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ESC 带来新启示 刚刚结束的伦敦 2015 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ESC 主席 Fausto Pinto 教授提出,心血管疾病已是全球死亡主要原因:全球 51% 女性、42% 男性的死亡原因都是心血管疾病。 作为全球关注的健康焦点之一,心脑血管疾病治疗问题不容忽视。 与此同时,各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如他汀、沙坦、沙班类药物令人眼花缭乱。这些药物研发面世以来,心血管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而本届 ESC 会上,诺贝尔生理奖 / 医学奖获得者伊丽莎白 · 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发表了主题报告,揭露了端粒和生命长度的关系。这或许将给迷惘的心血管疾病医疗者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启示。
图 1 诺贝尔生理奖或医学奖获得者 伊丽莎白 · 布莱克本 Omega-3 助力维持端粒长度 在专题报告中,布莱克本博士对「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进行更详细的阐释:端粒的长短,往往关系细胞的寿命、衰老和死亡。 端粒越长,细胞活力越强;端粒越短,细胞衰老程度越大。 也就是说,如果能维持端粒的长度,细胞衰老可能减缓,生命可能就会被延长。布莱克本指出压力、抑郁都会缩短端粒长度, 短端粒可预示心血管疾病。为维持端粒长度,她建议人们保持各项养生平衡,并摄入充足的欧米伽-3(Omega-3)。
图 2 短端粒与心血管指数变化的相关性 Omega-3 到底是什么,它和心血管疾病之间关系怎样? 谜底仍要从科学家们的研究中揭示。Jorn Dyerberg 博士是首位对此展开系统研究的科学家,他领导的研究团队率先于 1971 年报道了格陵兰爱斯基摩人较低的心血管患病率与食用深海鱼类有关,并推测这一现象有可能与后者富含的 Omega-3 鱼油有关。 Omega-3 保护心血管的可靠性 Dyerberg 博士的研究迅速引起相关领域学者的兴趣,在他之后,很快掀起了 Omega-3 研究的高潮。 据 PubMed 检索,在 1967~2013 年间,仅和 EPA 及 DHA 相关的 Omega-3 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就已有 28 300 篇文献发表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其中,以人体临床试验为主题的文献就多达 3 100 篇,其中不乏发表在 Lancet 和 JACC 等顶级杂志上的重磅发现。
图 3 Omega-3 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研究趋势 经由这些研究,人们逐渐了解到 Omega-3 实际上是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其中包括 EPA 和 DHA 主要成分和 Omega-3 降低血脂,及保护心血管的生理机制:
在这些证据的支持下,Omega-3 保护心血管的作用越来越为世人所公认,以 Omega-3 为主要成分产品也从最初的膳食补充剂华丽转身为可应用于临床的处方药——2004 年,美国 FDA 正式批准一款 Omega-3 产品作为处方药上市销售。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深海鱼类富含 Omega-3 ,那么多吃深海鱼类好了,为什么要服用 Omega-3 类产品呢? 高纯度 Omega-3 产品的治疗保护效果 答案很简单,Omega-3 的「纯度」是确保疗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 近年来,大量研究向我们展现了确凿证据,说明只有高纯度的 Omega-3 方具有更好的治疗保护效果:
可见,高纯度 Omega-3 鱼油制剂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积累了越来愈多的高级别证据,并赢得了医学同道的广泛认可。 因此诸多知名指南共识也对其进行了推荐:
高纯 Omega-3 鱼油制剂对心血管系统的益处不言而喻。 现在中国也拥有自主生产品牌 90% 高纯度 Omega-3 鱼油制剂——欧淬恩鱼油软胶囊,其 Omega-3 乙酯含量可达 90% 以上,且安全性高。 使用时,既可遵医嘱与常见心血管药物联合使用,也可按照说明书的剂量,作为日常饮食的膳食补充剂。 临近中秋,Omega-3 健康学院将给大家带来惊喜福利,详情请点击下方的「阅读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