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孩子摄入的食物量长期不足,不能够满足正常身体发育所需,是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的常见原因。例如有的妈妈母乳量不足,又未能及时给宝宝添加辅食,母乳所含的营养不足以支持宝宝的发育所需,久而久之,宝宝就会出现营养不良。 另一方面,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宝宝及已经断奶的大孩子,他们日常食用食物的质和量,对其营养的摄入有重要影响。若冲奶不当,长期把奶粉稀释过度,或者单纯用淀粉类食物(米饭、粥等)喂养孩子,会造成孩子摄入的营养不足或营养过于单一。 2、饮食习惯不良 吃得多、吃得好,就等于营养充分?不一定!若孩子有饮食不定时、挑食、偏食、厌食、反刍习惯或神经呕吐等问题,同样会影响营养的正常摄入,并很可能导致孩子营养不良。 以“食不定时”这一点为例。人体新陈代谢有一定的规律,对各类营养素的摄入也是有章可循的。如果孩子常常饱一顿、饥一顿,当身体的某项机能发展需要某些营养来支持时,而孩子却没有正常摄入该类营养素,那么,孩子的这项机能发展就无法正常进行。长期如此,很容易导致孩子营养不良,诱发各种疾病。 3、疾病因素 每个人都有过生病经历,所以这点非常容易理解。凡是身体不适,都会影响食欲,吃得少,自然影响营养的摄入。此外,疾病往往会对人体消化功能造成影响,从而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吃得少、不吸收,若孩子长期生病,消化功能都会减退,从而导致营养不良。此外,某些遗传性代谢障碍和免疫缺陷病也同样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利用。 4、心理因素 孩子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营养摄入?是的,你没看错!举个例子说明吧,如果孩子的家庭关系紧张,或者最近孩子刚就读幼儿园,情绪悄悄发生了变化,变得焦虑、不安而又没有及时缓解,这是会影响孩子的进食的。 同时,不良情绪还会影响孩子的消化功能,孩子吃得少,消化吸收也不好,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营养不良。
1、缺钙 ·情绪不稳定,常常显得烦躁不安,甚至不明原因地哭泣。 ·不容易入睡,在睡眠中常常容易惊醒。 ·汗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很容易出汗。 ·表情少,甚至略显呆滞,动作和语言发展比同龄人明显落后。 ·厌食、偏食。因为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容易导致食欲不振。 ·常出湿疹,多见于头顶、面部、耳后等部位。 ·出现鸡胸、驼背的症状,这时孩子缺钙已非常严重,一定要引起重视。 2、缺铁 ·面色、手掌苍白或苍黄,口唇、口腔黏膜也会逐渐变白或变黄。 ·过于安静,不爱活动,常常显得精神不振、疲乏无力。 ·表情变少,很少微笑。这是因为孩子的表情也与体内很多营养成分含量息息相关。 ·食欲不振,食量明显比同龄人小。 ·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较慢 ·免疫力低下,常容易出现腹泻、头晕、眼前发黑等症状。 3、缺锌 ·食欲减退、挑食、厌食、拒食,大点的还是还会表示没有饥饿感。 ·爱乱吃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咬指甲、啃玩具、吃头发、纸屑、泥土等等。 ·生长发育迟缓,身高比同龄组的低3—6厘米,体重轻2—3公斤。 ·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发烧,反复呼吸道感染。 ·多动、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差。 ·指甲出现白斑,手指长倒刺,出现地图舌(舌头表面有不规则的红白相间图形)。 ·出现外伤时,伤口不容易愈合,容易患皮炎、顽固性湿疹等,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4、缺维生素C ·经常性牙龈出血,皮肤受到轻微挤压时可出现散在出血点,受到碰撞或受压后易出现瘀斑。 ·面色苍白。因为维生素C不足可影响铁的吸收,从而导致贫血。 ·常感觉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易烦躁。 ·由于缺乏维生素C的孩子胶原合成障碍,一旦身上有伤口,往往不容易愈合。 ·抵抗力差,容易患呼吸道感染。 ·毛发干枯,易折断。 5、缺B族维生素 ·情绪喜怒无常,脾气变差。 ·容易患口角炎、皮炎、结膜炎等,嘴角处经常发白,甚至糜烂,口唇干裂,舌头红肿。 ·常出现疲倦乏力、头痛、眩晕等症状。 ·皮肤苍白、手脚冰冷。 6、缺维生素A ·眼睛干燥不适,所以经常眨眼,夜间明显感觉视力变差(夜盲症的表现)。 ·皮肤干燥、粗糙,易脱屑。 ·毛发干枯、易脱落。 ·食欲不振,婴儿还可能出现经常莫名呕吐的现象。 ·免疫力下降,气管、支气管易受感染。 补钙 油菜虾皮粥
做法: ①大米洗净加水煮至米熟烂。 ②油菜叶洗净,剁碎;虾皮用水浸泡去碱性。 ③油菜、虾皮放入粥中,再煮5分钟。 适合月龄: 6个月以上的宝宝。 营养盘点: 油菜含有丰富的钙、铁、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油菜所含钙量在绿叶蔬菜中是最高的,含有的草酸很少,可以放心地让宝宝多吃。 胡萝卜泥 材料: 胡萝卜1/3根,香油适量。 做法: ①胡萝卜切片放入水中,淋入香油。②将胡萝卜煮至软烂,用小勺压成泥。 适合月龄: 6个月以上的宝宝。 营养盘点: 胡萝卜被称为“土人参”,含有维生素C、大量的钙及胡萝卜素。这款美食不仅能补钙,还可以增强宝宝抗病能力,同时也是宝宝出牙时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补铁 煎猪肝丸子
做法: ①将猪肝剁成极碎的泥;洋葱切碎同入一碗,加面包粉、鸡蛋液搅拌成馅。 ②平锅置火上放油烧热,将肝泥挤成丸子,下锅煎熟。 ③将番茄切碎,同番茄酱一道炒熟,倒在猪肝丸子上。 适合月龄: 10个月以上的宝宝。 营养盘点: 这款软嫩可口的猪肝丸子中,猪肝含有很丰富的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12等营养素,是预防贫血的好食物。 鸡鸭血羹 材料: 鸡鸭血固体50克,鸡汤适量,盐少许。 做法: ①将鸡鸭血切成片状,待用。 ②将鸡汤煮开,放盐少许,然后把鸡鸭血放入锅中煮,开锅5分钟即可。 适合月龄: 7个月以上的宝宝。 营养盘点: 鸡鸭血羹能补血、解毒。动物血是最好的补铁食物,它含铁最多,是直接补充铁元素的好办法。 补锌 油淋莴笋 材料: 嫩莴笋50克,花生油、盐各少许。 做法: ①将莴笋去皮洗净,切块儿;烧锅加水,待水开后,放入莴笋,大火滚开后关火。 ②将莴笋捞起,放入盛有冷水的容器中,过水后捞出放入盘中,撒少许盐腌制。 ③热锅下花生油至80℃左右,淋入摆放好的莴笋上即可。 适合年龄: 1岁以上宝宝。 营养盘点: 这道菜清淡爽口,制作简单,其含锌量约7.86毫克,对宝宝缺锌引起的消化不良、厌食等症有很好的功效。 西兰花炸牛肉饭 材料: 西兰花半个,牛里脊肉、鸡蛋清、料酒、酱油、盐、油、米饭各适量。 做法: ①牛里脊肉洗净,切成牛排状,加料酒、酱油腌10分钟,再加鸡蛋清拌匀。 ②西兰花切成小块,茎的部分去皮切成薄片,洗净备用。 ③锅中放入油,加热后将牛里脊肉炸熟,放入碗中。 ④将西兰花倒入油锅翻炒,加入半碗开水,加盖焖煮,加盐。 ⑤取盘子,加适量米饭,将西兰花和牛排放在一侧即可。 适合年龄: 2岁以上宝宝。 营养盘点: 牛里脊肉含锌量高,营养丰富,适合宝宝食用。可有效地缓解宝宝缺锌引起的发育不良、免疫力减退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