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圳商报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南宫藏文 2015-09-21

  竺 均 ●无心小筑

  温州庶几可作逃世、避乱之地。这要在城中住些日子方可觉悟,印象中有关的故说旧闻全然找到于此发生的由来了。此地重山叠岭环护,看上去与外界消息阻隔,偏又阔面向海,有了别样的出口,风头、格局即时不同。城中文化习俗遂有由山至海的“过渡”,近山则亲中土,临海则向域外,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则人文蕴藉民俗淳厚,一则商贾云集趋利应时,亦乡土气息亦异域风情,像这样性情交迭而又意态分明的城市,怕是不多的。

  这里是古东瓯国,最早由海岛连缀而来,因之多有海上仙所之喻,从传说到地名皆如是。最妙的是城中九山错立似北斗星座,史载东晋郭璞曾登山观察地形,后跨山建城,名“斗城”。今时众山尚抱郭如接,城市的范围则远不限“斗城”之内了。那日从五马街步行,经由蝉街,隔着信河路的正是九山公园,拾级而上,山那面坡缓梯延,平远次第如向晚暮色的降临,初以为名“九山”,下至傍湖的九山路边,看公园的标识介绍,方知“九山”只公园统称而已,山名“松台”,为九山之一,因山坪如台、上多松树得名,清朱竹垞诗云“苍苍山上松,飒飒山根雨,松子落空山,朝来不知处。”是也。

  或许正是这里的化外、异域之感,士子文人无论乡居宦游尤爱记咏风物,在温州书城购得一本《温州竹枝词》(叶大兵辑注,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辑录风土民俗杂咏甚详,很多看来只堪作邈远的追想了,但也有正可资照目下。譬如商业中心五马街,清人方鼎锐录百首温州竹枝词,有云“冠盖交驰五马街”,盖此街自古繁华。北宋杨蟠永嘉太守任上划定城区三十六坊,今之老城街区应依稀能辨,“三十六坊月,一般今夜圆”,只街名随时迁变十九罢了。五马街即由五马坊化来,因王羲之任永嘉郡守,出乘五马,老幼仰慕而得名,清人郭钟岳东瓯百咏之《五马街》云:“五马街头达广衢,门前五马立踟蹰”,即道此典。

  有些风俗多处竹枝词里提到,譬如旧时温俗三四月以红花染衣,女子喜着红色,清人金左峨作红花词20首专咏此事,便是印象鲜明。尚有名“拦街福”的习俗,二、三月间,街市各设灯幔,祈天降福,榜曰“春许冬还”,为拦街春祈取福之意,是旧时本地独特的节日民俗,其间戏开连场,夜深方罢,词曰“春祈饮福会拦街,酒醴笙簧处处皆。今夜出游新雨后,青泥污损凤头鞋。”温俗原喜演夜戏,竟蔚成中国戏剧的发源。

  这样的地理,如催成佳酿的所在,总是蓄着独有的微妙生态,让我想起“温风如酒”,正可用来形容。时日流转,易于流逝的是人物、乡俗,而山水、风情仍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