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典型形象

 fdshan 2015-09-19

 

非典型形象

彭 德



新出版的《艺术派》杂志,封面是一位艺术家的照片,胸像,情态搞怪,相貌有点眼熟,细看是郭润文。这张抓拍的照片很打眼,但内涵上一点也不像郭润文。为什么不像?不典型。有一年到纽约和洛杉矶做展览,我同郭润文等十二位油画家一道,每天耗在一起,历时一月。尽管他衣着时尚,饮食洋气,有一股东南亚大享的贵族派头,可是为人平和,不张扬,不夸饰,不搞怪。这个封面上的照片,属于非典型形象。

什么是典型形象?典型形象最能体现对象的本性。比如你看一位熟人远远地走来,隔着百米左右的距离,用零点五左右的眼力,五官都看不清,却能一眼断定他是谁。凭什么断定?凭他的体态、姿态和情态。走路的样子最能显示一个人的性情,那是他的典型形象。如果你不经意看到他的刹那间,他碰巧崴了一下,身体倾斜了,双手下意识的张开了,样子很夸张,很打眼,典型形象却在刹那间消失了,你会以为他只是一个陌生的、与你无关的瘸子,而不是一个熟人,一个能全方位渗出他同你关联的各种往事、各种情感、各种思绪的人。

按照胡塞尔的意见,一个对象呈现的形象,既会受到偶然因素的影响,也会被观察者的偏爱所扭曲,比如植物学家和木匠眼中的一棵树,意义和价值是不对等的。在趣味不同的风景画家的眼中,这棵树的呈现方式也不会一致。于是问题就来了:呈现的和被观察的对象都不可靠,怎样的形象才可靠呢?对此,胡塞尔的思考方式,如同削皮和剝笋一样进行双向剥离,直到剝出对象的本质。可是,胡塞尔所说的本质很容易流于形而上的空泛,他推崇的“本质直观”很难体现。离开了时空,离开了具体观察者的现象,要么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意象,要么是一种是似而非的抽象,要么是刻板无味的具象。而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种观察结果或表现手法,一旦放进艺术史,会变得比植物学家和木匠看树更复杂,更需要剝离了。

人的封闭头颅与思维的有限与内敛同构。古典主义绘画的静态形象,如同一个直观的履历,面面俱到而显得刻板,类似讣告和墓志铭。现代主义绘画的本质形象,简明扼要,但往往失之于单调,缺乏人味,不耐看。后现代绘画是一个支离破碎的非典型形象,面面俱到而杂乱无章。不过在后现代主义的理论中,支离破碎的形象正是对象的典型形象。所以,一方面,形象是否典型,需要在更大的认知框架中讨论。另一方面,回到当下的艺术创作,在上述三种形象之外,存在第四种形象吗?如果有,架上绘画就还没有终结;如果没有,画家今后的一切努力,就只能通过三者的杂交,弄出新颖度不高的混血儿了。

需要补充的是,非典型形象尽管不典型,但它有它的用处。比如批评家体现他的思想、眼界和判断力时,或者说呈现他的本性时,往往很严历,很无情,很决绝甚至很武断,可是在现实中他却不会总是一副面无表情的僵尸脸。翻翻批评家的简历上的照片,包括我自己在内,往往笑容可掬。他这种非典型照片传达的意图是:我很严厉,但很友善。

《画刊》2015年第4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