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折」温柔的慈悲

 真友书屋 2015-09-19

经折,顾名思义是折叠佛经的一种通用装订形式,诸多汉字词汇都因内涵丰富而让人心生敬畏,每一个都仿佛图腾。说文解字,窥其堂奥,敬畏尤甚。


看似普通的两个字,你信口说来的时候它是无足轻重的。若你敬畏,它自然也就神圣。




经折大致出现、流行于九世纪中叶以后的唐代晚期。隋唐时期是佛学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广泛传播,意味着佛弟子对佛教经典诵读研译的频繁。因此,就要求佛经装帧形式与之相适应, 以便于翻阅。佛教传入中国,梵经译汉之后,都还是用卷轴,阅读不便。虽无考据可查,但对佛经装帧形式的改造,并最终成为通行的模式为整个社会所接受,是“经折”成为“佛经”专属的重要原因。


宋代以后雕印的大藏经,除北宋初年在四川开雕的《开宝藏》,金大定年间在山西开雕的《赵城藏》,仍采用卷子装外,其他如《崇宁万寿大藏》、《毗卢大藏》、《思溪圆觉藏》、《思溪资福藏》、《普宁藏》、《碛砂藏》,明代《南藏》、《北藏》,清代《龙藏》等,都是典型的经折装。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副小经折的成型,需经写样、雕版、刷印、托裱、折经、切齐、扣板、钤印、刻字等诸多工序。时至今日,“文字”已少被人惜。大量现代化的表达,让“文字”缩于“符号”的小概念中,再无丰沛的文化土壤滋养其生。唯有佛经在此时尚能守最后的文字矩阵,毕竟宗教的力量在时代快速发展大势中是最好的平衡翼,是能稳定人性的良方。我虽不是虔诚的佛教徒,但心中还是能明白他的力量,这种清醒,是照耀我前行的目光。


愿所有的慈悲都能化为温柔的力量,春风化雨。



印经过程







器曰经折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