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3)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谓之

 johnney908 2015-09-19
    科学求知有二个要素,一个是经验感知,一个是数理逻辑。前者是对无序的综合,后者对有序的求真。是在无序中探得有序,在一定的条件下研究事物,不研究无序的问题。前者是非线性的,后者是线性的。前者是无条条件的;后者是有假设条件的。就目前的发展来看,西方对非线性的世界的认识和开发才才刚刚起步。现代科学已经认识到传统科学的这个弱点,而且也想去解决这个问题。打破这块坚冰的就是1962年混沌理论的出现。提出这一个理论的也是个科学家,不过他是科学家的异类,只研究非线性和无序的课题。他就是洛仑兹。他在看似杂乱无章的无序里面,找到了分数维和自相似性。 自相似性这个概念在西方世界很早就推崇过它:设想一滴水中含着整个多彩的宇宙,而这个宇宙里面又包含着很多水滴,而这些水滴又是一些新的宇宙。这就是在佛常说的, 一粒沙中见世界。
    中国的古人通过感知经验的方法,对自相似性早已有了很成熟的理论。在《黄帝内经素问》的《五运行大论》中,黄帝请教岐伯关于阴阳于数之间的关系时,谈到一个问题, 阴阳在数上是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甚至可以无穷推下去,但是为什么岐伯讨论的总是三阴三阳呢?为什么不变成千千万万呢?岐伯说: “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谓也。” 这里的阴阳泛指万物,也就是说万物是可以计算的,但不是西方自然科学逻辑体系的严密计算,它是根据“象“来进行计算的。 “象”就是一个古代圣人研究看不到摸不着的无序世界的工具。有了这个工具,在无序中,也可以找到有序。
    我来举个例子来理解什么是象? 从一年四季的角度,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冬天,是一个冬象。因为这个象是确实存在的:由春夏长出来的树叶,现在已经没有了,原来绿油油的田野,也是一片雪白,这个就是冬象,一个凋零落寞的象。如果我们知道了春夏秋冬这个运转关系,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能正常的生,夏才能正常的长。夏能正常的长,秋才能正常的收;秋能正常的收,冬才能正常的藏;冬能正常的藏,春才能正常的生。 通过现在看到冬这个实象,我们可以逆推出其他的3个虚象(虚是看不见的,是成形前的东西,实是可见的,是成形了的东西)。古语云:瑞雪兆丰年,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很正常的冬天,就会跟随一个正常的秋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