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础教育投入当合理规划

 bdcxrh 2015-09-24

基础教育投入当合理规划

作者: 《光明日报》( 2015年09月24日 15版)
图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图2 数据来源:教育部
图3、4、5数据均来源于中国教育在线《学生学习目标及动力倾向调查问卷》

    基础教育,永远是社会和家长最为关心的一个点。

 

    近年来,由于适龄人口减少,小学初中招生数持续下降,国家在基础教育领域经费投入力度的加大等因素,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的投入比例越来越高。而同时,家庭在校外选择教辅机构的投资额亦是越来越高。

 

    22日,中国教育在线根据教育部以及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数十年、尤其是近20年的数据,整理发布了《2015年基础教育发展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对我国基础教育国家投入情况、家庭投资情况进行了梳理。在此,我们一起探讨政府和家庭对基础教育巨幅增长背后的真问题。

 

国家教育投入绝大多数在基础教育领域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

 

    如图1所示,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增长趋势,2013年达到24488.22亿元。在2012年以前年均增长将近20%,2013年增幅下降至10%。

 

    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从2006年至2012年以来稳步增长,比例为平均每年提升0.2%左右,2012年达到4.28%。2013年仅比2012年提高0.02%,为4.3%。

 

    基础教育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加

 

    1997年以来,基础教育阶段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呈现逐年增长趋势。1997年小学生均经费(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下同)334元,初中591元,普通高中1155元,中职1085元,高校6523元。而到2013年分别增至小学6902元、初中9258元、普通高中8448元、中职8785元、高校15592元。增幅分别为小学1968%、初中1466%、普通高中631%、中职710%、高校139%。

 

    很明显,国家的教育投入绝大多数都投到了基础教育领域。

 

    而高校生均经费从2001年至2005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从6816元减少至 5376元。2006年以后逐步增长。但2013年再次呈现下降趋势,从2012年的16367元减少至15592元。

 

    各地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差异较大

 

    从各地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差异看,2013年各地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差异较大,北京、上海等地远高于河南、湖北、贵州等地。

 

    比如,2013年北京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生均经费平均28668元,而河南仅为5458元、贵州为6872元,差距达到5倍左右(见图2)

 

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投入越来越高

 

    每年家长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极高

 

    调查显示,有50%的家庭对子女教育培训投入每年超过5000元,其中超过1万元以上的占比25%。

 

    可见,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于子女教育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见图3)。

 

    家长及子女选择教育辅导最看重教学质量

 

    教育辅导机构在教育市场膨胀的过程中迅速增加,调查显示出不同学生选择教育机构的倾向与比例。其中选择新东方优能中学的比例为16.75%,占比最大,其次是学大教育与精华学校,各占比10.5%。

 

    在选择辅导机构的因素中,教学质量是否有保障占比近50%,其次口碑是不是过硬、教材质量情况也较受关注(见图4)。

 

    学生学习目标及动力主要为提升成绩

 

    近些年互联网快速发展,有关教育互联网的产品层出不穷,这些给传统教育方式带来不小的冲击。调查显示,越来越多学生采用结合互联网产品的学习模式。其中,24%的人使用互联网产品学习,47%学生选择传统与互联网结合的方式学习。

 

    在家长对子女学习目标及动力倾向调查方面,调查显示,学生学习目标及动力还是处于较为务实的状况,近45%的比例是为了提升成绩,30%的比例是为了兴趣与爱好(见图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