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带着一支2002年份的苏玳贵腐甜酒 Chateau Coutet跟朋友去吃日料,这把他们吓得不轻。 “喂,甜酒不该是餐后搭配甜点的时候才喝的吗?” “贵腐甜酒不是应该配鹅肝的吗?” “日料是不是配勃艮第白葡萄酒更合适?” …… 试试看呗,我一边接话,一边拿过菜单,“老板,麻烦给我青椒肉丝、麻婆豆腐、铁板山药……” 哦忘了说,这家日料馆的招牌是各式中华料理 : P 尽管这种佐餐方式可能和你之前看到的任何一本书上说的都不一样,但这顿饭却无可挑剔——我们不仅消灭了整整一瓶贵腐酒,还干掉了平时两倍份量的食物。 酒水行业里确实有不少“经典搭配”:威士忌配雪茄,夏布利配生蚝,里奥哈酒配西班牙火腿,纳帕赤霞珠配牛排,贵腐酒配鹅肝……从20世纪中期餐酒搭配理论兴起开始,这张列表上的搭配不断扩张——或许像超市总是把尿布和啤酒放在一起卖一样,也可以考虑搭配这些组合销售,没准畅销多了。 身为葡萄酒行业人士,其实有时候面对行业现状真的很无奈。商家们在宣传葡萄酒的时候,可能正是因为太过强调搭配精致食物和优雅文艺的高格调,反倒把感兴趣的消费者给吓跑了。不就是喝个酒吗,自个儿喝,开心也行啊,如果把葡萄酒的层次抬得太高,高到大家在买酒的时候都有“担心自己品味不够好”的压力,那反倒适得其反了。 你当然可以坐在一家高档餐厅里,让侍酒师建议最佳与食物搭配的酒款。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无法随时随意地享受餐酒搭配相得益彰的乐趣——买不到蓝莓芝士?试试用麻辣香锅来搭配苏玳甜白吧;不抽雪茄?拿威士忌纯饮也蛮好的;海鲜过敏?夏布利葡萄酒也可以搭配烤肉嘛…… 常见的餐酒搭配表,但基本原则还是:你开心就好 其实餐酒搭配的本来目的,不过是希望通过把“用餐”与“喝酒”结合起来,通过更复杂的感官体验为我们带来更多乐趣。这可以是严肃的体验,也可以是随性的休闲。就像闲暇时,盛装前往剧场欣赏交响乐是一种快乐;幸苦加班回家,上B站看一段带弹幕的京剧同样也是赏心乐事。 我所有关于葡萄酒配餐的建议中,自己最喜欢的是这条:带着你喜欢的酒去吃你喜欢的菜,如果发现搭配的非常好,那就边吃边喝,如果你觉得不太合适,那就把酒和菜分开来单独享受。这样不管怎样,你都会开心 。
|
|