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疑小儿生长发育(竖抱、站立、断奶、痰音、呼吸道肠胃、对眼、流感疫苗等)

 长沙7喜 2015-09-23

'家庭育儿妈妈课堂'




小堂整理


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仍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可继续使用碘酒、酒精、过氧化氢等消毒、清洗。同时一定观察脐窝内是否有新生肉芽产生,若怀疑脐窝内有新生肉芽组织,应带孩子到医院,由医生进行硝酸银烧灼或其他方法处理。


若脐带脱落后,脐窝内总有淡黄色液体渗出,也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在肚脐愈合过程中,脐带残端渗出清亮的液体粘如糖蜜,家长无须为此担忧。愈合中的伤口,经常存有轻微的感染,所以会有渗液。不论清亮的液体还是淡黄色稠厚液体,都是愈合中的脐带残端可渗出的液体,属正常现象。


如果黄色渗液类似于尿液并伴有尿味,或渗液具有恶臭味,就属结构异常或者局部感染征象。





小堂整理


横着抱孩子看到的是天花板,竖着抱孩子看到的是周围的环境。竖抱视野更开阔。孩子喜欢被竖着抱是非常聪明的表现。


但是6个月内不鼓励竖抱,过早竖抱,不利于孩子脊柱发育。可以让孩子趴着,即可以看到周围的环境,又可以锻炼腰背、四肢肌肉和协调性,对心肺功能也是锻炼。只有颈背部的肌肉结实了,竖抱时才可能承受头部。





小堂整理


孩子是否可以站立,除了与孩子是否有站立的意识和能力有关,还要注意孩子站立时的姿势。如果脚掌能轻松着地,同时又能自己扶着物体站立,才能鼓励他练习站立。一般婴儿会在10个月后有这样的能力。


会站立还有一个前提,就是孩子能平衡身体自主的晃动。只要脚跟能轻松着地,身体平衡也能控制得很好,就不会出现站走引起的下肢发育问题。孩子站立时,如果是脚尖着地,说明还未达到站立的阶段,不要扶着婴儿站立,否则对婴儿脚弓、下肢肌肉发育不利。





小堂整理


新生儿出生后必须注射维生素K,以防出血性问题。所有新生儿生后均应接受维生素K的注射,这已是产科的常规。


正常新生儿生后即应接受维生素K;早产儿或有其他问题的新生儿,医生会适时给孩子注射维生素K


现今坚持纯母乳喂养不应出现维生素K缺乏导致的颅内出血。如果婴儿出生后没有注射维生素K1,生后及生后一个月应分别口服两次维生素K4。最好还是接受维生素K的注射。


若妈妈饮食丰富(一周至少进食50种以上食物)、奶量充足,在生后婴儿接受过维生素K注射的前提下,生后两个月之内开始添加每天4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照太阳时间长短不能增减口服维生素D的摄入量。


但大家必须理解,人体每天所需微量营养素主要应从食物获得,而不仅是依靠额外补充。母乳中含婴儿生长所需的微量营养素。只要母亲健康,饮食正常就没必要刻意给孩子额外补充。纯母乳喂养儿只需补充维生素D





小堂整理


母乳喂养断奶前,一定做好孩子对即将接受食物的耐受试验。如果必须添加配方粉,就应先期少量尝试。断奶前,先将一点配方粉涂在婴儿嘴周,观察皮肤是否变红;若皮肤无改变,可给孩子喂些配方粉(小勺、奶瓶均可),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呕吐、腹泻等。


若无任何不适,可选择牛奶或羊奶为基础的配方粉,两者无特别不同。若出现急性呕吐、腹泻、荨麻疹湿疹等,应换成部分水解配方,而不是换成其他品牌配方。


如果部分水解不能接受,再考虑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切不可断了母乳再寻找合适的配方粉。


至于母乳喂养何时中断,在孩子进食、生长正常的前提下,由家长自行决定。只是家长应选择家长自己可以接受的断奶方式,是离开孩子几天;还是在家逐渐减少喂奶次数;如何应对孩子哭闹等问题。不论何种方式,都要试验一下孩子对牛奶的接受度。





小堂整理


所谓“斗鸡眼”医学上称“内斜视”,看似是个严重问题,实际不然。由于婴儿鼻梁低造成双眼内眦外移,形成假性斗鸡眼现象。若用手轻轻揪起婴儿鼻梁,就会发现斗鸡眼被惊奇地解决了。待2-3岁,随着孩子鼻梁的增高会自行“整容”。若双眼视物不在一关注点,应请教儿童眼科医生。


绝大多数3岁内婴儿都有“对眼或称斗鸡眼”。这不是眼睛发育问题,而是大人错觉。随婴儿长大,鼻梁逐渐长高,双眼内眦内凑,对眼现象逐渐缓解至消失。一般需3年时间。家长轻轻上揪婴儿鼻梁,会发现对眼“暂时”好转。





小堂整理


小婴儿睡觉和吃奶时发出喉咙带痰声音,无其他不适,很像喉软骨软化。很多小婴儿喉软骨相对软,呼吸和吞咽时,在喉部摆动发出类似喉部有痰的声音,好似呼吸道感染症状。


只要没有严重呛奶、呼吸费力,暂不需治疗。继续观察,多于伴随好转,直至“痰音”消失。出现严重呛奶,需看医生。





小堂整理


天气变凉,呼吸道问题渐增多,咳嗽是主要症状。先判断是否为有痰咳。有痰咳与呼吸道分泌物有关,可湿化呼吸道(蒸汽、雾化等)稀释分泌物,加之拍背促进咳嗽,利于分泌物排出,缓解咳嗽。


婴儿出现感冒,比如流涕、鼻塞、轻度咳嗽、有痰,无高热,不需用特别药物,应加强护理。除了尽可能保持喂养,可以通过热毛巾敷鼻、生理盐水喷鼻等缓解一定症状。


对于2岁内的婴幼儿仅是轻微感冒,护理观察一般3-5天即会好转。再有,注意随温度变化,及时增减穿盖,但不要捂着孩子。




小堂整理


小婴儿因胃肠发育不成熟,易出现胃肠胀气,致打嗝多、排气多、排便费力、易哭闹等现象,是发育中常见问题,不会影响生长发育,满4-6个月逐渐自行消失。


一般不需任何干预,只需等待。对反应严重时,可服西甲硅油和益生菌。配方粉喂养儿有较严重肠绞痛时可换成部分水解配方。





小堂整理


秋季来临,流感又会悄悄登场。为了自己,为了孩子,全家人都应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接种时间最好在十一长假后,千万不要等到流感流行时再来接种。


接种疫苗后至少2周体内才会产生有效抗体。6个月以下婴儿不需接种;8岁以前,如果孩子没有接种过流感疫苗,需要接种两剂,8岁以上的儿童与成人相同,只需接种一剂;鸡蛋过敏者不能接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