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术大观】文质禅心大有古风

 昵称12543002 2015-09-20


文/赵臻元

古人云:书画乃文人之余事耳。余以为信然。凡文人者,必为饱学之士,闲暇之时,茶余饭后,心有所感,辄信笔涂抹,无论为书为画,必写其胸中之块垒。故一笔一墨寄寓愈深,而情之益切。虽偶尔为之,然皆风华卓绝、佳作频出也。


纵观当今画坛,善画者可谓众矣,然善画又能书者鲜,善画能书而又能诗文者更可谓凤毛麟角,是则当代以书画独步天下而卓然成家者屈指可数。何耶?学养格调也,气质精神也,概而论之唯文化乃艺术之底蕴也。岂止匠人者流亦步亦趋,区区相较于一技之长短、一法之异同乎?


近僧,文人也,逸士也。好古。少时即喜为文词。及长,涉猎渐广。凡二十余年,偏居城市之一隅,尤自刻励,深入简出,潜心精研诸子百家,以至历代经史典籍,穷其源流,辨其得失,每学至深处,辄废寝忘食,以至通宵达旦。其尤于禅宗和宋明理学倾心日久,亦颇多会心之处,故能以禅理入文理、艺理,得其精而取其髓,相互生发,融会贯通。其为人率真,性情淳厚,不近功利,安贫乐道,有五柳先生之遗风。


其诗文,或托物以言志,或寄寓以兴怀, 一吟一咏皆出于心声,有感而发。其行文纵横捭阖,如江河奔涌,汪洋恣肆,字里行间充溢郁勃之气,读来朗朗上口,如行云流水,余韵悠长。时人凡识其文者,莫不欲识其人,而熟识之书家画家,亦皆以得其评论文字为善。其书法讲求古法用笔,线条圆厚劲挺,又喜以草法为之,有《平复帖》之古雅,间以汉简自由、萧散、飘逸之笔意,朴拙天成,顾盼多姿,亦古亦新,自成一家之面貌。其画擅写意,花鸟远法青藤、白阳、金冬心,近师缶翁、白石,楚楚有致,姿态横生;山水取法倪高士、石道人,浑厚苍茫,满纸云烟。其尤于八大山人用功最勤、体悟最深,笔苍墨润,得“清、雅、简、淡”之旨趣。读其文,观其书,品其画,皆才情斐然,古意峭拔,奇意纵横,不着俗尘。


人生有“三立”,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文以载道、春秋笔法历来为世人所重。书画虽末技,然亦须有道而为之。当今经济社会,人心浮躁,各种思潮并起,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近僧兄才华横溢,满腹诗书,明理识真,通透洞达,不为时风所覆,余以为亦尤为难能可贵也。


余非书画界人士,评论书画亦非余之所长,然吾与近僧兄交往久且知之深矣,今兄之诗文书画结集付梓之际,嘱余谨作小文,以应抛砖引玉之用,余何能以吾之文丑而辞焉。

是为序。

癸巳年初春于初霁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