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步:变念故事为讲绘本,你也做的到|合璧儿

 长沙7喜 2015-09-23

本周一晚8点,合璧儿大口嚼英语群的超能妈妈@珊珊同学在本群的新活动“英文原版绘本讲读”活动里精彩亮相,给群友们带来了一场专业又干货满满的精神大餐。珊珊同学不愧资深专业文字工作者,她的“七步读绘本秘笈”条分理析,让群友们激赞不已!“七步法”已是大大造福群友,珊珊同学还再接再厉,又给大家提供了一大批彩蛋:她和女儿亲自试用过的学习原版绘本及中文故事的好用的app及电台频道……这福利待遇简直不能更赞!

这么宝贵的经验分享,应该让更多的父母和孩子受益!所以合璧儿编辑部与热心群友通力合作,加班加点奉上这次讲座的全纪录,在此再次感谢群友:@April,@echo,@Iris,三位大美女第一时间的语音整理!你们和众河粉们(合璧儿粉丝昵称)的无私支持是我们深夜码字儿的最大动力!

本群原版绘本讲读活动首讲如此成功,用群友的话说,我们的群可谓:卧“琥”藏“珑”!这也让我们对之后开坛讲座的绘本和主讲们充满期待。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决于他与谁同行,在这里,我们读书学习,养娃养心,等你!(入群办法见文末)

本期主讲嘉宾:
珊珊

合璧儿大口嚼英语群才女妈妈。现任《北京晚报》编辑,十年文字经验,有可爱女儿一枚。铁杆绘本迷,家中收藏上百本绘本故事书。业余时间喜欢钻研经典绘本。

大家好,很荣幸受到合璧儿大口嚼英语群群主的邀请,给大家讲一位特别有名的绘本作者——大卫·香农(David Shannon)。大卫香农1959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从小就喜欢棒球和画画。他的绘画兴趣与许多孩子一样,起源于拿着铅笔和蜡笔涂鸦的幼儿时期。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就是今天要讲的《大卫不可以》(NO! DAVID),这本绘本里的人物原形和灵感就来自于他五岁时的作品,当然要感谢他的妈妈保存儿子幼时作品多年。

大卫·香农毕业于美国知名的帕萨迪纳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曾在纽约度过了一段非常艰苦的日子,担任纽约时报、时代周刊和滚石杂志等世界一流杂志的插画家为生。后来因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为儿童书配插图。真正让他一举成名的就是这本No! David。该书获得1998年凯迪克银奖,凯迪克大奖可以说是图画界的奥斯卡,获奖作品无论在插画还是在文字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值得珍藏。

凯迪克大奖奖牌
七步法:教你读懂绘本

从封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卫的造型非常不可爱,圆圆的大脑袋上长着几根头发,三角鼻子,一张嘴还满口尖牙,不是特别让人喜欢,而且画的一点都不专业,看上去就仿佛出自一个五岁孩子的涂鸦。

事实也是如此,这本书的作者是模仿自己五岁时的涂鸦创作的,他五岁那年画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本图画书,记录了他妈妈不允许他做的一些事。每一页上都写了No 和David,因为这是他当时唯一会拼写的两个单词。多年以后当他早就已经忘记,她妈妈把这些涂鸦寄给了他。

于是在相隔39年之后,长大成人的大卫·香农让自己童年的涂鸦重见天日,用这本书来和我们分享他的温馨时刻。封面上我们看到David是一个小男孩,脚踩在书上去够一个鱼缸,鱼缸的架子和鱼缸马上就要倒了。

第一步:从封面和封底开始讲故事。

好的封面,是一本图画书的灵魂,一眼就能吸引人们的注意,让人产生一种想把它拿在手里好好看看的冲动。看完封面,接着看封底。封面看一遍、两遍都行,但是封底至少要看两遍。看故事之前先看一遍,看完故事之后再看一遍。因为有极个别调皮的作者,会把故事的结尾画在封底上。那我们来看看这本书的封面和封底各画了什么?

我们平时读的时候要选择符合孩子年龄的绘本,一定要交流地读,因为绘本的文字非常少,主要以画面为主。所以我们读完文字之后一定要问孩子从画面上看到了什么,请她叙述表达出来,然后我们帮她挖掘她说的不全面的地方。

第二步:藏在环衬里的秘密
图为绘本《我爸爸》的环衬

打开一本图画书,不要着急往后翻,后面的故事是逃不掉的,请先看前衬,读完故事,在看后环衬,看看它们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有时,前环衬和后环衬遥相呼应,一个作为故事的开头,一个作为故事的结尾,要是漏看一个,就会说出完全相反的结局。环衬就是封面后封底前的空白页,连接到封面的叫前环衬,连接到封底的叫后环衬。

发给大家的提纲的可以看到有三个例子:孩子一般不会漏掉环衬,这是以安东尼布朗《隧道》这本书为例子,前环衬和后环衬是一样的,但是前环衬上没有足球,后环衬不但多出一个足球,而且童话书还从花卉图纸的墙边移到了红砖墙边。

有一次给一个小女孩读这本书的时候,小女孩一眼就发现了后环衬上妹妹的书和哥哥的足球并排放在了一起,于是就问她:为什么作家在前环衬上没有画上足球啊?女孩回答:因为最后两个人好了呀!开头两个人不好。其实孩子有时候会观察的非常仔细。还有《我爸爸》这本书,环衬上是爸爸身上的睡衣的图案,这个睡衣是她爸爸留给她的,所以对她非常重要。还有《我妈妈》这本书的环衬上是妈妈穿的衣服的花纹。

第三步:看文字和图画怎样讲故事的

图画书不只是图画讲故事,文字也讲故事。如果只看图画,那只是唤醒了故事的一半的生命。同样,只看文字不看图画,也只是唤醒了图画书的一半儿生命。所以在给孩子看绘本的时候,不能只读文字,要启发孩子,让她去表达和观察。

比如看这样一幅跨页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是,David在墙上涂涂写写,文字是“David's mom always said ‘no,David!’”。在扉页上我们可以看到,大卫的妈妈在书中只出现了这一次,还不是在正文里,是在扉页上,与我们打了一个照面。她穿着一条绿色的裙子,她的脸被截掉了,只露出上半身,还有胸部以下的部分,穿着裙子站在那里,看不见脸。看不见脸其实没有关系,从她双手插腰,左脚向上跷起站在那里的样子,我们可以想像出她被气成什么样子,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说“不可以”的姿式。

第四步:停下来想想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翻页”

图画书是翻页的艺术,是按照书页的顺序来连续地表现出整个故事的。就是为了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往后翻页,创作者就在文字和图里都做了巧妙的设计,我们这本书的作者是用跨页的方式来呈现,一共有十一个场景。

“No,David!” 它用跨页的方式呈现出来,David正在做什么呢?他正在够这个(cookies)罐子,他踩在椅子上够这个罐子,都要快掉下来了。我们做为父母要通过这本书,一方面是启发孩子观察这本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孩子该如何去做。我们不能一味地说,不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否则孩子们尤其是二到三岁的孩子,是很叛逆的,如果你一味禁止他做这个做那个,他是一定会去尝试一下的,尤其是男孩子。

比如,遇到孩子想吃cookies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这一页告诉孩子,可以把椅子往前搬一搬,去够这个吃的。如果够不到的话,可以请大人来帮忙。这样孩子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会知道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他就不会非要这样去做了。

第五步:反复阅读 要至少十遍

要想真正读懂一本图画书,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就是一个办法,反反复复细读文本,包括文字和图画,至少要读十遍以上。之前把这本书推荐其他家长的时候,他们就会问我一个问题,就是他说:“我会不会把这本书读给孩子的时候,孩子学习这本书里David的一些坏习惯?”我说不会。一个是孩子看到这本书他会特别喜欢,因为他发现里面很多都很符合他自己的行为,他会非常喜欢。家长只要做好引导工作就可以了。

第六步:从版式设计和画面中领悟

大卫·香农的绘本就是很多孩子会做的事,比如在床上蹦,把床当蹦床。还有挖鼻孔这件事,这个是妈妈说不可以挖鼻孔,我们看到David却把整个食指都放进了鼻孔里。人物画的非常的夸张。下一页---- put your toys away 把玩具收好。这一页,可以引导孩子看一下David都有什么玩具。在页面的右下方,有David的自画像。

这本书里David的造型特别像用几何形体拼接的一个玩偶,就是像小孩子用幼稚的笔触绘画的一个自画像。除了大卫以外,画面中的场景都特别有真实感。画家把柜子上的瓷器,、沙发这些质感都描绘出来。

这种写实的画法与玩偶般的大卫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男孩与周围环境的冲突,让大卫似乎与整洁,有秩序的环境格格不入。在这样的一个画面里特别能吸引孩子的流连,就是看细节,包括摆设、图样、玩具都可以增加阅读的乐趣。

第七步:在讨论中引导孩子的阅读

妈妈让David坐在墙角处罚他。这里我们同样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图像书可以讨论的话题地方非常多。最难的莫过于这本图画书的背后告诉我们什么。有的图画书的主题思想和观点藏一个你看不到的地方,所以要用思考力才能找出来。有时候孩子看不完全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和孩子交流。

David刚受到处罚,他一听妈妈这么说就张开了双手。再翻到下一页,他的妈妈已经把他搂在了怀里。这时的David幸福的闭上了眼睛。妈妈这句大卫乖,我爱你。顿时就化解了大卫所有的眼泪和委屈。

这时候这一笔非常的煽情,整个故事情节也跟着急转直下,一个童年恶作剧的故事就收场于一个爱的动作。我们依然看不到妈妈的脸,但是我们可以想像出来对于妈妈来说已经不是被气得七窍生烟了,而是一脸爱怜。孩子对于我们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无论孩子是什么状况,我们都是永远爱他的。

感悟1

要给孩子美的语言

读大卫不可以,有一个很深的感悟就是如何给孩子好的语言。不好的语言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暴力。所以我们平时就要珍视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孩子大了的时候,不再依赖我们听我们话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孤独难受。和孩子亲子相处的时候就是这么十几年。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不要用语言来伤害孩子.比如说孩子考不好试了。不要回来就是说一顿.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如何化解,解决问题.生气是没有用的。

感悟2
做个爱读书的妈妈

喜欢上绘本的是因为合璧儿群里一个妈妈的介绍(就是要给大家讲宫西达也的妈妈),她推荐给我很多的优秀的绘本。我读了以后,接触到这些东西,真的就疯狂的热爱上了绘本。俞敏洪说:喜欢读书的妈妈和不喜欢读书的妈妈相比,爱读书的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在学习上的兴趣、知识水平和情绪管理上都高一畴。这句话我非常认可。而且他说孩子一定要培养两点:一是爱上阅读,一是有一技之长。这两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我就着重培养她的阅读习惯。

感悟3
读绘本务必选经典

现在每天我用闲散的时间,都是在整理绘本。用心去做一件事,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比如说如果我看到一个好的英文绘本,我一定会先查生字,找这个发音,回家尽快给孩子讲。这样督促自己,把闲散的时候都做这一件事上就觉得非常快乐。我觉得要选经典的绘本给他读,比如美国的凯迪克大奖获奖绘本。

《包姆与凯罗》只有台湾能买到翻译的版本。

《 解忧杂货店》东野圭吾的作品.这也是群里另外一个非常厉害的妈妈推荐我读的。

资料
一个叫纳米盒的app软件,里面有各类音频,包括牛津阅读树的。还有凯叔讲故事,钱儿爸等。

最后,主讲人珊珊还与大家分享了教孩子学习英语的经验。

我选用的是下图这套台湾的书,非常好,还有音频。 然后每天配合牛津阅读树,牛津阅读树是分级读物。一定要分级阅读,从非常简单的开始。每一本是一个小小的绘本,每个主题也有音频...... 刚才说的纳米盒里也有点读,配合另外每天为了磨耳朵, 配合 《粉红猪小妹》。可以看一集,然后重复听。



(本文整理自合璧儿大口嚼英语群讲座,责编:晓哲,特别感谢群内@April,@echo, @Iris三位美女第一时间整理分享)




如果你也喜欢绘本阅读,欢迎加群一起来玩儿英语,入群办法:


  1. 关注合璧儿公众号(扫文末二维码)


  2. 转发此条至朋友圈,截屏发回公号,并附上您的微信号;


  3. 合璧儿团队验证后邀请入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