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 清·顾炎武撰 书中的“禁酒篇”,回顾了我国自周代以来的禁酒史,明确指出: “酒害”或“酒祸”是人自己造成的,不应归因于酒。 《仿园酒评》 张荩撰 书凡3篇:一、酒德,二、酒戒, (俱叙饮酒的规则和注意事项);三、饮酒八味,谈八种性昧不同的酒在饮中的不同境界。载《古今说部从书》一集。 《揽胜图》 清·吴陈琰绘制 酒令图记之书。共罗列我国古迹和人文景点68处。时人王璋评论说: “以游山行酒,极尽人才之致,且位置各有妙理,可以为豪饮之助,可以为卧游之资,咄咄奇妙。” 《酒部汇考》 清·陈布雷撰 此书今未见,亦不见各家书目著录,仅《四库提要》卷一一六子部谱录类存目著录云: “18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姓氏。卷三末载国朝康熙三十年禁止直隶所属地方以蒸酒糜米上谕1条,当为近人所著矣。”所录自经史以及稗乘诗词凡涉于酒者,征采颇富。分为汇考6卷、总论1卷、纪事5卷、杂录外编各1卷。清俞敦培撰《酒令丛抄》,凡列中称“国朝人有《酒部汇考》18卷,不着名氏,未见其书”。修于清康熙年间,刊刻于雍正四年的《古今图书集成》,在经济汇编、食货典、酒部中有“酒部汇考”的名称。今据此各卷名称与其相对,竟毫无差别。卷三酒部汇考3末有: “皇清康熙三十年十月二十六日,上谕内阁闻畿辅谷价翔贵,遣户部笔帖一员往谕直隶巡抚,令其于所属地方以蒸酒糜米谷者,其加意严禁之。”一条,与《提要》所云一致。陈书今本酒部15卷,实为杂录,外编合为一卷,总论与艺文一合为一卷、艺文四与纪事一合为一卷,亦应为18卷,据此知此书即为《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中的酒部。似有人从《古今图书集成》中拆出,别行于世,流传不广,以至清人都未见其书。有《古今图书集成》在,此书今不传,亦无憾矣。 《胜饮编》 清·郎廷极撰 18卷。依次为“良时”、“胜地”、“名人”、“韵事”、“德量”、“功效”、“著撰”、“政令”、“制造”、 “出产”、 “名号”、 “器具”、 “箴规”、 “疵累”、 “雅言”、 “杂记”、 “正喻”、 “借喻”等。每卷内各有子目。全书搜罗整理了历代与酒有关的人物、故事、物品、习俗、著作等,内容颇为丰富。见《粤雅堂丛书》及《笔记小说大观》本。 《酒令丛抄》 清·俞敦培撰 此书凡4卷,是古代酒令的集大成之作。汇集有《乐记》以来,历朝见诸于文献的酒令,加以分类整理,作者有观点者,加按注明。古令注明出处、雅令、通令,还采有稗说、巷语,不详出处者,未注出处。全书包括《古令》、《雅令》、《通令》、 《筹令》4卷,辑录古今酒令322则,搜集历代酒令最为丰富,是研究古代酒令的重要资料。今《笔记小说大观》第30册收有。 《列仙酒牌》 清·任熊绘 《贩书偶记》卷一。子部艺术类载《列仙酒牌》卷,云: “山阴任熊绘,咸丰间刊”。酒牌是旧时文人雅士饮酒行令时的用具。也称“叶子”、 “叶子格”,类似今天的扑克牌。用历代名仙绘成酒令牌, 配上诗词,图文并茂,上面写清行酒之法,组成一套,48叶,由座中宾主一一拈取,然后按牌上所注行酒。如“壶公,壶中日月长,投壶不中者饮。”兼取筹令、钓螯之法。可供研究古今酒令者参考。 《酒律》清·张潮撰 张潮,字崃,号心斋,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好为酒事,尝为《酒社刍言》、 《嫩园觞政》作序跋,作《饮中八仙令》等。 《酒律》参考《刑法志》,以古代法律中的五刑和赀刑论酒刑。将饮酒者在席上所犯过失,分情况轻重,处以“笞、杖、徒、流、罚(俸)”五等刑罚。 《酒律》中有罪例50条, 为酒令中的律令类。颇受法律文化的影响,在酒令中独具一格。 《檀几丛书》第l集第5帙中收有。 《嫩园觞政》 清·蔡祖庚撰 此书亦为酒令,有张潮《小引》。将行令与升降官职联系起来,有“条例”、 “升降考”,用掷骰行令,宛如一幅升官图。用骰子点数行图,按照图谱的说明升降官职和饮酒。可资观赏当时酒场风习。 《昭代丛书》甲集第5帙收有,近人胡山源《古今酒事》亦收有。 《酒社刍言》 清·黄周星撰 张潮《小引》云: “此篇于寻常觞政中,特设三戒。”即一戒苛令,二戒拳哄,三戒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