,你的脸上只有坚毅、严肃、岁月折磨的刮痕。那次见了你的泪水,大而晶莹。我们送母亲去住院,条件差、秩序乱的医院让母亲暴躁。我一边拉着母亲的手,一边疼惜地流泪。终于护士带走了你我之间的母亲。我看见你拉着母亲的手挣扎了一下,眼里全是不舍、担心。终于在大门关闭的那一刻,我看见有泪水从你眼眶流出,大而晶莹,折射着温柔、不舍的情感。

沉默见证你的孝义。母亲的疯病让爷爷奶奶对我们不满。面对脾气暴躁的爷爷,你低下了头,他又在训斥你,训斥你不听他的话跟母亲离婚。你每次都用沉默来回答爷爷的训斥。那次爷爷闯了祸,叔叔大伯都在指责他,你依旧沉默,默默地借了钱帮爷爷弥补了过失。我看到爷爷看你背影时的那份歉意、爱怜。我看到爷爷眼神中的感动,我看到爷爷也开始照顾母亲。我看到你用孝义填满一个家庭幸福的空位。

父亲,岁月见证了你的坚强、温柔、孝义,岁月见证了你平凡中的伟大。麦子熟了,见证了你的付出,汗水的付出。高考的捷报就要来了,它将见证你的付出,心血的付出。

而纵式文章又如何精巧构思?社会多样而纷繁,你如何从一个方面与角度入手,来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从中提炼、升华、脱俗,从现实社会中挖掘出精神的内涵来。江苏卷“绿色生活”,一位考生就写了一篇有关绿色生活的纵式结构的散文,文笔优雅,从现实的尘嚣里看到了高贵的精神追索。文中有三个层次:一是现实,二是品茶,三是悟道。这也是符合“作文=1+1+1构思理念的。整体上看,文章是递进式结构,从眼前的现实生活,转入自己熟悉的绿色生活品茶,进而从茶道里悟出“至纯至简,至明至净,过一种绿色的生活”的内涵。文章最后的总结段,作者巧妙地进行了概括:先是“静”,再是“净”,最后?“境”。作者这三个“1”的涵义昭然若揭。这既是对自己文章精巧构思的梳理,也是给阅卷教师的一种简单而深邃的提醒。

 绿色生活 (江苏考生)

蜗居一隅。剥落的朱红,凌乱的书架,飘摇的老屋……这一切,与理想中的绿色生活太不相称。

   今天,你是否还在为日益暴涨的房价殚精竭虑?是否还在替明天的落脚点大声疾呼?是否还在为身居蜗壳怨天尤人?你终日翘首祈盼头顶那片绿,却发现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陷于名利中,一身污泥……你的书架蒙了尘,你的心灵生了灰。

   生活本绿色,菩提本无树,然,何苦惹尘埃?

    可我还是终于瞥见了你的满架藏书和藏书后面的那盆文竹,它透过几千年厚重的扉页,袅袅动人,青翠欲滴。你摸摸那文竹的叶片,眼里有我读不懂的深意。你建议:何妨用只透明的玻璃杯,来泡一杯春色?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茶源于尘土却止于流水。这杯中的茶,竹雨缤纷翩翩而下,如陆风群舞,绿波荡漾。此时捧起,雾色弥漫,影影绰绰。这已不是墙上的画,书上的诗,而是胸中的万千气象,是锦绣河山浓缩于身体里的悠然体会。

   你呷一口茶,望向窗外,发现绿竟有如此丰富的层次和差别,鹅黄浅嫩,苍翠葱郁,青碧墨黛,展现到你所能想象到的每片绿。在这时,每棵树,每株草,每片叶,都是一片独立绿,绿到你自身也要幻变成一片绿,一片匍匐在万绿丛中的叶。

   你收起目光,看了我一眼,似有深意。你说:阿拉伯人品茶有三道,一道苦若生命,二道甜若爱情,三道淡似微风。而佛门悟道有三个阶段:勘破、放下、自在。其实,无论是茶,是诗,还是禅,都是使人回归到至纯至简,至明至净,过一种绿色的生活。你再呷一口茶,不再言语。

   好,我知道了。现在,什么也不要说,让我们端坐下来,坐成道,坐成神,坐成佛,看这文竹翠片长久地绿下去,看我们的心灵空灵到最佳境界,让我们拂去尘埃清扫花径。

   行走于尘世,有人低头捡拾别人落下的钱币,埋头刨尘埃里的富贵。亦有人向往绿色生活,他们抬眼揣测云的心思,聆听天边的落羽,观察刺入天际的大树,他们全长着富有哲理的眼睛。

   绿色生活,先是“静”,再是“净”,最后?“境”。

  简单而闲适,人因植于对绿色生活的歆羡而得以荫庇在美的浓荫下。

   “作文=1+1+1也符合议论文的精巧构思吗?实际上议论文可能要简单一些了。议论文也是有横式与纵式结构的。横式结构的三个事例,是并列的,是来证明文章观点的;纵式结构突出表现在观点的递进与深入上。下面是一篇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的高考高分作文,得分69分。从事例看,也是运用“1+1+1策略的,基本用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事例:凯文·卡特,柳永、王国维的事例,沈从文、童第周的事例。从结构上,有递进的成分,就是从“砍——阻碍——心坎”的结构挖掘的。特别是文章分论点的提示语非常分明:“这道坎,无形;这道坎,拦住了太多人”;“心坎,竟如此难以跨过”;“心里的坎,捉摸不定”等。这些点睛之笔,在文章中特别重要,一是告诉阅卷教师我的文章很扣题;二是表明我的文章有深度,从一般的“阻碍”,提升到“心坎”的高度了;三是先举退缩的事例,之后列举“谁说面对心理的煎熬我们从未获胜”的事例,实际上也是一种递进。

必须跨过这道坎(上海考生)
  山是一道坎,它高,它威严,它绵延着一股凌人之气,阻挡着人们的脚步。然而再巍峨的山也能被征服,我不禁问:世上还会有跨不过的坎吗?有个声音告诉我:别忘了,你心中横亘着的才是永恒的阻碍!呵,是啊,我们不就时常在心里那道坎前退缩吗?
  这叫人想起凯文·卡特和他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一位苏丹女孩在前往救济站的路上被秃鹰袭击着,她无力反抗,眼里饱含泪水与恐惧。卡特用这照片纪录了非洲大地的苍凉悲情,却被更多人指责缺乏道义与人性。其实他在按下快门后马上掷出了石子将女孩抱进救济站,然而众人的尖锐指责还是将这位摄影师的心刺伤了。“生命的痛苦远比快乐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自白之一。

  一颗明星的陨落犹如落水的石子般不再夺目。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这双善于捕捉世间之真、人性之美的眼睛?竟是卡特给自己垒起的一道坎!惋惜之余,是否还应唤起那心灵的坚强与无畏呢?倘若总是在流言里逃进阴影,心中这道心坎将永远成为负担。所以勇敢的人,你必须握紧拳头跨过去
!
  这道坎,无形;这道坎,拦住了太多人。当柳三变忘情于戏楼霓虹青衫红袖间时,当王国维顶着前清遗老的旧帽对想象中的王朝难以释怀时,他们的光芒淡了,他们的精气散了。柳永终究只吟那儿女情长的歌,王国维终究只属于皇城那一泓湖水。

  心坎,竟如此难以跨过。但是,我们必须跨过!谁说面对心理的煎熬我们从未获胜
?
  犹记得黄永玉先生说过,文革下放时,他与表叔沈从文擦肩而过。正是在那条乡间小道上,从文先生说了三个字“要从容”。我感动了,为那平淡的三个字里传出的力度。仍是那段艰苦卓绝的时期,童第周被从中科院系主任的位置上拉下马,他被批斗,被叫去扫了整整五年厕所。然而这位瘦小的知识分子没有惊慌失措、乱了方寸。他每天坚持在八点前完成工作,因为这是表示他“对八点后工作时间的尊敬”。

  这些人,也是平凡的人,他们也曾面临世间最难熬最残酷的一道坎,但他们挺过来了,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必须跨过这道坎
!
  心里的坎,捉摸不定,可以叫人在平静中怀有深深的绝望,然而跨过去了,我们就都是胜者。所以我记住了,必须跨过这道坎,才能迎来人生的另一页精彩篇章!

    实际上,通向“精巧”的路径很多,例如“尺水波澜”,例如“文似看山不喜平”,例如“渲染、铺垫、悬念、联想、借鉴”等等,但什么是最简单的、最容易操作的“精巧”构思呢?于是我提炼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构思方式,叫做“作文=1+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