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万之争”是怎么回事 1994年3月30日,君安证券委托4家公司(共持有万科总股份的10.73%)发起《告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书》,提出对万科的业务结构和管理层进行重组。 据王石在他撰写的《道路与梦想》一书中所说,当时,君安承销万科 B 股,有1000 万股仍压在手上,成本在12 元每股,而目前市场价只有9元每股。按市场价售出将亏损3 000 万元。而“制造万科被收购题材”就是君安想出来的应付办法,既脱手套现,又不亏损。以王石的话来说,“收购”自然刺激股价上涨,只要万科股价上涨,君安就可以一举三得:抛售积压的万科股票,资金回笼;借小股东的支持控制万科董事会,更方便地操纵股市;赢得维护小股东利益、市场创新的好名声。而君安证券张国庆和万科王石就此拉开了“君万之争”战幕。 3月31日,万科向深交所申请停牌并持续到4月2日星期六,王石称:“这一招,在君安的进攻方案中是没有预期的。股票不交易,你如何操纵股市?连续 4 天的停盘,加之星期日一共5 天,我相信市场足已消化君万之争的信息。”随后,万科分别向持有1.1%的股份和持有2%国有股的市政府投资管理公司掌握求助,海南证券对君安的拒绝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的弃权,对于万科来说,君万之争已摘得了胜利的结果。一周后,中国证监会市场监管部主任张资平来深圳调查“3.30 事件”,君万之争算是落下帷幕。 点评:回顾整起事件,并没有传闻中那么神奇。个中缘由在事儿哥看来倒是股市交易方的利益争端问题,而万科高层能保住而没有卷铺盖走人也是因为抓住了君安关键性的小辫子。不过,“股权分散”的万科也更因此而坚定了信心。 事业合伙人机制的诞生 万科上市前,王石拥有公司40%的股权。1989年万科上市时,王石放弃了万科的原始股份,从而放弃了成为万科老板的机会,成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因此,万科的“股权分散”被奠定下基础。 2014年,刚好是“君万之争”20年以后,万科股价处于历史低点之时,“野蛮人”的敲门声再次响起。4月23日,万科事业合伙人创始大会召开,除了少数几名计划离职的,剩下超过99%的员工共1320人,其中包括郁亮在内的全部8名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签下名字,将经济利润奖金等委托给“盈安合伙”做投资,自此,万科“事业合伙人制度”成立,“盈安合伙”就是一家为万科事业合伙人制而专门成立的公司。 2014年3月,郁亮春季例会上宣布建立该机制时,曾举着一本《门口的野蛮人》说,想要控股万科只需200亿,而2015年8月26日,宝能系总计花费240亿,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 点评:对于“事业合伙人”机制,许多业内人士及分析师褒贬不一,特别是华润被前海人寿挤下宝座后,许多“然并卵”的评价扑面而来。关于被控股后的万科,事儿哥会在下一节继续述说,大家先看看郁亮对事业合伙人机制的评价或许会明白点什么:“事业合伙人有四个特点:我们要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要形成背靠背的信任;我们要做大我们的事业;我们来分享我们的成就。” “过去万科是职业经理人制度,职业经理人和股东是打工关系,依靠职业精神对股东负责,但从小米等一些企业的经验来看,合伙人制度可能是一种更好的利益共享机制,对股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易主以后的万科 8月31日,此前公布过的“百亿回购计划”在今天,也是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获得高票通过。万科股票回购价格调整至不超过13.20元/股,预计可回购股份不少于75757.6万股。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首次就前海人寿表态:万科管理层对董事会负责,但多年以来有绝对的发言权。 (图片来源深圳新浪房产) 会场上有两个问题关于前海人寿,也都十分尖锐,而王石的回应更是耐人寻味: 问:前海人寿的收购态势很快,很快会到达甚至绝对控股的红线,如果万一前海人寿超过万科管理层一致行动人,怎么应对? 王石:万科一直是股权高度分散的企业。如果参照国际上比较大的企业,股权结构都是比较分散。对于万科而言,中小股东就是我们的大股东,虽然没有绝对控股,但是有相对控股,万科多年以来,已经适应了这种股权结构,我们对董事会负责,万科的管理层有绝对的发言权。华润在过往时间里的做法基本上是,非但没有一味谋取利益,反而承担很多责任。 (图片来源深圳新浪房产) 问:前海人寿这件事有没有提前沟通?我们这一两年在转型,从0到1,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可以公布计划? 万科执行董事谭华杰:有提前沟通,买股票是因为对前景看好。前海人寿已经成了重要的股东跟投资者。我们当然有跟他们沟通。他们的表示就是他们是看好万科的经营跟前景进行的财务投资。 点评:事儿哥此前曾就万科被几次增持后的蛛丝马迹做过一系列报道(关注微信公众号“房地产那点事儿”分别回复0828、0804、0729,查看事儿哥一系列报道),可以见得被新东家控股后的万科十分无奈,正如王石所说,万科多年依赖已经适应了这种分散的股权结构,20年前得以躲过重组董事会的一劫,而这届董事会的控制权直到2017年3月前也都在万科人自己手里,前海人寿不能控制或改组董事会。不过从回应中已经可以看到,万科对华润的期望可能已经止步于此,而万科也历来都称“假定投资者都是善意的”,但既然万科人要做自己的主人,且几次被增持的回应语气都并不快乐,假若前海人寿不是那个“善意的投资者”,接下来或许该是事业合伙人机制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