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身O2O刷单引发的22W罗生门

 方珺逸 2015-09-24

作者:鸵鸟电台·邹祺

转载请注明出处



22日晚间,在朋友圈热传一篇商家声讨健身O2O平台燃健身的文章,作者是北京某瑜伽舍的创始人刘志毅。文章中指出在与燃健身合作过程中,负责app市场推广的燃健身工作人员不断暗示和鼓励瑜伽舍去刷单。而在9月11日,燃健身忽然中止了结款,扣押了220300元的课程款项。寻找客服投诉,也被拉黑。之后刘志毅便发布了这篇文章,控诉燃健身扣押钱款的行为。


23日,燃健身创始人兼CEO王浩发布声明,称燃健身审核团队根据消费者投诉发现,极个别商家虚假录入课程;根据系统风控发现某些用户ID是一个手机串号对应10多个ID,于是封了这些ID。由于商家的违反相关规定,所以燃健身对这些商家并没有进行相关结算。王浩称,坚决无法认可和纵容这样的刷单和虚假交易。他表示,完整证据链已由公司法务采信,正在走法律渠道来维护正当权益。


据公开报道,燃健身已于今年7月获得蓝驰创投和红点投资的1500万美金融资。目前燃健身整合的场馆数已经超过了1500家,年内预计扩张到10个主要城市。


鸵鸟说,我们看到过各类有关“O2O刷单”的负面报道,对于相关行业从业者而言,其实这已经是“潜规则”,见怪不怪的同时,作为旁观者更需要了解刷单背后的商业逻辑。关于这起罗生门,我们也将持续追踪。


O2O创业者与刷单者的潜规则


创业者既需要刷单者来为自己争取交易量的突飞猛进,用户的高速增长;又害怕被骗取补贴而进行严格的风控和严厉的惩罚措施,根据运营情况不断提升技术手段,调整补贴政策。O2O公司都声称严打刷单,并通过风控反刷单。然而很多时候,大部分平台是对刷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意在带来资本狂欢。虽然刷单会对公司造成反补的损失,但刷单直接增加了交易数据,间接提升了公司的估值。


创业者的绯闻or新闻


创投市场,创业者唯恐没有资本的绯闻,唯有制造出惊天动地的新闻才能让人感觉到存在感,并以此增强平台的宣传力度,引爆热点,如此的企业往往充满争议,让用户扑朔迷离。其实创业者更应该把重点放到炒作以外,以燃科技为例,健身O2O市场的地域性决定了其更应该重视场地和健身质量,提升场馆的硬件和提高私教的教学质量才是根本。


国内互联网公司及020公司“刷单”的那些事儿


京东:今年4月,几页疑似商家与京东内部员工的聊天记录被曝光,让“京东官方造假刷单”事件浮出水面。聊天记录中透露的关键在于:刷单始于京东内部员工,或为京东官方所为,另外,安排的刷单也都要经过领导审批报备。


淘宝:淘宝的信用体系和排名体系有很大一部分依赖于单量,用户在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选择时一般都会选成交量最多的商户,这也导致了淘宝刷单盛行,而这一部分刷单成本又间接转移到了消费者头上。虽然淘宝严厉打击刷单,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刷单行为依然屡禁不止。


锤子手机:一向有情怀的锤子手机也陷入过一次不大不小的刷单风波。先是有工程师质疑锤子的天猫预订数总是 3 的倍数,紧接着有细心的网友发现锤子手机T1 4G版在天猫预售界面中的预约数量在整数后多了0.5。最终,淘宝官方调查结果公布,承认预约数据是经过人工改动的,整个事件以警告包括天猫总裁在内的管理层四人,降级一人,开除两名操作者告终。


美团网:美团刷单最严重的莫过于外卖领域。为了抗击劲敌饿了么,美团外卖大打价格战,满减多少,就给商家补贴多少。为了获得更多补贴,商家开始组织学生用手机下虚假订单,补贴款到账后双方再分成。5月16日,微博上流出美团内部人员的微信聊天截图,美团发动基层工作人员集体进行刷单行为,试图阻止普通消费者享受大众点评的促销优惠。更令人咋舌的是,本次刷单行为不是美团基层员工个体行为,而是美团COO干嘉伟牵头组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